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4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2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相关搜索

检索范围:

    能源资源安全保障事关国计民生。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重点关注这一话题,从探、产、供、储、运、销、贸等多个角度为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献计献策。

    关于推进增储上产、促进矿业转型发展,来自地矿行业、企业和地方的代表委员们操碎了心,从勘查开发利用全流程寻找矿产增量。许波代表建议,加大找矿的支持力度,建立经济主体平等勘探的风险机制、风险承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吴城委员建议,加快构建国家地质大数据平台,整合遥感、物探、化探、钻探等多元信息,打造多模态地质数据库;支持勘探算法研发,建立人工智能找矿模型库,深度挖掘区域成矿规律,推进地质勘探新范式的创新发展。黄水波代表建议,对锑等出口管制的国家战略材料予以饱和性价格收储,建立战略储备资源库,并加大找矿力度,加强补链延链。陈伟俊代表建议,推动新疆油气增储上产、矿产资源勘探等规划落地实施;在战略找矿等方面给予特殊支持。薛斌代表建议,从国家层面,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参与油气矿产资源开发、提升煤制天然气产能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张定超代表建议,加大力度支持贵州找矿、采矿关键技术攻关,推动优质矿产资源配给优强企业,提升资源就地转化率、延长产业链条,构建具有贵州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邱江代表建议,在云南布局建设国家战略性稀贵金属产业基地和稀贵金属材料产业创新中心,推动相关高校、科研机构与云南共同开展技术攻关,更好推动我国战略性稀贵金属产业创新发展。吴万华代表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金昌市作为国家重点镍铜战略腹地延伸区,支持金昌和金川公司建设全国重要战略性资源开发地。吴群刚代表建议,将攀枝花红格南矿开发项目列入国家重大项目清单。孟繁英代表建议,在分配全国稀土总量控制指标时向白云鄂博矿倾斜。范付中代表建议,支持三门峡建设国家超纯石英新质原材料产业基地。汪霞代表建议,支持个旧建设锡资源战略物资储备基地、再生有色金属资源跨境交易基地。王忠昆代表建议,支持鞍山推进矿产业高质量发展,将鞍山确定为矿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刘会英代表建议,提升锂电产业循环利用水平,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对锂电池再生利用给予补贴和扶持。

    煤炭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在能源安全保障体系中占据基础性地位。武强委员建议,加大对大型煤炭矿区新资源勘探的资金和技术投入,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高煤炭开采效率,同时呼吁政府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产能接续项目。童明全代表建议,国家成立煤炭产业转型发展基金,优先考虑煤炭资源型地区及煤炭转型企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煤企转型。杨会军代表建议,对开采煤矿给予政策补贴,对环保治理给予政策支持,控制煤炭进口总量。游弋代表建议,完善煤炭进口动态调节机制,适度控制煤炭进口节奏。

    非常规油气是增储上产的后备力量,有很大潜力,需要给予政策支持,持续用力加强研究、做好示范。金之钧代表建议,请自然资源部等在矿业权审批等方面给予内蒙古深层煤层气示范区建设更多支持。

    关于矿业的产业划分,再次被提起。王运敏代表建议,把勘探、开采统一为矿业,列为国民经济第一产业;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设国家矿产资源局;加大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科技投入。

    关于矿业用地政策,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近年来出台了系列举措,仍需不断完善。奇飞云代表建议,对于保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要矿种,建议参照国家战略性矿种管理,并按照矿产资源法有关规定,拓宽用地来源,保障合理采矿用地需求。

    运输畅通是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的中间环节,同样不可忽视。巩学峰代表建议,鼓励引导地方先行建立省级天然气管网平台,在条件成熟后融入国家管网;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快推动天然气国家管网与省网协同发展。关东代表建议,进一步加大能源基础设施投资,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智能化管道建设,提升行业技术水平。马洪海代表建议,鉴于中卫作为国家“东进西出”主要通道、天然气枢纽以及疆煤东运中转站等特殊区位重要性,将中卫列入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

    聚焦两会|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能源资源安全保障

    “还清旧账,不欠新账。”这是人们谈到矿山生态修复时常说的一句话。“还清旧账”指的就是对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的修复治理。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对黄河流域历史遗留矿山生态破坏与污染状况进行调查评价,实施矿区地质环境治理、地形地貌重塑、植被重建等生态修复和土壤、水体污染治理。

    记者近日参加自然资源部“迎全国生态日记者行”主题采访活动,调研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等地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情况,并请相关专家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修复思路和举措进行解读。

    镜头一:

    地处内蒙古西部巴彦淖尔市境内、黄河“几字弯”顶部的乌梁素海流域,是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北方防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阻止乌兰布和沙漠向东侵蚀,阻隔乌兰布和沙漠和库布其沙漠连通的“重要关口”,是关乎黄河中下游水生态安全的“重要节点”。

