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4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06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相关搜索

检索范围:

    2019年1月19日,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带队赴广西桂林市灌阳县慰问仍工作在野外的勘探项目组人员,灌阳县委书记周春涌、副县长蒋红斌陪同慰问。

    为了让湘江战役灌阳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牺牲的红军烈士入土为安,灌阳县委县政府于2017年8月启动了烈士遗骸勘探打捞工作。由于酒海井下地下河管道被垃圾堵住,影响了抽水和打捞工作。为了查明地下河管道的发育情况,灌阳县委县政府邀请岩溶所物探人员前往开展勘探工作。

    慰问组深入野外,详细听取了项目组采用大功率充电法、高密度电阻率法、微动法及ultra pluseEKKO 地质雷达法进行野外数据采集情况。要求项目组发挥岩溶地质物理探测专业技术优势,为烈士遗骸的打捞提供理论依据,以纪念红军的长征精神,告慰九泉之下的红军烈士。叮嘱项目组在野外工作期间一定要确保安全,注意防寒保暖,并为项目组送上了慰问品。

    灌阳县委书记周春涌对岩溶所给予的工作支持表示感谢,希望项目组能尽快查明地下河发育情况,让英雄烈士早日回家。

    岩溶所工会主席,党委办公室、办公室等部门负责同志,以及灌阳县民政局、新圩镇领导参加慰问。

     

     
     
    岩溶所赴广西灌阳县慰问野外项目组

    为纪念建党97周年,深入学习和了解革命历史,弘扬长征精神,2018年6月27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党委书记、纪委书记等70多名党员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党性教育基地一一湘江战役灌阳新圩阻击战遗址开展了“重温历史 弘扬长征精神”主题党日活动。

    新圩阻击战,是湘江战役著名的三场阻击战之一。从规模上说,仅次于脚山铺阻击战,为湘江战役第二大战斗;从后果上说,新圩阻击战导致红军后续部队遭到惨重损失,是湘江战役后果最严重的一场战斗。

    活动中,大家首先瞻仰了酒海井红军烈士纪念碑,酒海井是一个直径3米多,深至少25米的溶井,连接一条暗河。这里沉睡着84年前为掩护中央红军纵队抢渡湘江,受命进行阻击任务,因形势紧迫,撤退时来不及安全转移的120多位红军战士。这些红军伤病员是被国民党反动派捆绑起来活活丢进深酒海井里,然后又被机枪凶狠扫射而全部壮烈牺牲的。大家面对纪念碑默哀。欣慰的是,从2017年8月,灌阳县党委政府开始勘探打捞寻找挖掘酒海井红军遗骸行动,并修建了烈士墓冢对挖掘上来的烈士遗骨进行妥善安葬,告慰英灵。

    在红军烈士纪念碑前,岩溶所党委代表岩溶所敬献了花篮。参加活动党员面对党旗,重温了入党誓词,重温入党时的思想热情和奋斗追求,回忆入党初心。

    之后,大家参观了此次战役的师指挥所(红三军团第五师指挥所),指挥所位于距离第一道阻击阵地仅有一二里的杨柳井,体现了红五师师长李天佑带领的“绝命后卫师”为中央纵队渡湘江赢得宝贵时间,誓把敌人挡在湘水面前的决心和当时湘江战役的严峻形势。

    接着,大家追寻红军战士足迹,在第一道阵地枫树脚身临其境重走长征路,参观了为纪念在此次战斗中牺牲的师参谋长胡震和红十四团团长黄冕昌修建在山坡上的“胡震厅”和“冕昌厅”,平头岭和尖背岭的一草一木无不在诉说着这场战斗的惨烈。为感受战士们为了赢取宝贵时间争分夺秒在泥泞小道快速奔跑前进的艰辛历程,组织了快速前进传口号的活动,大家在快速冲破敌人封锁线的同时,不忘将“牢记使命”的口号传给后面的战友。

    最后,大家来到了狙击战陈列馆,认真学习了红军三过灌阳进行艰苦卓绝战斗的历史。随着陈列馆中一张张珍贵的历史图片和一份份详实的文献资料记载,大家再次感受到了红军勇往直前、不惧强敌、不怕牺牲,为革命事业奋不顾身的崇高精神。

    新圩阻击战遗址之行是重温历史之行,是弘扬革命精神之行。岩溶所全体党员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革命历史的厚重与艰难,认识到了和平的来之不易,更体会到了一切行动听党指挥的重要性,增强了大局意识和核心意识,更加坚定了爱国主义情怀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信念。

    在活动结束前,岩溶所党委书记作了总结讲话,要求全体党员牢记历史,珍惜现在;铭记党员身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明确责任,做好本职工作。以当前项目论证为抓手,用实际行动促进世界一流岩溶所的建设!

