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率先完成归档汇交工作。共接收原始资料:纸介质18639件,电子文件17298件;成果资料:正文96份,附图2297张,附表44份,附件257份,数据库71项,数据备份近10TB,大大充实中心资料馆藏资源。充分挖掘这些宝贵数据资源,将会推动东北的地调科研工作,欢迎中心科研人员查询利用。 ......
作,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不断丰富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本次会晤中,双方重点就加强基础地质调查、跨境成矿规律对比研究、地质数据库建设与共享以及地质公园建设等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作为中方牵头联系单位,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下一步将积极推动签署《中国地质......
...
源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更为地下水位精准调控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下一步,沈阳地调中心将统筹协调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吉林区域和下辽河平原地下水位统测数据汇交工作,加快推进《松辽流域2025年度地下水位统测成果图集》编制和地下水位统测监测数据库建设工作。 ......
作区地质概况、地形等情况后,于3月3日正式开始填图,经过55天路线地质调查及数据采集,于近日圆满完成野外地质调查任务,并顺利提交初始数据库。 在沈阳地调中心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项目组人员配置科学合理,野外调查配合默契,野外作业效率始终保持领先。此次调查共完成760个地......
成地类变化监测,深化对特定专题和重点领域的专题监测和重点监测,探索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并强化数据分析评价、建设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加强成果管理应用等,以成果共享服务支撑评价决策。 稳妥推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产权主体越来越明—— ......
然资源监测,在做好地类变化监测的基础上,深化对特定专题和重点领域的专题监测和重点监测。强化数据分析评价,建设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加强调查监测成果共享应用,不断夯实生态修复工作的数据基础。 明晰产权,山山水水都有“主儿”,让生态保护告别“公地效应”。自然......
区基础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黑土地生态地质、城市地质、自然资源执法和督察、矿产资源国际合作等业务领域,在“数据收集整理-基础数据库构建-信息提取-数据处理-产品组织”的基础上,努力打造“地质大数据分析应用+数学地质”的学科建设方向,持续推进自然资源领域各类地质调查......
查中心依据《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4年特大型突发地质灾害隐患点复核工作的通知》要求,于8月7日-14日对辽宁省被纳入全国地质灾害数据库的特大型隐患点集中开展现场复核工作。 接到通知后,沈阳地调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