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条件、秸秆腐解较慢,且由于秸秆覆盖后地温提升缓慢而造成作物生育出现一系列问题,如出苗率低、减产等,因此寒地黑土区秸秆还田方式的效应需进一步探索。生物刺激素是能够辅助植物提高养分利用率、提高植物生物和非生物抗逆性的物质,而酶制剂如纤维素酶、植酸酶等对于土壤有机......
近日,自然资源部黑土地演化与生态效应重点实验室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廊坊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以下简称“廊坊中心”)共建的“黑土地关键带科学观测研究辽阳站”(以下简称“辽阳站”)正式挂牌运行。 辽阳站是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黑土地关键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网的第三个......
(3)成矿元素赋存状态、迁移富集规律;(4)岩浆作用与成矿过程研究;(5)关键金属生物协同富集机理研究。 2.深部地质过程与资源效应 研究重点:(1)东北地区前中生代造山带结构与造山作用过程及其资源效应;(2)东北地区中生代壳幔时空结构、物质组成及演化过程研究......
锗元素(Ge)具有重要的生物和工业应用前景。重点实验室许可可助理工程师基于辽河流域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利用全局莫兰指数、半方差分析、人为环境富集系数等研究西辽河流域表层和深层土壤Ge空间分布特征,采用随机森林模型计算地质和环境因素对土壤Ge的解释度以......
11月20日,辽宁省黑土地演化与生态效应学术研讨会在辽宁省昌图县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以下简称“沈阳地调中心”)主办,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中心协办。 会上,沈阳地调中心辛后田副主任致欢......
变异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为0.35~14.49%,平均值2.80%,变异系数为0.44,属中等强度的空间变异性。块金效应 C0/(C0+C)为 47.06%,表明空间分布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的共同影响,土壤有机碳总体呈现“中、西部低东、北部高”的分布格局。5个因素......
硒(Se)作为一种人和动物所必须的微量元素,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兼具营养、毒性、解毒三重生物学功能,被称为“生命保护剂”。克山病、大骨节病、白肌肉病等地方性疾病就是因为硒缺乏所引起的典型疾病,我国新疆发现的“脱甲病”就是过量摄入硒所致。然而,我国是一个......
(以下简称“沈阳地调中心”)主办,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哈尔滨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等协办的黑土地演化与生态效应学术研讨会在沈阳成功召开,会议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举办,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围绕黑土地形成演化、黑土地保护利用、黑土地......
6月28日,自然资源部黑土地演化与生态效应重点实验室迎来了吉林大学国家化学学院汪大洋教授一行6人的调研。双方各自介绍了团队的研究领域和感兴趣的合作方向,并就黑土地形成演化与化学特性方面的研究前景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一致认为,无论地质学和化学研究,都应该为新时代......
备区建议。 三、基于水平衡理论与遥感蒸散发估算技术,开展了2000-2020年西辽河流域水平衡研究,提出了一套地下水变化因素分析与生态效应研究方法。 四、查明了辽河流域2022年度第四系孔隙潜水的流场特征,系统分析了辽河平原近4年潜水水位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