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4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第九期“李四光地质科普讲坛”通知

    为进一步普及国土资源部提出的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空对地观测、土地科技创新“三深一土”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战略,宣传推广我国深海探测工作成果,2017年9月22日,地调局地学文献中心“名师讲堂”第九期专题策划举办了“深海探测科技创新”学术报告会。作为地学文献中心特聘的“高级研究馆员”,现任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所长的吴能友研究员,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大学、中石油勘探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能源学院及地质工程学院等师生一百余人作了精彩报告。

    此次报告,吴能友研究员以科普方式在充分论述深海探测战略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国际深海探测现状和发展趋势,讨论了我国深海探测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深海探测战略建议。

    报告结束后,吴能友研究员与多名师生就深海探测技术前景等问题进行了现场交流。

    “名师讲堂”是地学文献中心“地学情报综合研究与产品研发”项目成果。本次报告的视频及ppt等相关产品将挂于文献中心门户网站,供地调局、全国地勘行业单位及大专院校师生学习交流。

    深海探测科技创新讲座现场

    yw171-1深海探测科技创新交流

    深海探测科技创新交流

    名师讲堂“深海探测科技创新”圆满结束

    9月10日,第四届白云鄂博资源战略研讨会在包头召开。会议由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共同主办,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

    全国政协常委、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朋德,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吴福元,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魏栓师,包头市委副书记、市长赵江涛,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厅长孙俊青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一直关注稀土发展的李朋德,曾在全国政协第九期“委员讲堂”专题讲解“珍惜神奇稀土,探测地球资源”,引发各方热烈反响。他在致辞中表示,要研究怎样推动稀土资源更好地开发利用,让神奇的矿山永葆青春。世界形势正发生着剧烈变化,中国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标准的城市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更多高科技材料,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稀土,离不开矿产资源。以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对一些地方的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现在我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以科技创新引领各行业转变,矿山开发、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等自然资源领域亦是如此。此次带领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一批技术专家到白云鄂博调研,旨在研究如何保障金属矿产、珍稀矿藏的可持续发展,怎样实现绿色发展和资源的综合利用,通过科学探索、科技创新,期待能有更多更好的新成果出现。一是在科技创新上,通过科学探索进一步厘清矿藏成因及其储量。二是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上,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尾矿提取更多有用的元素,实现资源的深度综合利用。在此,呼吁全国各行业加强合作,协同创新,学习发达国家先进做法,通过科研攻关,实现工程突破、工艺突破,充分用好每一个元素。三是在矿山开采上,彻底摒弃某些传统矿山“采富弃贫”的开采方式,深入研究提升矿山“三率”水平。四是关注研究国际形势,关注世界稀土资源的发展及其竞争与合作。五是深入研究政策。国家政策随着市场变化而调整,希望不仅有地质专家,还要有金融、市场方面的专家,共同为国家政策制定提供新思路,为矿山开采带来更好效益。

    同时他指出,以白云鄂博矿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矿山都已进入转型阶段,希望白云鄂博矿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研究新思路,创新发展,推动中国地质矿产业实现转型发展。

    魏栓师表示,白云鄂博矿是包钢的粮仓,更是国家的宝藏。包钢作为白云鄂博矿的开发利用主体,60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领域院士专家的大力支持下,推进白云鄂博资源开发利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先后攻克了白云鄂博矿难选难冶的世界难题,开创了稀土资源利用的先河,构建了铌、钪、萤石等资源综合利用发展框架。新发展阶段开发利用好白云鄂博资源,是我们共同的使命和责任,要不断重新认识白云鄂博资源,要深度综合利用白云鄂博资源,全力保护好白云鄂博资源。

    同时,他表示,包钢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着力提升资源转化增值能力,大力推动产业链向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确保资源科学勘探开发、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吴福元表示要深入开展白云鄂博矿的资源综合利用;赵江涛介绍了近年来包头市产业转型升级所取得的成果;孙俊青希望共同提高我国稀土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技术水平,为内蒙古乃至中国稀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

    来自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包钢(集团)公司、南京大学、包头稀土研究院、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长沙矿冶研究院、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专家院士共做了11场学术报告,共同探讨了新时代白云鄂博资源开发利用新方向,探索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国家部委、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及主办方相关部门负责人,地质、矿产、冶金及稀土应用等领域的院士专家共200多人参加了研讨会。

    探索资源高效利用 持续推动绿色开发

    7月6日,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与中国科学技术馆联合主办,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普办公室(地学文献中心)、地质研究所承办的“李四光地质科普讲坛(第九期)”暨中科馆大讲堂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举行,地质所万渝生研究员作了题为 “地球的童年”主题讲座。北京市中小学生和家长等近50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万渝生研究员从地球的实际年龄讲起,介绍了人类探索地球年龄的曲折故事和地球童年的成长历史,从基督教“旧约圣经年表”到“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用科学家探索地球年龄的科研故事讲述了地球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地球上的大陆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它们又经历了怎样的沧海桑田?倡导中小学生们关注地球科学、保持科学兴趣、重视科学发现,呼吁青少年增强本领、掌握技术、服务社会、报效祖国!

    此次活动针对公众对地球演化的兴趣,结合了万渝生团队 “中国最古老大陆的时代和演化”项目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契机,是落实《中国地质调查局科学技术普及规划(2017-2020)》的重要措施。活动在传播基础地质知识方面发挥了科普传播示范作用,扩大了中国地质调查局重大成果的社会影响力。

     

     

     
     
     
    “李四光地质科普讲坛”第九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