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到9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1. 不负青山不负人——2022年自然资源工作系列述评之生态保护篇

    单——   超过30%的陆域国土面积被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覆盖了生物多样性维护、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域,水土流失、沙漠化等生态极脆弱区域以及自然保护地。90%以上的重要生态系统类型得到了保护,夯实了国家生态安全格局根基。   在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

    http://www.shenyang.cgs.gov.cn/glyfw/202301/t20230110_722702.html    发布时间:2023.01.10 10:16:00
  2. 民生连民心 点滴皆用情——2022年自然资源工作系列述评之服务民生篇

    监测等常态化灾害防治,在2209“马鞍”、2212“梅花”等重大台风风暴潮影响期间,应用普查成果制作动态淹没风险图、隐患点位分布图和区域脆弱性等级分布图等,提前研判灾害风险范围、隐患点位和影响程度,进一步提升沿海区域海洋灾害防御能力。   令行禁止,勇挑重担。沿海各省级......

    http://www.shenyang.cgs.gov.cn/glyfw/202301/t20230113_722983.html    发布时间:2023.01.13 09:37:00
  3. 研究方向

    探索土壤微生物动力机制,揭示土壤物质在不同界面间的传输行为、形态结构变化及动力学过程,构建黑土地关键带物质循环模型;开展黑土生态脆弱区在气候、覆被、土地利用等因素影响下黑土演化机制研究,探讨黑土退化的主要驱动力和驱动机理,支撑服务黑土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开展全......

    http://www.shenyang.cgs.gov.cn/htd/jj/fx/202207/t20220714_706248.html    发布时间:2022.07.14 15:18:00
  4. 用科技为黑土地“安家”

    国家粮食安全与黑土地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关键地质环境问题 ,搭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黑土地科学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开展黑土生态脆弱区在气候、覆被、土地利用等因素影响下黑土演化机制研究,探讨黑土退化的主要地质环境驱动力和驱动机理,能够有效支撑服务黑土地保护与可......

    http://www.shenyang.cgs.gov.cn/glyfw/202205/t20220519_700403.html    发布时间:2022.05.19 10:35:00
  5. 科创平台|自然资源部黑土地演化与生态效应重点实验室:破解黑土地保护利用的关键地质问题

    导,以东北典型黑土区为重点,开展黑土形成年代学、黑土地古地理特征、地球化学异常成因及来源、关键带物质的迁移转化和动力学机制、生态脆弱区黑土退化机理等研究,建立黑土地形成演化创新理论,为黑土地保护战略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同时,依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GCP665项目,针对全......

    http://www.shenyang.cgs.gov.cn/glyfw/202109/t20210914_681189.html    发布时间:2021.09.14 09:32:00
  6. 自然资源部助力脱贫攻坚成效综述 尽锐出兵 坚决打赢自然资源脱贫攻坚战

    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全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安排25个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下达年度奖补资金170亿元。在试点选择上向生态环境脆弱的贫困地区倾斜,试点涵盖乌蒙山、祁连山等多个贫困地区。支持贫困地区开展矿山生态修复,2019年下达中央奖补资金3.9亿元。   在土地整治......

    http://www.shenyang.cgs.gov.cn/zhuanti/tpgj/bbs/202006/t20200612_639546.html    发布时间:2019.10.17 15:04:00
  7. 防治土地荒漠化 助力脱贫攻坚战——纪念第二十四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土地荒漠化与贫困相伴相生,互为因果。我国近35%的贫困县、近30%的贫困人口分布在西北沙区。沙区既是全国生态脆弱区,又是深度贫困地区;既是生态建设主战场,也是脱贫攻坚的重点难点地区,改善生态与发展经济的任务都十分繁重。打好沙区精准脱贫与生态保......

    http://www.shenyang.cgs.gov.cn/zhuanti/tpgj/bbs/202006/t20200612_639503.html    发布时间:2018.06.11 11:29:00
  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

    共服务,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   (七)实施易地搬迁脱贫。对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等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加快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的原则,因地制宜选择搬迁安置方式,合理确定住房......

    http://www.shenyang.cgs.gov.cn/zhuanti/tpgj/zyjs/202006/t20200612_639443.html    发布时间:2015.12.07 10:42:00
  9. 习近平: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

    习,有病不就医靠信教、搞法事,婚丧嫁娶讲排场、搞攀比,“一婚十年穷”。不少群众安于现状,脱贫内生动力严重不足。   四是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深度贫困地区往往处于全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同经济发展的矛盾比较突出。还有一些地方处在地质灾害频发地带,“十年......

    http://www.shenyang.cgs.gov.cn/zhuanti/tpgj/zyjs/202006/t20200612_639402.html    发布时间:2017.09.04 09: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