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完全赞同,并表达了进一步扩大合作领域的意愿。 沈阳地调中心副主任徐斌系统部署了近期合作重点,特别就蒙古-鄂霍次克洋向南俯冲模型这一关键地质问题与俄方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双方围绕该构造带的演化历史、俯冲动力学过程及其对东北亚成矿作用的控制机制等科学问题交换......
顺西露天矿边坡扰动灾变时效演化机制研究 辽宁 20.00 02 辽东山区降雨型泥石流新型水石分离结构研究 开展物理模型试验对新型泥石流防护结构的水石分离效果、以及对泥石流性能的调控效果、结构格栅最佳间距的确定以及结构相对格栅间距与泥砂分离率之间的......
要温度阈值,当年均温高于0℃时,黑土层平均厚度在80cm以上,并且不再随温度发生变化。随着气候变暖,年均温0℃等温线的南移可能对黑土层厚度产生重要影响。 该成果发表于《物探与化探》2024年第3期。 图1 不同情况下土壤黑土层厚度模型 图2 黑土层厚度反演结果 ......
用于沈阳市采煤沉陷区采空塌(沉)陷监测,实时获取地表垂向及水平位移数据,掌握采煤沉陷区地表变形特征及演化趋势,为建立采空塌陷预警模型,开展采空塌陷预报预警提供基础数据。 2 58000 调研采购 五月底前 33 多联抽滤装置 用于野外采集水样后进行......
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利用全局莫兰指数、半方差分析、人为环境富集系数等研究西辽河流域表层和深层土壤Ge空间分布特征,采用随机森林模型计算地质和环境因素对土壤Ge的解释度以及重要程度排序。结果表明,西辽河流域表层和深层土壤Ge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10 mg/kg和1.08 mg/kg,......
起“连心桥”,为地方政府定点施救、精准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撑。 科技引领,攻坚克难。在本次工作中,中心技术人员以超视距航拍、区域模型构建、在线化调查等工作手段,有效克服了灾区内的复杂环境,精准、全面、高效地完成了本次灾情的复核工作。截至22日晚,工作组累积完成13......
造填图方法研究,对华北克拉通东部辽-吉造山带的物质组成及演化机制进行深入研究,采取适用的创新表达方式,建立了五龙金矿集区三维地质模型、解决辽东矿集区深部成矿预测与勘查瓶颈问题,主持编制的《辽宁1∶5万大楼房幅》获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展评优秀图幅奖”。 ......
地,也为利用该数据进行油气资源前景预测提供了可能。 重点实验室刘凯高工基于东北松嫩平原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在土壤地球化学性质与油气田空间位置之间建立模型,构造最优的油气资源预测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以土壤54项地球化学指标以及XY坐标值共同......
物理模拟试验方法与案例分析”为题进行培训交流。 随后,沈阳地调中心一行参观了实验室自主研发的系列三轴实验、微波破岩加载、物理模型3D打印机及模拟开挖、加载系统等前沿探索性设备。李正伟副教授介绍了实验室定位、主要进展以及实验设施设计应用等,尤其是实验室在深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