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协同提升关键技术和示范”项目通过了科技部的评审。重点实验室建设依托单位沈阳地质调查中心承担“土壤有机碳时空特征、固碳潜力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课题任务,未来五年将在黑土区农田土壤有机碳时空特征和固碳潜力估算等方面开展研究,为项目中固碳沃土、水肥高效和产能协同提升的......
2024年3月31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土壤有机碳时空特征、固碳潜力及其驱动机制” 课题启动会在沈阳地调中心胜利召开。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副所长方运霆研究员、课题负责人戴慧敏博士,以及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区,经持续蒸发浓缩等作用进而形成次生盐渍化,而元素Fe、Al活跃度相对低而滞留于低山丘陵区,是嫩江流域土壤酸碱分布格局的重要地球化学驱动机制。 相关成果发表于2023年《中国地质》英文版6卷第3期。 图1 近30年嫩江流域东部土壤pH时空演变及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空间......
征相比,氮磷比能够更科学有效地表征土壤氮、磷元素的内部特征及平衡关系,对于认识植物和生态系统的养分供求平衡、养分耦合循环特征及其驱动机制更具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东北黑土区土壤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是指导该区域农业养分管理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重......
机碳等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变化规律,分析土壤碳源汇转化的影响因素,评估黑土地土壤碳源效应对大气CO2的贡献,探寻CO2排放控制的安全途径;开展长期定位试验研究,剖析不同利用方式对黑土地质量和健康状况的影响和驱动机制,评估黑土地质量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地中的大熊猫”,黑土地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黑土地实验室通过开展长期定位试验研究,剖析不同利用方式对黑土地质量和健康状况的影响和驱动机制,进一步评估黑土地质量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同时,通过开展黑土地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化研究,揭示土壤有机碳等在人......
全面解析黑土地质量和健康状况,从分子到生态系统尺度研究碳、氮、磷等物质的多介质、多界面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揭示其生物和非生物驱动机制;从时空尺度和多因子相结合的角度研究碳、氮、磷循环的关键过程对人类活动干扰和全球变化的响应与反馈,为黑土地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管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