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2018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承担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新一代3500米永磁直驱顶驱地质钻机研制”(2015DFA70300)顺利通过专家组现场验收。

    该钻机采用变频永磁电机直接驱动顶驱和绞车,具有无级调速、恒压自动送钻、大于30米长行程立根钻进和提下钻开泵扫孔等特点,具备钻进参数实时监测、故障实时显示和历史数据回放等功能,大幅提升设备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设备具有无齿轮传动、无摩擦刹车和悬停、高精度送钻等独特优势,有效解决现有钻机回转传动链结构复杂和维护保养的问题,突破传统钻机闸带、轮毂、盘刹、工作钳频繁使用磨损和无法精确控制送钻速度等技术难题,实现了向新一代地质钻机的跨越。

    该钻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掌握了永磁直驱顶驱钻机的核心技术,占据了电动顶驱的技术制高点,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该钻机可广泛用于地热(干热岩)、页岩气等陆域清洁能源及深部资源勘探开发工程,满足深孔复杂地层钻探对高效智能节能钻机的迫切需求,为实施绿色勘查智慧钻探提供装备基础,为全力支撑能源和矿产战略资源安全提供强有力的装备保障和技术服务。

                                                          

                                    

    探矿工程所“新一代3500米永磁直驱顶驱地质钻机研制...

    5月13-14日,河南省黄金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组织召开2019年度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会议研究通过了重点实验室部分学术委员会成员调整的建议,重点审议了实验室2017-2018年度工作总结和2019-2020年度工作安排,并对重点实验室未来的发展方向、开放课题设置布局等内容进行了研讨和学术交流。

    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了原学委会专家王云教授、张传福教授调整为王成彦教授、郭学益教授的提案,并为王成彦教授和郭学益教授发放学术委员会聘书。

    重点实验室主任彭国敏围绕重点实验室建设目标、工作总体进展、重要科研成果介绍、学术交流与开放共享、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及公众开放等内容对2017-2018年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下一步实验室工作重点、开放课题设置、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开放交流、运行管理等进行了安排部署。

    学术委员会对重点实验室2017-2018年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2019-2020年工作安排及重点实验室建设提出了建议:一是围绕实验室研究方向、发展目标和考核评估要求梳理实验室工作;二是剖析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有机融合项目、成果与实验室建设,形成实验室长期优势;三是加强开放课题设置,从影响黄金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科学问题到企业在黄金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加强开放课题的梳理和发布实施;四是加强大型装备的自动化控制领域研究;五是加强评价方法和标准化研究,加强微量元素的测试和在生产系统中的跟踪;六是加强针对河南地区黄金冶炼过程产生的各种冶炼渣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

    学术委员会主任冯安生就建设高水平、高影响力重点实验室提出具体意见,指出要围绕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总结工作,加强开放课题设置,强化实验室制度建设,加强实验室共建单位间人才交流和资源共享,加强国家层面项目的申报工作,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实验室影响力。

    实验室主任彭国敏指出,下一步,实验室建设要根据学委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工作细化和研究方向凝练,加强国家层面项目申报、开放课题设置、制度建设、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工作,提升重点实验室成果显著度和影响力,为建设更高水平重点实验室做好准备。

    学术交流环节,王成彦教授和王亲猛副教授分别以“冶金过程副产物中多元组分的分离及有害元素的低毒化处理”、“铜复杂资源清洁冶金与伴生元素综合利用研究”为题进行了学术报告。学委会成员就目前黄金资源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及大型设备的自动化控制进行了研讨并一致认为,任务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设备自动化控制是今后矿产资源开发的重要研究领域。

    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冯安生、副主任赵国权,实验室主任彭国敏、副主任赵恒勤及学术委员会成员、实验室技术骨干20余人参加会议。

    河南省黄金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召开2019年学术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