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4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09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为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试点工作办法》,中国地质调查局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开展相关工作,支撑黑龙江省、河南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评估试点工作。

    11月20日-21日,“黑龙江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工作动员会暨培训会”在七台河市召开。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试点工作做了重要讲话和部署安排。讲话指出,该项工作是国土资源管理的重大改革任务之一,是加快推进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要着力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责任,标准领跑、政策扶持,创新机制、强化监管,落实责任、激发活力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工作新机制,努力形成政府、企业、行业、社会共同参与、协同推进的生动局面。

    郑州综合利用所对参会人员进行了调查评估指标和工作方法培训,介绍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目的、主要指标及解释、评估方法等内容,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讲解,为黑龙江矿山实地调研和评估做了基础性技术性支撑。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是加快推进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试点省份主要有黑龙江、河南、浙江、山东、宁夏、湖南和江西,涉及矿种主要有煤、石墨、石油、天然气、铁、铜、金、铝土矿、稀土、水泥灰岩、萤石等矿种。下一步,郑州综合利用所将联合黑龙江省区域地质所,在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协调下开展黑龙江石墨和煤矿试点矿山的实地调查工作。

    来自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地调局郑州综合利用所、黑龙江省区域地质调查所、哈尔滨市国土局、伊春市国土局、绥化市国土局、鸡西市国土局、虎林市国土局、双鸭山市国土局、七台河市国土局、齐齐哈尔市国土局、黑河市国土局、牡丹江市国土局、佳木斯市国土局以及黑龙江省部分试点矿山企业等60多家单位的120余人参会。

    3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工作启动

    10月6日,在举国欢度国庆、中秋,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地调局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再传捷报:随着最后一架次飞行的平稳落地,“大杨树盆地中东部航空重磁综合测量”勘查子项目圆满完成年度野外飞行任务。

    该勘查子项目隶属于“羌塘及塔里木等盆地航空物探调查”二级项目,使用AS350B3E型直升飞机作业,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为临时起降点。年度设计飞行工作量20000km,实际完成飞行工作量20148.4km,全区累计飞行258小时46分钟,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设计指标要求。

    子项目的顺利完成,为查明区域地质构造、基底起伏、隐伏断裂、岩浆岩分布等油气成藏相关信息提供了高精度的航空重磁资料,为打赢“北方新区新层系油气资源调查”科技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大杨树盆地中东部航空重磁综合测量圆满完成年度飞行...

    “安全生产月”期间,地调局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共开展13个不同形式的安全主题活动,并通过“航遥之家”微信公众号实现了“基地-野外”同步开展活动。同时,还通过电话、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及时将“安全生产月”期间部局安全生产相关文件精神传达到野外工作组,要求做到“接到通知,就地落实”。6月28日-29日,组织检查组赴齐齐哈尔市富裕县野外一线,对执行大杨树盆地中东部航空重磁综合测量的913队检查“安全生产月”工作落实情况。

    检查组听取了913队关于近期安全生产情况、生产进度以及“安全生产月”落实情况的汇报后,详细查阅了野外生产台账、安全生产责任书、安全措施、租车合同、行车日志等相关资料和记录,着重检查了汛期安全培训、汛期安全自查情况。检查组还实地检查了913队的飞机临时起降点、野外队驻地、日变站、车辆使用等情况,并与野外队和机组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胡尚英副主任通报了地调局和中心“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开展情况,对野外安全生产工作提出要求:增加对临时起降点飞机、仪器检查频度,做好安全防护工作,进一步加强与机组沟通协作,严把安全生产关,安全、顺利完成本次航空磁重综合测量任务。 

     

    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安全检查组赴野外一线检查“安全生...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东北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立足黑土地监测与保护,促进黑土地地质调查科技创新,与吉林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科研人员在松嫩平原北部黑土区开展了多学科联合考察。

    本次考察历时4天,以齐齐哈尔市富裕县为起点,以绥化市海伦市为终点,路线全程约500公里,依次考察了风沙土、黑钙土、黑土、暗棕壤、草甸土等土壤类型,考察人员从土壤学、第四纪地质学、遥感地质学、水文地质学等多方面对黑土的形成演化发表看法并进行了现场交流。一是对土壤发生分类方法及野外识别认识深入,一致认为加强黑土的地球化学、古气候、古环境演化研究,进一步界定黑土地形成环境条件,为黑土地的形成演化研究及保护利用提供新的思路。二是黑土形成受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共同控制,松嫩平原北部黑土区地形变化明显,成土母质复杂多样,黑土形成的主控因素不明,应加强开展黑土地土壤地质调查,系统开展第四纪地质、水文地质等调查。考察人员针对黑土地调查的成果表达方式、技术方法体系等方面也进行了深入交流。

    此次考察是沈阳地调中心大力开展黑土地多学科调查研究、打造黑土地名片的良好开端,为多学科融合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奠定了坚实基础。

     

     

     

     

     

    沈阳地调中心开展黑土地多学科联合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