前,许德佑等三位地质先辈在战乱时期土匪如毛的艰难环境下,抱着科学救国的梦想,置生死于度外,多次来到山高路险、贫瘠荒凉的贵州,开展三叠纪地层及古生物研究,并作出了杰出贡献,最后竟被土匪杀害,抱憾贵州高原。他们留给后人的,不仅是宝贵的地质信息,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地质精神......
区划分更详细,根据钻孔进行垂向调查,对填图单位进行分段细化,新发现托第蕨、异叶蕨、新芦木等植物化石;四是通过年龄测试手段,新发现三叠纪地层;五是对新生代玄武岩年龄测定较前人更加准确,且对新生代玄武岩的期次划分发现确凿的证据;六是通过大地电磁测深确定具有争议的锡林浩特......
期开始,他又率队开赴条件艰苦、交通不便的秦岭山脉及其相邻的四川松潘、甘孜地区进行三叠系研究。经过近十年的努力,系统重建了秦岭地区三叠纪地层系统,并在秦岭地区首次发现了海相拉丁阶及上三叠统,重塑了秦岭晚古生代裂陷史和印支期运动史,这些成果对于正确认识秦岭山系的地质演化......
时任柏林自由大学副校长)长期致力于德国中生代化石库埋藏学和沉积学研究,于2010年考察罗平生物群,并协助项目组成员于2011年赴德国进行三叠纪地层和生物群对比研究。此外项目组还与奥地利维也纳大学Jürgen Kriwet教授(中生代鱼类专家)、英国布里斯托大学Phillip Donoghue教授(英国......
的空棘鱼类卵胎生的化石记录为研究空棘鱼类的生殖方式和演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公开发表论文11篇,其中包括6篇SCI论文。研究成果促进了我国三叠纪地层古生物学研究,多次被中央电视台、中国国土资源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等众多国内外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新闻媒体的关注,为社会知识文明建设......
二叠纪末全球生物大绝灭及其后的三叠纪生态复苏是近年古生物学研究的热点,我国西南地区是研究三叠纪地层古生物的理想地区。为提高基础地质工作程度,提升地层古生物学研究水平,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06年部署开展了“云南1:5万大同、圭山、罗平县、捧乍幅区域地质调查项目”。2007年项目组......
将调查区西南部关角山一带前人划分的石炭纪-二叠纪甘家组厘定为二叠纪勒门沟组、草地沟组、哈吉尔组和三叠纪大加连组;调查了二叠纪、三叠纪地层基本层序、沉积构造,对沉积环境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总结;对区内侵入岩体进行了系统调查,填绘出新元古代、志留纪、泥盆纪和三叠纪不同时代......
长、名誉所长、研究员。20世纪30年代在广西西部开展区域地质调查,证实广西山字型构造的位置及形迹。40~50年代,研究头足类化石和二叠、三叠纪地层,命名“华夏菊石动物群”,对全球范围二叠纪晚期地层划分、对比有重要意义。对菊石的分类、生态和时空分布有详尽的研究。领导并参与对华......
的典型代表,不仅为我国三叠纪生物群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方向,也使我国西南地区成为了三叠纪生物研究的热点地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南方三叠纪地层古生物研究。 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研究成果不仅对探讨三叠纪海洋生物复苏、发展当地旅游经济产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我......
纪生物群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方向”、“罗平生物群的发现和研究使得我国西南地区成为了三叠纪生物研究的热点地区,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南方三叠纪地层古生物研究。 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研究成果为探讨三叠纪海洋生物复苏、发展当地旅游经济产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我国三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