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体识别的分辨力,实现深地资源勘探装备及方法技术上质的突破的建议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专题研究过程中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得国家版权局18项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3篇,其中一篇为SCI收录文章。上述研究成果为课题的顺利完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
星测绘技术与应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IEEE高级会员,IEEE GRSL副主编,已发表SCI收录论文7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8部。先后担任JURSE、WHISPERS、EORSA、IEOAs、IAPR-PRRS等国际学术(程序、组织)委员会副主席或共同主席。 ......
教科文组织地球科学对比项目“全球黑土地关键带土地资源演化与可持续利用(IGCP665)”项目技术负责人。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2篇,SCI、EI收录6篇,出版专著1部。2017年度获得中国地质调查局第三届“杰出青年”称号、2019年度获得中国地质调查局“优秀地质人才”称号。 在黑土地......
《地质与资源》创刊于1992年,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主管,沈阳地调中心主办的地学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迄今为止已被多家国内外文献检索机构收录,是东北地区地质科技创新与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本次优秀论文评奖经过认真评选,反复核对,共评出优秀论文31篇,其中一、二等奖空缺......
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主办的地学类科技期刊,连续多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国内主要期刊网站、数据库、检索机构及国际著名检索机构收录,是东北地区报道地质调查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平台。 2022年《地质与资源》按计划完成全年出版任务,共出版6期167.2万字,全年发文99篇......
稿及引用激励机制、优质论文的约稿到投稿网站,公众号的建设及宣传等等多方面提出有益的建议。邴志波副主任作重要总结发言,并对期刊的发展提出了期望和要求:多收录高质量的稿件,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争取成为“中文核心期刊”。 本次会议为期刊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
分标准,根据不同深度的视密度信息,确定了大地构造格架。项目开展大兴安岭地区深部构造对铜多金属矿控矿作用研究,建立了成矿模式及铜、铅锌典型矿床找矿模式,并编制了大兴安岭地区成矿规律图。项目组出版专著1部,并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7篇(SCI收录论文5篇,EI 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