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1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37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相关搜索

检索范围:

    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名满天下的桂林山水是碳酸盐岩经过千万年的溶蚀风化而留下的岩溶地质遗迹。近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姜光辉研究团队通过将无人机成像和3D打印技术结合,成功将桂林山水原封不动地缩小至一个可以放在口袋里的模型。

    这个只有书本大小的模型的原形是位于桂林市七星区东郊的丫吉试验场,实际面积有5.87平方公里。但由于采用了高分辨率的无人机照相技术,高大的树木、房屋、登山小道在模型上都是历历在目。不仅如此模型中石峰的形态是等比例缩小,真实地保留了大自然千万年雕刻留下的印记。

    将桂林山水缩小建立模型不仅可以满足游客一览众山小的愿望,也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地质学是一个强调形象化思维的学科,例如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正是凭借观看世界地图,突发奇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类似地,精确的模型可以帮助研究者迅速掌握全局,从整体来思考局部之间的联系。姜光辉研究员表示以后还要利用这一技术建造多尺度的模型。超大模型用来模拟桂林地貌的演化,将形成桂林地貌的千万年演化历史集中到一瞬间展示。微观模型则用来解释元素的迁移。地质模型的应用前景广阔。             

    丫吉试验场地形3D效果模型

     

    丫吉试验场地形3D打印模型

     
    岩溶所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地质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