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相关搜索

检索范围:

    12月22日,1:25万青岛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试点)项目在青岛顺利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的成果评审,评审结果为“优秀”级,这标志着我国首幅1:25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试点项目顺利收官。

    据项目负责人张勇介绍,该项目作为我国中比例尺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的试点图幅,历时4年的时间,在实施过程中,紧紧围绕着“环境、灾害、资源及基础地质问题”开展工作,实现了科技成果有效服务,提升了该区域地质科技理论水平,培养了一批青年人才及研究生,编制了达到我国当代科技水平的中比例尺海洋区域地质基础图件,建立地质数据库,总结了适合我国海域特点的中比例尺海洋区域调查工作方法,为后续开展的1:25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提供了示范。

    在全面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外业工作量后,项目组通过对基础数据及大量实测资料的处理解释,取得了以下成果:一是编制了1:25万青岛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试点)地形图等7种基础图件、1:25万青岛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试点)布格重力异常图等13种辅助性图件。系统地分析了“青岛幅”海底地形特征、地貌类型及其分布规律,划分了3级构造单元,确定了胶莱盆地在海域的边界;二是厘定了海域新近系和第四系的地层层序,编制了地层埋深图与厚度图,分析了晚第四纪以来沉积物的物质成分、类型、沉积结构、地质时代与沉积环境演化,并首次发现了山东半岛南部海域全新世泥质体;三是阐述了海域表层沉积物与水体主要地球化学元素的分布规律,分析了该海域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与物质来源的关系,并圈出了该海域表层沉积物的重金属异常区;四是总结了海洋沉积动力特征及泥沙输运机制,系统地分析了海域灾害地质类型、分布规律与控制因素;五是对胶州湾近20年来的水环境演化与岸线变迁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保护和开发的对策建议;六是对砂矿资源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了锆石矿物达到工业品位,并分析了建筑用海砂的成因,圈定了远景区,估算了资源量;七是论述了该海域旅游地质资源分布状况以及海岛的分布与成因。

    项目组还建立了1:25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完成了调查资料、测试资料及成果资料的入库。总结了适合我国海域中比例尺海洋区域地质调查的技术方法,编制了《1:25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规范》,为全面、系统、规范地实施同比例尺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奠定了基础。该项目的完成,为调查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等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项目组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40余篇,其中SCI检索10篇,EI检索4篇;申请软件著作权2项,依托本项目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重点实验室基金2项。此外,依托本项目,为国家培养了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5名。 

     

    我国首幅1:25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项目顺利收官
      中国地调局地科院地质所同位素热年代学实验室喻顺、陈文等人应用磷灰石(U-Th)/He技术,在库车盆地新生代构造热演化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研究结果表明,(U-Th)/He低温热年代学技术在油气勘探中具有可观的应用潜力。

      (U-Th)/He测年法是低温热年代学研究的支柱技术,广泛应用于矿产资源勘查、盆地构造热演化史研究、山脉隆升剥蚀史研究、古地理古地形研究等。库车前陆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而盆地在新生代期间的构造热演化是控制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人员在库车盆地北缘中新生代露头地层连续取样,进行了磷灰石(U-Th)/He年龄测试,同时结合该地区裂变径迹数据及镜质体反射率数据综合解释和热史模拟,结果表明:新生代库车盆地北缘起始隆升剥蚀时间为46~42Ma(地质年代单位,百万年),中新生代沉积地层遭受剥蚀厚度达3000~4500米;磷灰石(U-Th)/He年龄由北向南逐渐变年轻,反映了新生代南天山向库车盆地逆冲在库车盆地形成的逆冲褶皱带空间上和时间上存在差异隆升剥蚀现象,即盆地边缘(盆山交界处)、北部单斜带、克依构造带及坎亚肯背斜隆升剥蚀起始时间分别为42Ma、36Ma、10Ma、6Ma,总体上表现为北部隆升剥蚀时间早于南部,揭示了库车盆地北缘逆冲褶皱带形成或变形时间具有北早南晚晚特征(图1)。根据褶皱带形成演化可限制该地区构造圈闭形成的时间和逆冲断层活动时间等,这对认识库车盆地北缘各构造单元油气聚集成藏差异性及优选勘探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研究人员对库车盆地克拉苏-依奇克里克构造带东部吐孜洛克油气田吐孜2井进行不同深度段的连续取样,测试了磷灰石(U-Th)/He年龄,建立了He年龄随现今温度/深度变化的关系,确定该区磷灰石(U-Th)/He体系封闭温度为89℃;(U-Th)/He数据解释和热史模拟表明吐孜洛克背斜形成起始时间(即圈闭形成时间)约为5 Ma,结合前人研究该区烃源岩排气高峰期为5~2Ma的成果,认为该构造圈闭形成时间与烃源岩排气高峰期、断裂活动时期相匹配,吐孜洛克背斜天然气成藏时间为5 Ma以后,在此基础上反演了吐孜洛克气田成藏过程,这为克拉苏-依奇克里克构造带油气勘探提供了重要信息。

      上述研究成果已经于2014年在国际地学期刊《Tectonophysics》等刊物上公开发表。


    图1 库车盆地北缘新生代构造演化模式图
    (U-Th)/He低温热年代学技术在含油气盆地应用研究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