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13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09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七一前夕,地调局航遥中心机关第二党支部、物业基建第一、第二党支部共31位党员和预备党员赴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开展了“回顾光辉历程,讴歌伟大成就”主题党日活动。

    党员们来到国家博物馆正门前,面向党旗和庄严肃穆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为预备党员秦宝霞同志举行了入党宣誓仪式,全体党员一同重温了入党誓词。接下来党员们步入博物馆,参观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展览通过三百余件各类艺术形式的美术精品,按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实现中国梦新时期的历史进程,全面回顾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九十五年来走过的光辉岁月。党员们切身感受到了建党以来所取得的伟大功绩和成就,深刻领悟了党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血浓于水的骨肉关系,铭记了广大人民对我国社会发展所做出的历史贡献。

    通过开展本次主题党日活动,党员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史教育、群众路线教育,进一步提升了支部党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激发党员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永葆党员本色,促进优质高效地完成今年的“两重一主”工作,为航遥事业健康发展努力奋斗。

     

     

      


    航遥感中心机关、物业基建党支部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

    6月27日下午,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纪念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进一步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根据中共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机关党委开展纪念建党97周年系列活动安排,中共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党委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共计40余人前往国家博物馆参观“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

    “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分为“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壮丽人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程”、“新创作马克思主义题材美术作品”三个部分,展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手稿、笔记本及亲笔签名的书籍原版等珍贵文献100余件,原版图书900余种,图片150余幅,马克思主义题材美术作品70余幅,雕塑作品6尊等,全景式展示了马克思的生平、革命实践、理论贡献和精神境界,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运用和丰富发展的光辉历程。

    在展厅里,党员职工们根据展览追随着马克思一生的足迹,汲取真理的力量,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运用和丰富发展的光辉历程,并现场体验了3D展示、朗读亭、全景照片等互动式展览方式。

    党员职工们认真参观展览,全面回顾了马克思的生平、革命实践、理论贡献和精神境界,深刻感受马克思的伟大思想光芒和非凡人生厚度。展出中周恩来总理的《共产党宣言》等珍贵文献,记录着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

    通过此次参观,党员职工们重温历史,回望初心,坚定信念,牢记使命,深刻感悟到马克思主义发展传播的历史,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取得的光辉成就,同时加深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此次参观是探矿工程所党委开展纪念建党97周年系列活动的第一项内容,接下来一段时间,将继续组织系列活动,为扎实推进“两重”工作、深入开展地质工作支撑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大调研活动、全面提升支撑服务新时代地质调查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探矿工程研究所组织参观“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

    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4月28日上午在北京举行,2426人受到表彰,包括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

    这是我国第17次评选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除了传统的农、林、牧、渔业,制造业等行业劳动者,还有工艺美术师、羌绣技艺指导师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以及外卖骑手、快递接驳员、家政服务培训师等新职业劳动者。

    劳动最光荣!一个个名字,展现出新时代劳动者的爱国心、创造力。

    新华社权威快报|劳动最光荣!2426人受到表彰

    玉矿专著《国透闪石玉和蛇纹石玉》于2017年6月在地质出版社印刷出版,书号ISBN 978-7-116-10369-6。

    《中国透闪石玉和蛇纹石玉》从综合反映我国玉石产地地质背景特征角度,对全国发现或报道的透闪石及蛇纹石质玉石60多处产地进行了野外特征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开展了各产地玉石种类、矿物成分、结构构造、产出状态等方面研究,总结了不同玉石产地各类玉石产出的地质背景、形成条件及玉石特征,为人们寻找玉矿及玉石类别的对比划分、玉器收藏和鉴定及玉文化的深入研究等提供了较为翔实的珍贵地质资料。书中附有典型玉矿区(点)玉石产出的地质背景资料、相应图件及系列特征图片和测试分析数据等。

    本书可作为区域地质调查、基础地质综合研究、玉器研究鉴定等的教学参考书,适合地质矿产人员、地质考古人员、文博人员、文物考古者、珠宝玉器鉴定师、工艺美术雕刻师、玉器收藏爱好者及广大玉石爱好者等阅读参考,也是地质调查成果转化成大众地学科普的一部科普图书。

    玉矿专著《中国透闪石玉和蛇纹石玉》出版印刷

    “这几天,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我激动得几天没睡好觉。全会提出,‘要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这为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我从事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工作已有几十年时间,深刻地感受到现在是开展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的大好时机。”2019年初冬的一个下午,一位耄耋老人迈着稳健的步子,来到中国矿业报社,邀请记者到他的工作室采访,到他的中试基地参观。这位老人,就是被业界称为“尾矿利用第一人”的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李章大。

