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书记雷涯邻带队到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就新一轮战略找矿、陆相环境与气候系统演化、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开展调研,沈阳地调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贾伟光主持座谈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常委、副校长吴怀春,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党......
近日,由沈阳地调中心牵头的“松辽盆地陆相基质型页岩油形成及富集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质联合基金重点项目2023年度成果总结与2024年度研究部署交流会,在东北石油大学非常规油气研究院召开,会议由项目负责人、沈阳地调中心首席科学家杨建国主持,合作单位东北石油大学和......
兰屯地区早古生代沟-弧-盆体系重建 徐建鑫 中国地质调查局哈尔滨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 4 资助 4 黑龙江嘉荫地区陆相K-Pg界线的厘定 冯玉辉 沈阳师范大学 5 资助 5 内蒙古巴林右旗南部晚石炭-早二叠世岩浆作用 及其地质意义 杜......
为加快落实2017年全国人大第8267号提案“关于在阜新市设立国家级陆相断陷含煤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示范区的建议”,积极推进阜新地区油气地质调查工作,探索起步早、投入高、资料全,但久攻不克的典型代表—阜新盆地有效的油气勘查技术方法,加强与地方地勘行业之间的交流合作,......
成裂变径迹低温热年代学实验室建设工作,为地学研究再添新助力。该实验室的建设得到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下设课题“白垩纪中期松辽盆地及邻区陆相储集层与烃源岩研究(2019YFC0605404)”以及地质调查项目的联合资助。 传统的裂变径迹测年方法是外探测器法(EDM),该方法需要中子......
年会”上展示了最新研究成果。 沈阳地调中心张渝金正高级工程师在上述学术年会的专题会上做了《东北大兴安岭中南段中侏罗世卡洛夫期陆相古气候》的学术报告,介绍了近年来沈阳地调中心在大兴安岭地区中侏罗世植物群所取得最新研究成果,重点汇报了银杏类植物化石所反映了古CO2......
山沟组,中二叠世哲斯组,晚二叠世林西组及早三叠世幸福之路组典型地层剖面,了解区域地层系发育状况,重点采集了石炭纪海相化石和林西组陆相化石标本,讨论了林西组的地层分布、岩性组合特征、时代归属及古地理特征。三方认为要进一步加强交流,发挥各自优势,精诚合作,共同推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质联合基金重点项目“松辽盆地陆相基质型页岩油形成及富集机制”由沈阳地调中心牵头,联合东北石油大学和地调局油气中心共同实施,直接经费244万元,项目周期2023-2026年。今年是项目的开局之年,为了保障项目顺利开展,项目组于4月18-20日在东北石油大学召......
辛后田副主任出席本次论坛并致辞讲话。本次论坛特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黄永建副教授开展主题为“白垩纪大洋缺氧事件陆相响应研究进展-以OAE2为例”的主题讲座。白垩纪时期的地球系统总体上处于温室气候状态,古海洋中曾多次发生“大洋缺氧事件”,造成富有机质......
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把开展“学、查、改”专项工作同年度地质调查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松辽盆地陆相页岩油成藏理论认识,探索中小型盆地新区新层系的页岩油气勘查技术,开展松辽盆地数字盆地建设,推进页岩油气地质学科发展,加强东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