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27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相关搜索

检索范围:

    近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编写完成了《美国“地热能研究前沿观测计划(FORGE)”犹他州Milford场地工作进展》报告。这是正在组织编写的全球典型干热岩/增强型地热系统工程系列情报研究报告的第二部,对美国犹他州FORGE项目的工作进展和成果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回顾总结,以期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干热岩资源勘查与试验性开采科技攻坚战提供借鉴与参考。

    该报告共分6个部分,重点介绍了美国能源部FORGE计划概况,以及犹他州FORGE项目在储层特征刻画、地质概念模型构建、地震监测、测试井钻探等方面的工作进展、成果和认识。

    2015年4月,美国能源部启动FORGE计划,该计划旨在建立一个地下实验室来开展增强型地热系统的前沿研究以及钻探和技术测试,以形成可降低工业开发风险和促进增强型地热系统商业化的严谨、可复制的方法。除了场地自身的工作之外,FORGE计划还将致力于先进设备的研发、数据的采集、以及数据的发布,以实时获取和共享相关数据和工作成果。在开展创新性研究的同时,还将努力建立一个创新性的合作与管理平台。美国能源部部长Rick Perry指出“对增强型地热系统的关键投入将有助于促进美国在清洁能源创新领域的领导地位。针对地热能技术前沿领域的资助有助于丰富美国国内能源结构的多样性,加强美国的能源安全。”

    经过近3年的工作,犹他州FORGE项目团队从5个团队中脱颖而出,获得美国能源部对其第三阶段为期5年工作1.4亿美元的资助。犹他州FORGE项目Milford场地位于盐湖城以南350km处,占地5km2,深度500m以下为结晶基岩(花岗岩和片麻岩),在不到3km的深度处温度就超过了175oC。

    经过第一和第二阶段努力,已完成的工作包括相关工作计划的制定,环境影响评价,地面微震监测台站的部署,地质概念模型的构建,基于地震、地质分析和模拟的综合场地特征刻画,基于钻探的全面场地特征刻画。第三阶段工作的重点将是通过研发项目的设立,为增强型地热系统储层的钻探、激发(压裂改造)和维护(保持裂缝网络连通性)寻求新的工具和技术方法,如能够长时间承受高温的工具,可提高钻进速度、改进地质导向及在极端环境中开展随钻测井的工具,智能示踪剂和其他裂缝量化表征方法,储层监测技术,储层建模和模拟方法。第三阶段计划钻2口水平井,目的是从井水平段的底部(远端)开始,逐步测试不同的水力压裂和支撑技术。此外,计划开展的试验还包括注入测试、井下设备的耐久性测试、腐蚀和抗腐蚀测试、化学激发试验、阻垢剂测试、除水以外的其他工质流体(CO2)和添加剂(如纳米颗粒)的测试、诱发地震活动的监测等。

     

     
     
    《美国“地热能研究前沿观测计划(FORGE)”犹他州M...

    2018年6月4日,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研究所组织下,由福建省地质调查院研编完成的《中国矿产地质志·台湾卷》在福州通过评审验收。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评价部主任张作衡、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何南飞、福建省地调院院长张克尧,以及周珍琦、王瑞江、徐志刚、杨岳清、石礼炎、李昌泽、陈润生等专家应邀出席了会议。

    《中国矿产地质志·台湾卷》分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水气矿产四个大类,39个矿种展开论述。完成了375处矿产地的研究总结,实现了台湾省矿种和矿产地“全覆盖”。

    志书首次运用了“矿种+矿床类型+规模”三位一体的表示法,编制了台湾省矿产地质图(1∶50万),直观、明晰地反映了台湾省矿产资源全貌。首次以“矿种+矿床类型+规模+成矿时代”四位一体矿产图例的表示法,编制了台湾省成矿规律图(1∶50万)。志书系统地总结了台湾省矿产资源的基本特征和区域成矿地质规律,划分了台湾省成矿区带、成矿亚带,划分了成矿系列,建立了成矿谱系,全面地展示了矿产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构造-岩浆-成矿的时-空演化等特征。

    专家一致认为,《中国矿产地质志·台湾卷》是矿产地质志系列成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台湾省的第一部矿产地质志书,成果意义重大。同时,《中国矿产地质志·台湾卷》是继《中国矿产地质志·江西卷》之后全国第二部省级志书,对于矿产地质志系列丛书的研编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该卷志书将在修改完善后,由地质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验收会现场

    《中国矿产地质志·台湾卷》顺利通过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