    今年已经87岁的李章大教授,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他是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矿业联合会、北京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协会技术顾问,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国土资源分会矿山固体废料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首钢矿业一处尾矿库(资料图)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李章大教授就提出了“提高资源回收率,开发利用被视为尾矿废石的资源”的建议。“1981年,我提交了《我国铁矿区成矿特征及找矿区划》《钢铁工业发展应从我国铁矿资源特点出发》等建议;1983年,提交了《我国钢铁工业地质矿床资源方面的水平和差距》报告及《对挖掘生产矿山资源潜力的几点认识和建议》,建议除主要资源可提高回收率外,还应开发利用被视为废石的资源,如蚀变围岩中的玉石、宝石类矿物、珍贵矿物晶体及大量非金属矿资源,完成《大冶铁矿矿山地质工作的经验及存在问题》。1987年,我发表了《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现状与分析》,阐述了矿产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是矿物原料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物质基础,分析了我国目前尾矿利用的现状,建议由点到面全面查明生产矿山和后备矿区矿石、围岩、尾矿、废渣的有用组分及利用可能性,推广有效技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从而最终实现整体利用废石、尾矿及非金属组分,实现无废料开发、改善环境的目的。”谈起自己热爱的工矿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李老如数家珍。

    几十年来,李教授潜心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完成重大科研课题26项,采集了铁、铜、钼、铅、锌、钨、锡、金、钛、锰、铝(赤泥)、稀土金属、煤炭(煤矸石、粉煤灰)等16个矿种、60多个矿山的尾矿样品,以及炼渣、废石、花岗岩、斜长岩、辉长岩、霞石正长岩、火山凝灰岩、页岩等样品,利用这些样品进行了建材、道渣、水泥、陶瓷、玻璃、发泡陶瓷、岩(矿)棉、微晶非金属材料等产品的实验室研究及工业化中间产品扩大性试验。如今,李老的许多研究成果都已转化,并被企业批量生产。

    “1993年,我上报了《尾矿的处置、管理及资源化示范工程》,被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列为《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第一批)》;2004年,与周秋兰(原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专业委员)共同提交的《我国尾矿利用现状及21世纪展望》,获文化部‘中国世纪英才业绩与论著征集活动’二等奖,全文载入《中国百业论著》中。”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必须树立循环经济的理念,具备多学科、跨行业协同研究的能力。李章大教授曾就职于冶金部北京地质研究所,后又进入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尾矿利用技术中心。丰富的多学科科研经历,以及长期的实战工作积累,使他在开展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科学研究成果。

    李老告诉记者,矿产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循环经济运行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源,只有资源化开发利用矿山尾矿、废石,矿业才能成为节约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强国富民的现代化产业,经济建设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国民经济和矿山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实实在在地查明矿产资源特点及其可利用途径,从资源特点出发,经过试验研究,选择可供开发的产品及主攻项目;与相关行业、专业、技术进行边缘杂交、互相结合,择优组合有关工艺、技术、设备,从而开发出复合矿物原料新资源;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化解矿山历史积留下来的弊端和欠负,恢复或维护矿山生态环境,清除灾害隐患,增添物质财富,提高劳动就业率及人员素质;促进科技进步,开拓尾矿的新用途,实现和谐创新、强国富民。

    1990年,李章大带领尾矿利用技术中心精干力量,从典型矿山入手,对武钢大冶铁矿、首钢迁安铁矿、江西德兴铜矿、辽宁杨家杖子钼矿等矿山的尾矿进行了分析实验,并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