    2018年,乌梁素海流域以全国竞争性评审第一名的成绩被列入国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由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组织实施,重点实施乌拉山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整治等七大类工程。

    如今,修复后的乌拉山南北麓青山重现,地形地势平缓连绵。通过地质灾害治理、矿山环境治理、矿山生态修复“三重”治理方式,共治理无责任主体露天采坑1004个、无责任主体废渣堆1483个,拆除废弃工业广场123个。

    内蒙古自然资源厅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对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的指导、监管,推进工程顺利验收,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守护好这颗“塞外明珠”。

    镜头二:

    从远处看,一排排的酿酒葡萄架整齐排列,绿意盎然;走近了看,一串串葡萄像一颗颗玛瑙宝石,流光溢彩。这是记者在宁夏志辉源石葡萄酒庄的葡萄种植园里看到的喜人景象。

    贺兰山东麓位于北纬38度,被公认为世界上最适合种植酿酒葡萄和生产高端葡萄酒的黄金地带之一。志辉源石葡萄酒庄就位于此地。然而,这里之前并不是这般模样。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贺兰山东麓一直是周边主要的砂石料来源地。长年开采一度导致这里废弃砂坑遍地、山体沟壑纵横,植被稀少、荒无人烟。

    2008年,志辉源石葡萄酒庄承包了18000亩荒地,其中6000亩为废弃矿区,选择将酒庄建设在矿区之中。通过栽种生态林,防风固沙、调节小气候,有效降低葡萄霜冻风险;通过葡萄园行间覆草,改良土壤、降低地辐热,提升葡萄品质;通过冬季挂枝,形成风障,保持水土;通过智慧化水肥管理技术,较传统灌溉方式节水超过50%,实现葡萄园生态系统减碳与增效双赢。酒庄还在占地1200亩的废弃矿区中建设运动公园,通过将生态旅游与运动休闲整合,打造以生态观光、运动休闲于一体的城市休憩地和生态旅游休闲地。

    镜头三:

    山桃、山杏、红柳、柠条、花棒……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经过治理后的石墩水铁矿区废弃矿山,各色植物迎风摇曳,充满生机。

    2021年以来,中卫市按照“北治风沙、沿黄治水、中部复草、南保水土”的总体格局,谋划了“十四五”乃至2035年全市生态保护修复的“大盘子”,石墩水铁矿区废弃矿山治理等重点生态修复项目相继落地。

    2022年,工程总投资5.06亿元的“黄河上游风沙区(中卫)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成功通过国家竞争性评审,位列全国第三名,入围全国2022年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支持范围。

    今年上半年,中卫市加快实施该项目,已开工9个子项目,通过采坑回填、地形重塑等方式,治理矿坑301个、1.6万亩,完成投资3.5亿元。今年下半年将加快舟塔、涩井沟等7个在建子项目工程进度,迎水桥、喊叫水等剩余4个子项目全部开工,年内修复矿山1396.5公顷。

    记者一路走一路看,一边思考:内蒙古、宁夏煤炭等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煤炭的主产区。同时,内蒙古、宁夏生态地位凸显,都是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但又都是生态较脆弱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在这样的地区,如何做到在科学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进行系统修复治理?

    采访行程即将结束,记者来到位于中卫市的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在听该站负责人讲解的过程中,墙上“干旱区矿业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的字眼闯入记者的视野。记者随即联系到长期从事干旱区恢复生态学研究的该试验站研究员何明珠。“您都做过哪些不同类型的案例?有哪些难点,分别是怎么攻克的?通过生态修复达到了怎样的效果?未来怎么做?”面对记者连珠炮式的提问,何明珠娓娓道来。

    何明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干旱地区生态修复理论和技术研发。他做过的矿业废弃地生态修复案例主要包括:素有中国“镍都”之称的金昌市的尾矿库、毛石场等矿业废弃地的生态修复,内蒙古和宁夏露天煤矿开采区的植被重建,以及宁夏中卫市石灰岩矿山遗迹地的土壤-植被联合修复的研究。

    在何明珠看来,干旱区矿业废弃地生态修复有一些共性的难点,也是开展生态修复研究或工程建设的瓶颈。

    宁夏志辉源石酒庄在废弃矿区建设的贺兰山运动公园一角 

    难点一:降水量稀少,而且降水年际或季节分配不均,很多地方的降水量都在200毫米以下,降水一般集中在秋季。“我们知道,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干旱区的极端天气事件,例如干旱、暴雨等频发,这也为生态修复工作提出新的挑战。”何明珠说。

