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 20.00 04 InSAR地面沉降监测 1.采用卫星雷达影像作为数据源,基于InSAR时序解译处理,提取工作区地面沉降速率、时序演变和累计沉降量。 2.基于InSAR解译的地面沉降速率和累积沉降量,分析沈阳都市圈地面沉降现状,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演变规律,开展地面沉降......
书从5万年前长白山出现新人类居住,到周成王赐封“肃慎王”;从战国时期赵、燕两国士大夫的东迁,到高句丽王国的兴衰,肃慎从挹搂、勿吉演变成靺鞨;从唐代渤海国统一的靺鞨七部,到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将黑水靺鞨与“渤海人”、蒙古遗部合并为“女真”。再从东北佟氏为明成祖镇守东境......
学研究,对黑土地的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意义突出。 刘嘉麒院士开幕式致辞 学术研讨会上受邀专家先后在黑土地形成演变、地表基质调查、黑土土壤盐碱化时空特征、黑土地厚沃耕层构建技术、成土过程铁锰氧化物对Cd等微量元素的制约等多方面做了精彩报告,深化......
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召开。论坛共设置18个专题,围绕板块构造起源、板块俯冲、碰撞与造山带演化、大陆变形与流变、盆-山耦合演化、构造地貌演变、新构造过程与地质灾害、多圈层相互作用、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及环境效应等方面开展研讨。 大会合影 沈阳地调中心基础地质室三位科......
酸碱分布格局的重要地球化学驱动机制。 相关成果发表于2023年《中国地质》英文版6卷第3期。 图1 近30年嫩江流域东部土壤pH时空演变及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NDVI)空间分布特征 图2嫩江流域东部表层土壤Na2O, CaO and Al2O3地球化学图 图3 嫩江流域土壤元素与pH值的......
解决东北地区重要地层划分和时空展布等关键性地质问题提供了基础支撑。二是通过地层古生物调查研究,深化了东北地区古生代以来生物-环境演变特征的认识,为服务于东北地区新一轮找矿战略行动提供基础资料。三是通过第四纪生物化石的调查研究,破解黑土成因的地质背景密码,探索新生......
况,掌握黑土地资源家底;二是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在黑土地生态风险重点区开展调查、监测、研究,判断问题成因及发展趋势,在黑土质量演变和修复示范方面取得突破;三是以“三调”为基础,完善黑土质量评价标准,科学划定黑土耕地保护红线,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提供科学依据。 ......
5种重建模型交叉验证、区域对比、显著性检验和生态学解释后认为局部加权平均偏最小二乘法(LWWWA-PLS)重建结果最为稳健。MIS6—MIS5气候演变可分为6个阶段,157~131 ka,Pann为424.99 mm,TJuly为22.58℃,喜冷湿乔木植被发育,气候较冷湿;131~119 ka,Pann为410.95 mm,TJuly为......
成部分,对土壤理化性质、生物学特性具有深远的意义,长期以来一直是土壤学相关广大研究学者的研究热点,但是有关该地土壤碳氮关系的时空演变的研究较少。因此,探讨穆棱河-兴凯湖平原表层土壤SOC、TN的时空变异特征,有助于揭示有机质转化方式和机理,正确评价农田黑土的退化状况......
演化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地质记录。选取自然黑土土壤剖面,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干扰,从而获得土壤剖面元素分布的自然规律,恢复黑土区自然环境演变的基本轮廓。地质学家对黑土质量已经做了很多的研究,但对黑土的形成和演化问题研究较少,“黑土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没的”这一问题还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