    他们在武钢大冶铁矿调查了东露天尖山采区25条勘探线、110个钻孔、5512米岩心,补采了100个矿样、16个人工重砂样、15个硫化物精矿样,对样品进行了多元素分析、岩矿鉴定和小型选矿试验,查明尾矿资源特征,总结了矿山地质工作经验,摸索了含矿围岩工业利用评价方法,确定可采品位及铁、铜综合品位指标,新圈定10个矿体,计算出21.9万吨储量。同时,还发现洪山溪尾矿库中残存大量菱铁矿等非磁性铁矿,进行了经济评价,提交了3份研究报告。项目验收后获得原冶金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随后,他们又对首钢迁安铁矿进行了历时4年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查明尾矿资源特征,利用围岩、废石及矿山尾矿生产出高速铁路道渣、建筑用砂、水泥、混凝土材料、陶瓷(日用瓷、美术瓷)、色釉、建筑瓷砖、玻璃等样品,在唐山陶瓷研究所试产了陶瓷产品;利用尾矿制造微晶玻璃的工艺试验及产品中试取得良好效果,建筑瓷砖成功投产,属尾矿资源化利用领域的首创。铁道部工务局为首钢矿山废石生产的高速铁路道渣建立了技术标准,为修建大同至秦皇岛运煤出口高速铁路东段所用道渣召开了多次铁道系统现场会。唐山陶瓷研究所结合此项成果申请了《铁矿尾矿制造陶瓷及方法》发明专利,被原轻工业部科技司综合处誉为“国内陶瓷原料的首创”,是我国尾矿资源化利用的首次突破。在北京玻璃研究所的协助下,他们不仅用尾矿制做普通玻璃产品,还开发出世界首创的“尾矿微晶玻璃花岗石”,使尾矿资源化利用进入高科技材料产业领域。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使首钢矿业公司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至今保有相关生产线),更使其成为首例“无废料绿色矿山”。

    在对江西德兴铜矿尾矿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他们利用尾矿研制出了日用-工艺美术陶瓷、无釉外墙砖、锦砖及水泥等产品。研究表明,德兴铜矿尾矿是良好的紫砂型陶瓷(带色)原料,可制作墙砖、锦砖、525号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是已经磨细了的绢云母质瓷及经济实用建筑陶瓷、优质硅酸盐水泥的原料。

    通过多年研究,李章大教授认为,我国金属矿山尾矿、废石资源化开发利用已经积累了许多研究成果和产业化经验,进入推广提高的新阶段。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知识和认识上囿于传统,把尾矿、废石作为废物看待,开发利用停留在低层次上,套用他人做法或只开发大路货产品;不做本矿山的资源特点查定,不愿做试验研究,满足于生产一二种简易产品;固守旧思想、旧技术,不顾国家社会和企业的长远利益;缺少更多可供开发的好产品、好成果;有的成果缺少工业化试验,技术不成熟;缺少风险基金支持和激励机制;技术力量分散单薄,研究者缺少经济实力,更缺少实验条件及实验室,难出新成果。

    为此,李章大提出:第一,建议把尾矿、废石等矿山固体废弃物作为国家自然资源依法保护和管理起来,禁止无序开发,加强技术指导,防止再次浪费资源和扩大环境污染。当务之急是立法和立项进行尾矿资源普查,同类资源宜先用尾矿、再开新矿。

    第二,矿山所在地政府科学管理和指导矿山固体废物资源化开发利用和环保治理,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团体(如矿业联合会、矿山地质专业委员会、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等)协助政府为企业搭桥和进行监督、咨询、协调,促进其节约资源,相关企业依法保护和使用矿山固体废物资源。三方齐心协力,从组织上落实矿山尾矿、废石等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开发利用,提高实效。

    第三,建设一批示范矿山和示范工程,作为矿山企业样板和出台政策、技术标准及产业化转化的基地。

    第四,建立一个汇集综合人才、专门开发矿山固体废料的高硅无机复合新材料工程技术中心,从资源-工艺、技术、设备-新产品研发-产业化推广等全流程出发,开发符合中国矿产资源特点的复合材料系列产品,为复合材料工业奠基开路。

    第五,从尾矿微晶玻璃切入,开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微晶玻璃被材料科学家称为“可兼有别的类型材料不能达到的物理性能”,特别适合于我国矿山尾矿、煤矸石、炉渣、赤泥等组分多样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六,建立矿山固体废物资源化开发利用奖励基金及制度,用于奖励有突出贡献的矿山企业、职工、科技和管理人员,支持专项研究成果的工业中间产品试验,推进新产品、新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

    现在正是综合利用尾矿的好时机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缅怀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重温马克思的崇高精神和光辉思想,加强党员的党性教育,7月26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党员干部集体赴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和“复兴之路”展览。全院党员干部共计60余人参观了展览。