    岩溶所开展“重温历史、弘扬长征精神”主题党日活动

    201912月1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灌阳县人民政府向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送锦旗,感谢岩溶所在红军烈士遗骸打捞过程中提供的技术支撑。

    1934年底,中央红军长征进入灌阳县,为确保中央纵队及后续部队安全渡过湘江,多支红军部队先后投入新圩阻击战,浴血奋战,伤亡惨烈。根据当地史料记载和老红军、群众口述,当年,红军战地救护所里的100多名红军重伤员因来不及转移,被敌人投入酒海井中,全部壮烈牺牲。

    为缅怀先烈,灌阳县党委、政府在酒海井修建了红军烈士纪念碑和殉难处纪念碑等纪念设施。2017年813日启动酒海井红军烈士遗骸勘探打捞工作。由于酒海井连通地下河,受地下河发育不均一及洞内淤泥堵塞的影响,打捞工作进展缓慢,仅搜寻到20余例遗骸,因此下一步的打捞工作需查明地下河的发育情况。

    为了让湘江战役灌阳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牺牲的红军烈士入土为安,2018年12月,灌阳县人民政府与岩溶所取得联系,希望帮助查明酒海井地下河发育情况。岩溶所快速响应、积极部署野外探测及调查。

    岩溶所项目组在地下河入口至地下河出口段分别布置了15条近乎垂直地下河走向的物探测线,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大功率充电法、微动法及地质雷达法进行野外数据采集,通过对上述物探方法的综合分析和解译,基本查明了酒海井地下河管道的发育情况,为后续红军残骸的打捞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以纪念红军的长征精神,告慰九泉之下的烈士英魂。

     

    广西灌阳县给岩溶所送来感谢锦旗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承担的“云南革香河流域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项目,在云南省富源县后所镇双诺村十字路组实施的首个探采结合孔成功出水。钻孔深度240.2米,涌水量230吨/天。可解决当地十字路、发羊坡、双诺村等村寨1000多人的饮水和1000亩烟叶地的灌溉用水问题。

    该探采结合孔位于云南省富源县后所镇十字路屯,工作区属岩溶高原地貌,二级地貌类型为溶丘洼地、丘丛洼地和丘丛谷地地貌,为下二叠统阳新组(茅口组)厚层灰岩含水岩组裂隙含水层,岩性为灰白色中厚层-厚层状灰岩,钻孔位于地下水径流区。工作区属于极度缺水地区,人畜饮水和农田耕作均靠天吃饭,雨季蓄水于屋顶、水窖,枯季饮用水窖水,卫生条件极差。为解决当地群众的饮水问题,地方政府曾组织在该地及周边地区实施过4个探采结合孔,均未能成功钻遇主径流带,成井。

    项目组在进入工区开展工作后,与当地政府、群众组织多次沟通交流,明确需求。在进行详细水文地质地面调查后,选定靶区。经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和水文地球物理勘探验证确定孔位,组织编制了钻孔设计方案,组织云南省地质工程勘查总公司进场钻探施工。钻探施工条件差,施工用水均采用罐车拉水施工,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施工终于成功钻探。

    施工过程中,也是一波三折。提取的岩芯较破碎,漏水量较大,一直未见反水,直至198米方有水上返。终孔后,进行试抽,第一次试抽,仅15分钟就掉泵,第二次试抽,亦仅抽水30分钟。了解到施工情况后,项目负责人梁彬研究员亲自到现场组织试抽,果断将泵下放至200米,进行反复抽水洗井,将淤积的淤泥洗净后,成功出水。

    目前,另一口位于发羊坡屯的探采结合孔也在紧张施工中。

    十字路钻孔的成功实施,不仅解决了杨家坟-双诺群众饮水难题,同时也为评价下二叠统阳新组(茅口组)灰岩地层赋水性提供了基础参数。 

    云南岩溶高原地区探采结合孔成功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