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4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5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8月23日,湖南新化县人民政府召开座谈会,接受并感谢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核工业230研究所为该县4所中小学捐赠课桌椅630套、讲桌6张,总价值10余万元。

    武汉地调中心、新化县政府、核工业230研究所以及受赠学校等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捐赠活动。

    新化县政府相关负责人对武汉地调中心、核工业230研究所科技人员的爱心善举表示衷心感谢,并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两家单位赠送锦旗。同时表示,此次捐赠活动,不仅给新化县教育带来了实在的物质帮助,更送来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并希望受助学校用好这批爱心课桌,用优质的教育质量来回报两家单位的爱心善举。

    武汉地调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武汉地调中心的基本情况、长期在湖南从事地质调查工作取得的主要进展与成果,感谢新化县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长期以来对地质工作的支持与帮助。同时表示,武汉地调中心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新化经济、教育的发展,并祝愿新化县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全域旅游品牌建设及各项工作中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新化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希望受助学校能把两个单位的关怀之情转化为工作动力,把学校办好,把学生培养好,回报捐助单位对新化教育的关心和支持。

    2017年7月,武汉地调中心承担的“中扬子地区古生界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项目,在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西河镇铁石村实施页岩气调查井施工过程中,钻获水质达理疗热矿水标准的地下热水,极具开发利用价值。为此,新化县人民政府奖励武汉地调中心及负责钻探施工的核工业230研究所共计10万元,武汉地调中心、核工业230研究所把这笔奖励资金全部用于改善新化县枫林中学等4所中小学办学条件。

     座谈会现场 

    捐赠的课桌样品 

     参观受助学校枫林中学 

    湖南新化举办武汉地调中心向中小学捐赠课桌椅活动

    2015年9月26,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承担的柴达木盆地古生代油气资源调查项目在北京举行成果验收会议。验收专家组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室、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等多家单位组成,项目成果验收获得优秀。

     柴达木盆地古生代油气资源调查项目经过4年多的野外和科研调查取得了以下成果:一是在柴达木盆地滩间山、茫崖石棉矿等地区的奥陶系滩间山群、纳赤台群和铁石达斯群发育碳沥青,并对其资源量做了初步计算,为2.25亿吨,证实了柴达木盆地下古生界存在非常规油气;二是与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合作钻探的柴页2井在上石炭统克鲁克组发现天然气,上古生界首获天然气;三是发现柴达木盆地震旦系-石炭系发育多套海相烃源岩。在柴北缘欧龙布鲁克地区稳定型沉积地层中,发育震旦系全吉群上部、下古生界两套烃源岩。活动型下古生界发育滩间山群a段、铁石达斯群a段烃源岩。石炭系发育厚度较大,分布范围广的烃源岩,包括下石炭统广阔台地相的深灰色碳酸盐岩和上石炭统滨海相、海陆交互相、沼泽相的黑色泥页岩、碳质页岩和煤层,认为柴达木盆地古生界发现多套海相烃源岩,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

    力学所自上世纪50年起在柴达木盆地开展构造、沉积、油气资源评价等工作,现在主要承担柴达木盆地及周缘油气基础地质调查任务。与会专家对项目已取得的成果给予很高的评价,并勉励项目组成员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地科院力学所“柴达木盆地古生代油气资源调查” 项目...

    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承担的青海柴达木盆地油气地质调查项目,在大量野外地质调查、重磁电震处理解释、钻井、分析测试等工作的基础上,针对复杂的海相石油地质条件与极低的勘探程度,克服高原高寒的艰苦自然调查环境,近年来取得如下重要进展:

    一、奥陶系发现碳沥青,下古生界首获非常规油气

    在柴达木盆地滩间山、茫崖石棉矿等地区的奥陶系滩间山群、纳赤台群和铁石达斯群发育碳沥青。滩间山地区滩间山群碳沥青呈北西-南东向分布在滩间山群a段灰岩和砂岩中。油源对比表明,滩间山群碳沥青与滩间山群a段黑色泥质烃源岩有较好的可对比性。初步评价滩间山地区碳沥青资源量为2.25亿吨(图1)。