    “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壮丽人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程”及“新创作马克思主义题材美术作品”。通过此次参观,党员干部增进了对马克思的生平、革命实践、理论贡献和精神境界的了解,领略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运用和丰富发展的光辉历程,特别是深刻领会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发展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复兴之路”展览从清末爱国文人探寻发展之路,到近代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国初经历的探索阶段,再到改革开放近四十多年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跨越了一个多世纪,大量图片和文物资料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中华民族曾经的苦难岁月和现在的辉煌成就。其中,新时代部分以10个单元全面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参观结束后,大家一致表示,此次参观,重温了中国近现代史,深刻理解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来之不易,重温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历程,既是一次信仰的追随,更是一次力量的凝聚。干部职工要继续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自觉以党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全力推进地球深部探测重大项目的申报和组织实施,早日建成全国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交流中心,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世界一流新型地质调查局的新征程中作出新贡献,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地科院党员干部参观“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

    值建党97周年之际,7月20日下午,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实验测试中心组织50余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集体前往国家博物馆参观“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中心在京党委班子成员参加参观活动。

    展览分为“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壮丽人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程”和“新创作马克思主义题材美术作品”3个部分,展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手稿、笔记本及亲笔签名的书籍原版等珍贵文献100余件,原版图书900余种,图片150余幅,马克思主义题材美术作品70余幅,雕塑作品6尊等,全景式展示了马克思的生平、革命实践、理论贡献和精神境界,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运用和丰富发展的光辉历程。

    在展厅里,党员们根据展览追随着马克思一生的足迹,不时驻足凝神观看。有的拿出手机,拍摄珍贵的展品;有的现场体验了3D展示、朗读亭、全景照片等互动式展览方式。通过观看展览,大家领略了伟大导师马克思的壮丽人生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程,缅怀了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重温了马克思的崇高精神和光辉思想,深切体会到马克思为无产阶级创立科学世界观并亲身参加革命实践,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奉献毕生精力和全部智慧的卓越功勋,对革命马克思导师由衷钦佩和敬仰。同时,大家更深刻认识到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变革,倍感自豪振奋、鼓舞人心。

    参观展览后,同志们一致表示要深入持久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大家进一步表示,当前要下大功夫,学好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其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自觉担当,积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认真履行新时代赋予实验测试工作的新使命,积极推进实验测试中心改革创新发展。

     

    实验测试中心组织参观“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

    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7周年,进一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地调局沈阳地调中心各级党组织纷纷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纪念建党97周年。

    一是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目的是深化对党的政治建设的认识,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各党支部和野外临时党支部(党小组)也分别组织了专题学习。

    二是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和入党志愿书活动。沈阳地调中心在沈党支部和野外临时党支部(党小组)分别开展了此次活动。广大党员在党旗下接受心灵的净化和洗礼,牢记共产党员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不断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进一步强化党性观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在新时代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组织党员通过网络形式参观“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电子展览。展览分为“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壮丽人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程”“新创作马克思主义题材美术作品”3个部分,全景式展示了马克思的生平、革命实践、理论贡献和精神境界,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运用和丰富发展的光辉历程。大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学习,进一步感悟到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

    四是到红色教育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行政管理一支部和锦州项目野外临时党小组分别组织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辽沈战役纪念馆”,扎兰河野外临时党支部组织参观了“内蒙古阿荣旗王杰纪念馆”,大连项目野外临时党支部组织参观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关向应纪念馆”,朝阳项目临时党支部组织参观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赵尚志纪念馆”。通过参观学习,广大党员接受了党的革命历史和爱国主义教育,切实增强了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五是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和老党员。党委班子成员走访慰问了9名困难党员和老党员,送去慰问金13500元。通过开展走访慰问活动,让困难党员和老党员切实感受到了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让党员干部切实增强了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六是开展“以案释纪明纪,严守纪律规矩” 主题警示教育活动。组织学习国土资源部编印的《灵魂的裂缝》和观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正风肃纪纪实》。通过警示教育,强化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意识,促进干部牢记“四个意识”,切实做到思想上警醒、行动上自觉,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严守纪律规矩。

    七是开展党建知识竞赛。朝阳项目野外临时党支部组织全体成员开展党建知识竞赛,内容主要为党章党史和国家方针政策,此项活动丰富了大家的政治理论水平,让党员群众对党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入。

    通过庆祝建党97周年系列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广大党员的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增强了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为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建设一流地调中心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沈阳地调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建党97周年

    7月4日,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组织党员参观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

    “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分为“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壮丽人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程”、“新创作马克思主义题材美术作品”三个单元,展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手稿、笔记本及亲笔签名的书籍原版等珍贵文献100余件,原版图书900余种,图片150余幅,马克思主义题材美术作品70余幅,雕塑作品6尊等,全景式展示了马克思的生平、革命实践、理论贡献和精神境界,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丰富发展的光辉历程。

