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为松嫩平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八、开展了水在黑土地形成演化和保护中的关键作用研究,揭示了黑土分布区水土中主要化学元素迁移转化特征及水岩作用机理,为松嫩平原黑土地资源综合调查与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九、获批东北地区地质科技创新基......
壤含量比较,除Mo富集系数小于0.85,稍有贫化外,其他元素富集系数均在0.85~1.15,属自然状态,未发生明显元素富集或贫化。(3)不同地层分布区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分布规律是,B、Mn、Mo、Zn4种元素在上更新统和全新统分布区土壤中的含量低于老地层分布区土壤中的含量。(4)乌裕尔......
食摄入是人体最主要的硒摄入方式,90%的硒均来源于此,人体硒含量水平直接取决于食物硒含量,间接取决于土壤和水中的硒含量。典型黑土地分布区土壤硒自然禀赋、成因来源、生态环境效应及人体健康评价为健康地质研究焦点,开展双阳河流域土壤-作物-人体系统中硒迁移与累积的定量研究,......
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的“三区四带”,44个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修复工程完成修复治理面积350多万公顷。在矿产资源集中分布区,特别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地区,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十三五”时期全国修复历史遗留废弃矿山400万亩。 ......
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由于多年来对黑土资源的高强度利用,黑土层减薄、养分下降、耕层板结、水土流失等问题日益突出,引起黑土分布区各国的高度关注。 我国东北黑土分布区北起大兴安岭、南至辽宁南部,西到内蒙古东部的大兴安岭山地边缘,东达乌苏里江和图们江,行政区......
地学工作的重要性,更加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基础地质调查新的发展方向。下一步将立足东北地区重要经济走廊、重要盆地、重要构造带、黑土分布区、重要成矿带等重大基础地质与资源环境问题,开展1:5万及更大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与地表基质调查,加强区域多元基础地质数据集成及分析提取......
成矿时代为晚白垩世(123-126Ma),成矿物质来源为同构造岩浆;总结成矿规律、开展成矿预测研究,创新性提出辽东地区以辽南变质核杂岩构造分布区为中心、以基底剥离断层-近水平韧性剪切带为目标,为区域内寻找该类型金矿的重要找矿远景区,并圈定一系列找矿靶区。 在上述理论研究成......
层结构、第四纪地质背景,进一步梳理黑土地资源调查的关键性地质问题、明确调查目标和研究方向。野外调研的第一站为吉林省梨树县典型黑土分布区,研究人员对黑土地的地层结构、成土母质、形成环境等关键性地质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初步认为该区高肥力土壤主要为黑土和黑钙土,成土母......
特征的图件及其他相关科普作品;(7)“十四五”区域地质调查选区,建议以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成果为基础,选择包含海伦市在内的重点黑土地分布区开展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为“富硒黑土地”的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基础地质支撑。 本次交流研讨活动促进了沈阳地调中心黑土地专业领域的多......
陈毓川研究员为本书作序,认为“这是一部内容翔实、具有一定理论深度并多具创新认识的学术著作”。 东北地区是我国矿产资源重要集中分布区,目前发现矿产137种,探明储量98种,其中40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列。截至2010年,东北地区煤炭、铁、铜、铝、铅、锌、锰、镍、钨、锡、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