    图1 滩间山地区滩间山群碳沥青分布

    二、石炭系钻遇天然气,上古生界首获天然气

        由地科院力学所设计、中国地质调查局与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合作钻探的柴页2井在上石炭统克鲁克组发现天然气。录井见45层、106m厚的气测异常,全烃最高3.02%;测录井综合解释2层、20.3m厚的可能气层。色谱分析结果为以甲烷为主的有机烃类气体,包括生物成因天然气,混合成因天然气与热成因天然气。

    三、古生界发现多套海相烃源岩,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

     柴达木盆地震旦系-石炭系发育多套海相烃源岩。在柴北缘欧龙布鲁克地区稳定型沉积地层中,发育震旦系全吉群上部、下古生界两套烃源岩。活动型下古生界发育滩间山群a段、铁石达斯群a段烃源岩。石炭系发育厚度较大,分布范围广的烃源岩,包括下石炭统广阔台地相的深灰色碳酸盐岩和上石炭统滨海相、海陆交互相、沼泽相的黑色泥页岩、碳质页岩和煤层。

    四、石炭系发现生物礁与古岩溶,可提供充足的油气储集空间

    在柴达木盆地东部发现多层段、多类型的生物礁和古岩溶。古岩溶主要发育在石炭系,呈多层段、多类型特征,可划分为同生期岩溶与早成岩期岩溶。上石炭统怀头他拉组发育珊瑚、海百合两种生物礁,以笛管珊瑚、海百合为主要造礁生物,伴生蜂巢珊瑚、柱珊瑚群体以及扭心珊瑚单体等,为典型的台内点礁。在礁前、礁底常伴有生屑滩、鲕粒滩及风暴沉积等储层(图2)。


    图2 柴达木盆地东部石炭系生物礁与古岩溶特征与分布

    五、构造、沉积与油气地质条件有效配置,柴达木盆地海相油气资源前景广阔

    柴达木盆地海相地层经历了海西-印支、燕山-喜山多期构造演化,喜山晚期构造定型,使油气具有晚期成藏的特点。盆地地温在地史过程中逐渐降低,现今总体属于温盆,有利于烃源岩热演化。以古生界为烃源,推测可形成震旦生-寒武系储、奥陶系自生自储、石炭系自生自储、石炭系与侏罗系生-侏罗系与古近系储等四套生储组合。评价柴达木盆地石炭系油气地质资源量为6-7亿吨。

    高原地质调查谱写海相油气勘探新篇章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承担的“中扬子地区古生界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项目,在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西河镇铁石村部署并组织实施了页岩气调查井湘新地2井。该井在钻至1218米震旦系留茶坡组硅质岩地层时涌出地下热水,地下热水水质达到理疗热矿水标准,极具开发利用价值。

    监测结果显示,孔口稳定自流水量达每小时23立方米,日出水量达552吨;水温最高达45度,稳定在40度以上,初步估算压力水头高出地面40米。水样化验结果显示未发现对人体有害物质成分超标,其中偏硅酸浓度达到每升35.7毫克,超过理疗热矿泉水水质标准(25mg/L),具有医疗保健作用。

    “中扬子地区古生界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项目工作区位于雪峰山隆起与湘中坳陷过渡地带,工作区西部附近为白马山火成岩体,这可能是深部热水形成的主要原因,且白马山火成岩体面积达880平方公里,分布在新化、隆回、溆浦等县,在其外围1200平方公里范围内因有储热层(带)与良好的盖层,都有可能找到地下热水资源,为下一步在雪峰山东南麓一带寻找地热资源奠定了基础。

    娄底市新化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偏西,雪峰山东南麓,资水中游。全县辖26个乡镇,总面积3567平方公里,总人口147万,是集山区、库区、革命老区于一体的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县,也是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县。新化县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旅游资源8处,省级旅游资源17处,其中紫鹊界梯田、梅山龙宫两处为4A级景区。2016年湖南加速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新化县成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该地下热水距新化县城、梅山龙宫景区20公里,距紫鹤界景区21公里,距大熊山景区42公里,交通位置便利,具有极大开发利用价值。从长远来看,将对新化县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旅游经济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湘新地2井地下热水井口自涌及上震旦统留茶坡组岩心 

     
    湖南娄底首次发现极具开发价值地下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