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5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2021年11月8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古生物与地质环境演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完成的论文“中三叠世一受伤的肿肋龙:暗示中生代捕食压力”在国际期刊Nature的子刊《Scientific Reports》杂志正式刊出。

    论文中报道的利齿滇东龙(相似种)化石标本属于肉食性鳍龙类。它的右前脚趾轻微断裂,右后肢大腿从中部截断,显示该动物很可能在活动的时候遭受到更大型捕食者的连续攻击。现代海洋中,中型掠食者被更大型掠食者捕食的现象较为普遍,比如海狮和海豹等有鳍类四足动物在被北极熊或虎鲸等顶级掠食者追捕时,偶尔被咬断后肢或尾鳍。此次发现的中三叠世中型掠食者被更大型掠食者捕食的现象,说明了在2.46亿年前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捕食压力已经较高。捕食压力被认为是促进中生代海洋生态系统演化的重要因素,曾被称为“中生代海洋革命”。此次的新发现暗示了“中生代海洋革命”可能在中三叠世早期就已经发生,开始构建现代型海洋生态系统和食物网的雏形。

    该件龙化石标本保存精美,全长约90厘米,采自于云南省罗平县中三叠统关岭组二段,现收藏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龙化石博物馆。龙化石博物馆以华南远古时期海洋霸主-海生爬行动物为主题,陈列了2.48-2.2亿年之间各类珍稀海生爬行动物化石标本,充分展示了海生龙从起源到繁盛的演变历程及海生龙统领的海洋王国的兴起。

     

     

     

    受伤的利齿滇东龙(相似种)复原图 

     

    保存精美的利齿滇东龙(相似种) 

    龙化石博物馆有一条2.46亿年前受伤的龙
      4月6日下午,“探宝号”船正在担杆岛锚泊避风,焦急等待天气的好转。约16时,突然从船舶左舷传来“砰” 的一声声响,紧随听到有人大声叫喊:“有人落水啦,有人落水啦……!”。

      大家还处在愕然之中,船长早已跑上驾驶台,拉响了三长二短的人员落水应急信号,随即广播指令:左舷有人落水!放艇救人!

      此时,湾内海面风流还不算太急,落水者仍处在视线之内,可以听到不时传来的呼救声。只见船长沉着冷静、镇定指挥,按预定方案启动新装工作艇,由左舷下落驶向落水者。工作艇迅速从下风处接近落水者,很快,落水者被安全救起。上船后,早已候在船边的医生马上对落水人员实施了身体检查。

      原来,这是探宝号船在担杆岛利用防台避风期间,组织人员对年初新装工作艇安全操作的一次培训演练;是在大家都毫不知情的条件下,导演的真人落水演习。通过实操训练,船上工作人员分组对新工作艇各项功能进行了测试,并熟练掌握了操作程序。现场人员感慨:这次生动而又真实的安全演习课,让大家受益匪浅。


    实施放艇


    施救落实者上艇


    急速返回

    靠回母船
    “探宝号”真人落水救生实操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