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5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2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相关搜索

检索范围:

    4月29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组织270余名离退休老同志到平谷区金海湖进行春游。老同志们在景区里携手同行,沉醉在碧波荡漾、美景如画的春色里,整个春游活动安全、顺利,充满了欢声笑语。

    金海湖道路平坦、云影波光,非常适合老年人观赏游玩。为组织好这次春游活动,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安排了医护人员、救护人员和青年志愿者全程陪同服务,发放了“春游温馨提示卡片”,并为全体参加活动的老同志办理了人身意外险,签署了安全承诺书。

    春游活动切实做到了保障得力、服务到位,较好地克服了离退休同志高龄不便的困难,赢得了他们的广泛好评。

     

     

     
     
     
    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组织270余名老同志春游踏青

    人间最美四月天,不负春光与时行。为进一步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激发职工干事热情,促进职工情感交流,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工会于4月25日,以“踏青赏春享奇观 凝心聚力谱新篇”为主题,组织干部职工150余人到石林峡开展春游活动,发展研究中心相关领导应邀参加活动。

    石林峡景区位于平谷区黄松峪乡,是黄松峪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缘于峡谷内四座峭拔挺秀的石林峰群而得名,石林山峰由距今14亿年前的石英砂岩构成。景区为一条狭长的山谷,这里山峦嶙峋,林木茂密,既有流水飞瀑的灵性,又有古藤野花的烂漫,山峰奇秀,如诗如画。景区的一大特色,就是钛合金UFO-飞碟玻璃观景台,观景台造型奇特、几乎全透明悬于空中,距离崖底约400米,置身台上,下视无碍,似无所依,令人举步惊心。

    通往观景台的一条山路,狭窄陡峭,大家三五成群,结伴而行,拾级而上,途中大家走走停停,或攀爬直上,或亭间小憩,一路欢声笑语不断。爬不动的时候,大家相互鼓劲,咬紧牙关不放弃,最终成功登顶!走在玻璃剔透的观景台上,极目远望,风光无限,金海湖、盘山胜景尽收眼底,低头俯瞰石林峡之雄奇险秀,脚下的万丈深渊和谷底清晰可见。职工纷纷表示,登高望远,春色美、心情畅, 一路艰辛都是值得的!

    本次春游活动,为大家提供了一次畅游旷野山林,领略田园风光的机会。活动中,大家感受着大自然的壮美,呼吸着山谷里的清新空气,职工之间互助互爱,认定目标不畏难、不放弃,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通过活动,职工身体得到锻炼,心情得到放松,压力得以缓解,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大家表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昂扬的斗志,推进发展研究中心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发展研究中心组织职工开展春游活动

    5月28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海洋地质九号”船,在完成2019年首个航次任务后靠泊舟山码头进行补给和人员轮换。靠泊期间,青岛海洋所检查组到船进行下个航次航前检查。

    检查组听取了船长和航次负责人的汇报,组织开展了航前安全检查,就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沟通反馈,并提出整改要求。与船上相关人员谈心谈话,深入了解工作环境、思想状态、身心状态、文化建设、支部活动、廉政责任落实等,要求全体人员继续保持高度负责勇于拼搏的精神,加强党支部建设和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保质保量完成调查任务。

    靠泊期间,针对近期发生的“金海翔”号货轮二氧化碳泄露事故,“海洋地质九号”船组织开展了大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操作培训,重点对二氧化碳灭火系统释放程序、报警信号、紧急逃生呼吸器穿戴、逃生等内容进行了培训和实操演练,进一步强化了全员安全生产意识。

     

    检查组听取汇报、交流检查情况

     

    示范EEBD(紧急逃生呼吸器)穿戴步骤

    “海洋地质九号”船完成2019年第一航次任务靠泊舟山

    摘要:为总结钦杭成矿带东段铜金多金属成矿规律和指导区域找矿,开展铁杭成矿带区域含矿建造调查和研究,首次识别出中二叠世一套含微细浸染型金矿的海相火山岩。初步研究表明,该层位火山岩形成于陆内拉张构造背景下的浅海台地环境,与扬子地块区峨眉山玄武岩遥相呼应,具有重要的大地构造及找矿意义。

    1.项目概况

    钦杭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铜金多金属成矿带,以往缺乏整体性研究。按中国地质调查局的部署,南京地质调查 中心实施的“钦杭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 (东段)”计划项目,依托该中心承担的“萍乡-绍兴结合带铜多金属成矿规律研究(2010—2012)”、“钦杭成矿带东段重点勘查区攻关示范(2013—2015 )”等工作项目,重点调查和研究区域含矿建造和典型铜、金矿床,总结区域成矿规律,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出部署建议。

    2.  成果简介

    (1 )发现区域性分布的二叠纪海相火山岩。通过剖面测量和路线调查,在萍乐、广丰2个晚古生代坳陷区的中二叠世地层中发现一套火山岩,夹于海相地层序列之中,下伏地层为中二叠世栖霞 组灰岩及小江边组瘤状灰岩、镁质泥岩,上覆地层为中二叠世南岗组镁质页岩或晚二叠世乐平组含煤岩系。该套海相火山岩主要有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两大类型,二者在空间上密切相随,呈穹窿状或岩墙状产出,与层状硅质岩和局部的碧玉岩共同构成孤峰组(江西称之为鸣山组、车头组)硅质建造。

