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3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近期,荷兰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集团旗下的地球科学领域期刊《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海洋与石油地质)以“Dynamic accumulation of gas hydrates associated with the channel-levee system in the Shenhu area,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南海北部神狐海域水道-天然堤体系与天然气水合物动态成藏关系)为题发表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张伟等关于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动态富集成藏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

    海底水道-天然堤系统及其伴随的含气流体活动导致的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域(GHSZ)变迁,对天然气水合物动态富集成藏有重要控制作用。利用神狐海域最新采集的三维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天然气水合物钻探获取的随钻测井(LWD),水合物保压岩心等资料,结合数值模拟与理论计算,研究了水道-天然堤体系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沉积充填特点,重点探讨了水道迁移与GHSZ变迁的关系及其对高饱和度天然气水合物动态成藏与分布富集的控制机制。

    图1 基于天然气水合物钻探现场测试的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域模拟

      研究发现,由于水道-天然堤体系的侧向迁移,侵蚀和沉积作用以及地层温度的变化导致了似海底反射层(BSRs)的上下迁移,而原始温压(P-T)条件下形成的BSR部分得到保留,最终在地震剖面上出现双BSR(DBSRs)。同时,通过气烟囱向上运移的热流体也可能引起地温梯度变化,进而导致GHSZ的变迁及DBSRs的出现。研究提出,在水道侧向迁移和含气流体垂向运移过程中,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富集与分布受沉积物的岩性物性及其与GHSZ的空间耦合控制,天然气水合物具有形成-分解-再形成的动态富集成藏特征。该研究首次建立了神狐海域水道-天然堤体系控制下的天然气水合物动态成藏模式,对指导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及理解天然气水合物富集成藏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图2 神狐海域水道-天然堤体系控制下的天然气水合物动态成藏模式

    论文第一作者为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高级工程师张伟,通讯作者为教授级高工梁金强与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副教授万志峰,合作作者为苏丕波、黄伟、王力峰和林霖。该项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水合物专项项目、自然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共同资助。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位于汤森路透JCR一区,中科院JCR地球科学二区,影响因子为3.79,CiteScore为6.40。论文相关信息如下:

    Zhang, W., Liang, J*., Wan, Z*., Su, P., Huang, W., Wang, L., Lin, L. (2020). Dynamic accumulation of gas hydrates associated with the channel-levee system in the Shenhu area,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117, 104354.

    广州海洋局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机制研究获新成果

    论坛现场

    8月24日,以“建设中国—东盟矿业信息港,深化‘一带一路’合作新平台”为主题的2017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开幕。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曹卫星、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黄伟京和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缅甸、菲律宾、泰国、越南矿业部门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曹卫星致辞并指出,本届论坛以建设中国—东盟矿业信息港、深化“一带一路”合作新平台为主题,充分体现了中国—东盟矿业共建共享发展的信心。今年我国将深入推动矿业转型升级,增强矿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创新驱动型、改革引领型、绿色安全型、包容共享型和开放互利型矿业。曹卫星提出三点倡议:建设中国—东盟矿业信息港,实现矿业信息共建共享;促进中国—东盟矿业产能合作,推动矿业繁荣发展;加强中国—东盟矿业科技交流,推动矿业转型升级。

    黄伟京在致辞中指出,广西希望与东盟各国共同携手,以“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为契机,深入开展矿业投资、加工贸易合作,共享基础地质、矿产开发、矿业投资及项目需求服务等信息,实现中国与东盟矿业合作共赢的局面。就深化中国和东盟矿业合作,黄伟京提出,继续深化矿业信息共享和矿产开发合作机制;继续加强广西与东盟各国有关省份的矿产开发合作;继续深化广西与东盟各国的人才交流培训。

    在随后举行的中国—东盟矿业形势发展国家论坛上,东盟国家矿业部门相关负责人发表了演讲,充分肯定了论坛对促进中国与东盟矿业合作和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共同认为共建中国—东盟矿业信息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据悉,本届矿业论坛为期4天,将举行中国—东盟矿业企业发展论坛、矿业项目签约推介洽谈会、地学研究论坛、矿业信息共享技术与机制研讨会、矿业新技术—矿山机械—珠玉石展览会、泛珠三角地区地质环境调查暨北部湾城市群地质调查成果报告会等一系列活动。论坛除例行举办中国—东盟矿业人才交流培训班外,还将同期举办2017年发展中国家地质调查信息化技术培训班。

    2017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在南宁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