    在展厅里,大家细致地参观了珍贵的历史文献,不时在一些展品前驻足,一边仔细观看一边详细询问有关情况。并现场体验了3D展示、全景照片等互动式展览方式。党员同志们根据展览追随着马克思一生的足迹,汲取真理的力量,深刻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意义、世界影响和当代价值。

    通过参观展览,党员们全面系统地了解了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壮丽人生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运用、丰富发展的光辉历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学习,进一步感悟到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更切实地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大家表示,对马克思的最好纪念,就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理、立场、观点和方法,以更强的使命感和更昂扬的精神投身实际工作中,为地学文献中心长远建设和转型发展贡献力量。 

    地学文献中心参观“真理的力量”主题展览

    4月22日下午,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团委联合义工团体、省残联康复中心开展了“走进博物馆”志愿服务活动,带领12名3至6岁的听障儿童参观广东博物馆,探索自然奥秘,感受认知乐趣。

    初夏的广东博物馆内清新凉爽。下午14点,12名小朋友、24名志愿者如约而至集合地点,志愿者分组配对,2名志愿者陪伴一名小朋友,结伴同行开启探秘之旅。参观过程中,小朋友们兴致勃勃,对动物标本、恐龙化石、动漫美术充满好奇,志愿者们热情耐心,认真地讲解交流。短短了两小时,小朋友们从一开始离开父母的不安,变成参观结束时与志愿者的不舍。最后,志愿者们带领小朋友与省残联老师进行对接登记,并为小朋友送上一份精心准备的小礼物。

    听障儿童全称听力障碍儿童,是由于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听不见或听不清的特殊群体,需人工耳蜗植入或助听器等方式获得听力,由于听觉障碍,他们在语言、交流、认知、思维等方面的发展较同龄健听儿童滞后。参加此次活动的小朋友目前正在接受康复训练,“走进博物馆”活动,给这群特殊儿童带来了一次生动有趣的体验活动,锻炼其与人交往、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助于其早日康复,回归正常学校,融入社会生活。

    此次活动是广州海洋局团委既2017年“奇趣笑口动物园”之后,第二次针对听障儿童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6名青年全程参与了活动,以实际行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

    志愿者为小朋友作讲解

    参加活动志愿者合影

    广州海洋局团委开展“走进博物馆”志愿服务活动

    水是文明之源、生态之本、生活之要,2017年3月22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来临之际,地调局水环中心在河北大学工艺美术学院外小广场开展了科普主题宣传活动。2017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

    此次活动结合水环中心职能定位和业务特色,以悬挂横幅、发放传单、制作科普宣传牌等方式积极开展宣传活动,提高了人们水法制观念和水忧患意识,切实了解党中央、国土与环保部门在解决人民群众关于水污染重大关切方面的积极响应与行动。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宣传水污染监测与测试最新技术方法、手段和仪器设备,增强公众对应对和解决水污染的信心。

    据悉,此次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宣传手册及相关法律法规等资料100余份,接待咨询群众40余人次,群众普遍表示通过宣传、问询和讲解进一步提高了节水和护水意识,看到了水环中心良好的精神面貌,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坚持搞下去。通过此次活动也充分体现了水环中心凝心聚力、携手并进、精诚团结的精神面貌,达到了预期效果。

    水环中心开展世界水日科普宣传活动

    根据有关法规,经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审核,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承担的“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汇聚整理与服务项目”获得13项软件与作品著作权。

    其中,5项软件包括“中国实物地质资料馆藏资源展示系统V1.0”、“中国典型矿床地质资料信息查询系统V1.0”、“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实物资料信息多点触摸互动展示系统V1.0”和“中国金钉子地质资料信息展示软件V1.0”“松科二井岩心认知虚拟现实展示软件V1.0”软件。8件作品包括“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展厅形式设计方案”、“锡矿山锑矿形成”、“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形成”、“弓长岭铁矿形成”、“西华山钨矿形成”、“柿竹园钨锡钼铋多金属矿床展示模型”、“弓长岭铁矿展示模型”、“松科2井钻机(地壳1号)展示模型”等图形、视频、美术作品。

    这批作品成果创新了实物地质资料展览展示方式,在实物资料中心实物地质资料展厅和相关主题展览活动中得到了有效应用,为参观用户提供了全面的实物地质资料信息展览展示服务,有力支撑了实物地质资料展览展示研究与服务工作。

     

     

     

     

     

     

     

     
    实物资料中心“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汇聚整理与服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