    难点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矿业废弃地普遍以砾石块为主,具有漏水、贫肥、地温高变幅大等特点,土壤环境基本丧失。

    难点三:在生态修复植物资源方面,目前可用于干旱区矿业废弃地生态修复的植物种类相对较少,主要包括一些广谱性的豆科、藜科、菊科、禾本科等灌木、草本。这些植物普遍具有抗旱、耐盐碱、耐重金属、生长量较大等特点。

    “简单而言,主要难点包括以上提及的水热等自然条件、土壤环境,以及生态修复植物资源等方面,对于一些特殊的矿业废弃地还涉及重金属污染风险等问题。”何明珠总结道。

    何明珠说,针对以上难点,开展干旱区矿业废弃地生态修复的总体思路是:科学治山、系统治理、固废利用、节水高效、经济可推广。

    “由于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生态环境、植物资源、土壤类型等存在共性和差异性,在大面积开展生态修复工程之前,我们都会开展预试验地建设,从土壤改良、植物筛选和配置模式、节水制度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试验设计,一般要经过1~2个生长季,通过试验数据和研究结果提出适用于特定矿业废弃地生态修复的最合理、经济的治理模式。”他介绍说,这些治理模式包括利用固废物资源再利用开展土体重构和土壤改良,尽量避免大规模的客土复垦。在水资源利用方面,会采取中水二次利用,或植物种植前期短期补水等措施。生态修复植物主要通过灌木、草本结合,保持低密度的种植方式,使人工生态修复植被从“补水型”逐渐过渡到“雨养型”。

    “总体而言,我们开展过的干旱区矿业废弃地生态修复的一些科研项目成果还是取得了一些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何明珠倍感欣慰地说,研发的生态修复技术模式在工程项目中得到了推广应用,节约了水土资源、降低了工程投入,后期管护成本也很大程度降低了。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分析,一些原生植被的草本、灌木也逐渐出现了,鸟类回归和数量增加比较明显。从碳汇的角度分析,很明显地发现生态修复林地的盖度增加,灌木和草本不断演替,达到合理比例。林地的凋落物增加,土壤的保水、保肥、养分条件得到很大提升。

    何明珠话锋一转:“当然,生态修复的效果要具有长期性、稳定性,从长期生态学的角度开展持续研究、监测,不断完善创新生态修复模式,可为干旱区矿业废弃地的科学治山、系统治理提供科技支撑。”

    迎全国生态日记者行 | 因地制宜!专家为黄河流域干旱...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所承担的“巴丹吉林沙漠及周边地区1:25万水文地质调查”项目携手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国土资源局,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依托“巴丹吉林沙漠及周边地区1:25万水文地质调查”项目建设的巴丹吉林沙漠野外试验场,迎来了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和甘肃省金昌市的200多人中学生。项目组主要成员刘学全高工,以巴丹吉林沙漠中湖泊的特殊存在为切入点,从巴丹吉林沙漠风沙来源、地层结构、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气象监测、包气带水盐运移试验等方面,科学地解释了巴丹吉林沙漠中湖泊存在的原因和机理,详细介绍了“巴丹吉林沙漠及周边地区1:25万水文地质调查”项目已取得的最新成果;浅显易懂地科普了地下水含水结构、地下水来源与存储、地下水超采、沙漠地下水开发利用等水文地质相关的基础知识和试验场中气象站,包气带及蒸发设备原理。

    活动中学生们兴趣浓厚,踊跃提问,刘学全高工通过比喻、类比、图示等方法,形象地回答了学生们的问题,并积极引导青少年建立节约利用地下水资源,珍惜宝贵水资源的理念。

    水环所巴丹吉林沙漠及周边地区1:25万水文地质调查项...

     

    说明: D:\新闻处\矿物薄片\46地球日12\46地球日12\地球日06-skq-06-3.jpg


    “一带一路”倡议,为各国在能源领域技术的交流和合作搭建了合作平台,也为我国地质矿产资源开发带来新机遇与新挑战。聚焦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地质调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作用越发突出。多少年来,地质工作者行宿苍野,踏遍群山,探寻宝藏,为新中国的开发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也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留下了地质工作者的足迹。

     

    说明: D:\新闻处\矿物薄片\46地球日12\46地球日12\地球日07-skq-07-1_201504071106_72.jpg


    地球矿藏的勘探开发利用是人类文明存续发展变革的根本保障和直接动力。回顾丝绸之路上为数众多勘探成果,白家咀子地区铜镍矿的发现一举摘掉了我国贫镍国的帽子,打破西方国家对我国镍矿资源的封锁,在我国地质勘探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说明: D:\新闻处\矿物薄片\46地球日12\46地球日12\地球日12-skq-07-1.jpg