    区内中二叠世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大致沿萍乡-广丰-绍兴深断裂带分布,普遍发育强烈且均匀的次生石英岩化,主要由隐晶-微晶石英组成,可见微细的石英斑晶、硅化长石假晶(图1-a)及气孔、杏仁、流纹构造(图1-b、c)。火山碎屑之沉凝灰岩(图1-d)、沉角砾凝灰岩多夹于层状硅质岩和熔岩中,以薄层状为主,乐平鸣山最厚者可达15m。江西宜春麦田村淬碎熔岩穹窿底部、乐平鸣山爆溢熔岩穹窿外侧的沉凝灰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62.6 ±1.9Ma和261.6±1.6Ma,属中二叠世末期。

    (2)中二叠世硅质建造与海底火山喷发-热水喷流密切相关。孤峰组、鸣山组、车头组层状硅质岩常以火山熔岩或 火山碎屑岩为核心,有火山岩产出区域的层状硅质岩厚度较大,常夹有凝灰岩薄层或纹层;远离喷发-喷流口则厚度变小,少夹或不夹沉凝灰岩。海底火山喷发及熔岩侵出后,一方面形成穹窿状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碧玉岩;另一方面有大量的火山硅质热液溶解进入海水,随海水的流动而分散发出去,大面积地以SiO2胶体形式在海底凝聚和沉淀,形成水平纹理发育的层状硅质岩。海相火山岩与薄层状硅质岩之间构成一种豆荚状结构(图2)。

    (3)火山活动形成于陆内拉张构造背景。经过晋宁期运动和加里东期运动造山后,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完成最终 的碰撞和对接,进入陆内发展的构造演化阶段。中二叠世火山岩分布于钦杭结合带的萍乡-广丰断裂沿线(图3),构成一条东西长达400km的海相火山岩带,时代上与扬子地块西缘峨眉山玄武岩年代相当,是钦杭结合带对东吴运动的岩浆活动响应。研究表明,萍乡-广丰-绍兴断裂带在中二叠世发生过拉张性质的构造活化,可能是扬子与华夏地块间构造结合带复活的表现。

    (4)海相火山岩是区域性含金的岩 石建造。典型矿床调查、镜下鉴定及地 球化学、年代学研究表明,萍乐坳陷西 段的丰顶山、王家坊金矿和广丰坳陷的乌石岗、打石坞等金矿都以火山角砾岩、淬碎熔岩等中二叠世海相火山岩为容矿岩石。这些矿床的金矿物是微细粒状自然金,原岩品位低,可采金矿体多由地表氧化、次生富集而成。这套海相火山岩具有区域稳定性,可以大区域追索,是重要的区域含金建造,具有很大的微细浸染型金矿找矿潜力。

    初步对比显示,位于钦杭成矿带西段的广东长坑一富湾大型金银矿,是晚古生代以海相火山岩为含矿岩石的微细 浸染型金矿床。

    3.成果意义

    钦杭成矿带东段二叠纪海相火山岩的发现,新增了1个区域性海相火山岩层位,并已在多个项目中得到验证。这一成果对深人认识钦杭结合带乃至华南的晚古生代大地构造环境、研究钦杭结合带的构造岩浆活动演化及成矿作用、完善区域成矿系统、提供地质调查战略部署依据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骆学全 张雪辉供稿)


    钦杭成矿带东段发现二叠纪含金海相火山岩

        2011年4月22日,在第42个“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国土资源部和重庆市政府联合举行“重庆——中国温泉之都”授牌仪式,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出席会议并授牌。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谭栖伟、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道先、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绵平、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国土资源部地环司司长关凤峻、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王学龙、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象变化司巡视员郭亚曦、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副巡视员孙桢、天津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杨金海、福州市政协副主席郑建闽,以及国土资源部有关司局同志,重庆市有关部门和有关区县负责同志参加授牌仪式。

        汪民副部长在讲话中提到,今年第42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唯一家园,地球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传统发展模式在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破坏的问题。我国地域辽阔,资源总量大,种类全,但人均占有量小,禀赋总体不高。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资源的需求刚性上升,资源的供给刚性制约,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特殊的国情和特定的历史阶段,对我国转变资源利用和管理方式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汪民强调,今年将“世界地球日”主题确定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目的就是希望唤醒全社会的关注,凝聚全社会的共识,共同携手行动起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保护好我们的地球,守护好我们的家园。实现地球资源的有续利用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就要求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不断提高国土资源的保障水平,切实以资源结构调整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以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促进经济发展效益的提升,以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推进地热等可再生能源调查的调查和利用工作,不断优化能源资源消费结构,对促进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护地球资源环境有着重大意义。地热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利用前景。国土资源部开展中国温泉之都(城、乡)命名活动,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这一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汪民指出,重庆地热资源得天独厚,温泉的开发历史非常悠久,温泉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依托地热资源优势,重庆提出了打造“温泉之都”的战略目标,相继制订和实施了“五方十泉”、“一圈百泉”、“两翼多泉”的发展规划,已经取得明显成效。温泉已经成为重庆的城市名片之一。相信中国温泉之都的定位将对重庆进一步发掘深厚的温泉特色文化,打造现代化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特色产业,推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起到更加积极的推动作用。

    汪民副部长发表讲话

    汪民副部长授牌,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张定宇局长接牌

    王学龙副局长出席授牌仪式

     

    汪民副部长出席“纪念第42个世界地球日暨重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