    时间追溯到57年前,在年轻的地质队员汤中立带领下,甘肃省地质局祁连山地质队(今甘肃省地矿局第六地质队)深入祁连山腹地,从永昌白家咀子的一块孔雀石中发现线索,点燃了中国镍工业的希望。195810月,经取样化验,证实为含铜镍的超基性岩体,19591月开始进行铜镍矿普查勘探,随之而来的,是对矿区长达15年之久艰苦卓绝的地质勘探工作。


    说明: D:\新闻处\矿物薄片\46地球日12\46地球日12\地球日03-JCIIK-06_201504071308_256.jpg


    地质队员借助现代的实验室仪器,在这些一眼望去殊无二致的岩石中分辨矿物。图片采自白家咀子铜镍矿标本光片在反射光下的显微图像,乳黄色的镍黄铁矿与粉褐色的磁黄铁矿、深黄色的黄铜矿共生,磁铁矿早期溶蚀粒状后期细脉状穿插于黄铜矿中。金光灿灿的海绵陨铁结构,是原生富矿体的标志,鉴定为超基性岩型硫化镍富矿。

     

    说明: K:\矿物薄片\46地球日12\46地球日12\地球日04-SKQ-02-(1)1.jpg


    岩石标本中存在透明矿物元素。混合岩在40倍正交偏光显微镜下观测显示,石英、长石和角闪石特征明显,由鳞片状浅橙黄-褐黄色集合体交代板粒状形态的是长石,左上石英颗粒间板状长石见弱聚片双晶。右半侧带有贝壳光泽的区域主要为角闪石,较强绿帘石化、弱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石英、长石与角闪石均为铜镍矿中常见脉石矿物。


    说明: D:\新闻处\矿物薄片\46地球日12\46地球日12\地球日10-skq-07-1_201504071111_862封面.jpg


    透辉蛇纹石岩在10倍正交偏光显微镜下显示为鳞片柱粒状变晶结构,早期成矿的辉石经蚀变被其他矿物取代,这些矿物颜色鲜艳,主要由绿帘石、纤闪石、方解石、蛇纹石等成分组成。其中不规则分布的黑色斑点为金属矿物,为成岩及蚀变时产生,具有较为鲜明的含矿指向性。

     

    说明: D:\新闻处\矿物薄片\46地球日12\46地球日12\地球日05-skq-06-2.jpg


    地质队员还发现,岩浆的贯入式矿体形成块状特富矿,光片下可见交代-团块状构造,金属矿物黄铁矿、磁黄铁矿、赤铁矿、黄铜矿占90%以上。金川铜镍矿不仅规模巨大,主元素品位高,而且含有钴、铂、钯等近二十种伴生矿,稀有贵金属储量居全国之最,综合利用经济价值相当可观。

     

    说明: D:\新闻处\矿物薄片\46地球日12\46地球日12\地球日02-JCIIK-06_201504071256_226.jpg


    截至1973年,地质队累计投入钻探工作量18.5万余米,浅井、平巷近万米,采集各类样品数万个,通过各种测试比较,查明该矿床为巨形超基性岩硫化铜镍矿床,在世界同类铜镍矿床中仅次于加拿大萨德伯里矿,居世界第二,亚洲第一。这个重大发现震惊了整个中国!


    说明: D:\新闻处\矿物薄片\46地球日12\46地球日12\地球日01-JCIIK-05-2_201504071336_307.jpg


    为更好的开发利用镍矿资源,加速西北地区矿业经济发展, 19812月,国务院设立金昌市,至此,又一个西部重镇走进人们视线,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矿产资源勘探助推地区经济发展的城市典范,在丝路之上展翅待飞。

     

    说明: D:\新闻处\矿物薄片\46地球日12\46地球日12\地球日08-skq-07-1.jpg


    来自金川集团公司2003年的一份矿区地质勘探报告显示,镍矿资源储量占全国总储量60%以上,可利用镍储量的90%以上,从1981年到2003年,矿区累计开采矿石量3410.2万吨,其中镍金属量58.3万吨,出矿品位1.7%

     

    说明: D:\新闻处\矿物薄片\46地球日12\46地球日12\地球日09-skq-07-1_201504071111_86-1.jpg


    直至今日,在金川铜镍矿床地底深处,这块国家宝藏所在地,仍继续着开采作业,源源不断地为国家建设输送珍稀矿产品。地质工作者用生命勘探出的国家宝藏,为新中国的开发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相信,地质之光将继续闪耀在中华文明复兴之路的一带一路之上。向在一带一路上奋斗、奉献、牺牲的地质先辈致敬!

     

     

    中国地质调查局办公室

    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评价部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一带一路”地质宝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