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3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4月1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首席科学家殷跃平在云南省明通小学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地质灾害与人类纪”的科普讲座。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院长刘同良,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宋光兴出席活动。

    本场科普活动是“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院士科普进校园”系列活动之一,希望通过院士对地质安全知识的讲授,使广大青少年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形成更深层次的认知。本次讲座以“地质灾害与人类纪”为主题,从地质灾害与人类纪的基本概念出发,围绕基本背景、地质灾害与多难兴邦、侏罗纪与人类纪、防灾兴利与大国重器四方面,详细阐述了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真实案例记录及其对人类生活造成的重大灾难,以直观的图片和视频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了地质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具体影响,并以典型战略性重大工程和科学技术为例,强调了科技发展对防范地质灾害的重要价值。

    本次讲座精彩纷呈、引人入胜,赢得了现场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活动现场,同学们积极提问,氛围热烈。殷跃平耐心细致地进行了一对一解答,使同学们对地质灾害的成因、影响及防范措施有了更为深刻地理解。

    殷跃平提到,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也更加深入到各个领域,通过将地质安全知识和人类生活环境相结合,激发广大青少年对自然环境保护和热爱,使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进一步走进校园、走向未来。此前,殷跃平在北京德胜中学举办的院士科普主题讲座也在广大师生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引发广大学生探究自然奥秘和保护自然的热潮。

    宋光兴表示,院士科普进校园活动作为院士专家与青少年学生互动交流的桥梁,是对科技创新、科学普及的深入贯彻。希望以此次讲座活动为契机,广大中小学能够进一步深化科普教育工作,让广大同学都能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共同营造一个浓厚的科技探索氛围。

    活动期间,殷跃平一行人与学生互赠书籍和礼物,并参观了生态水循环系统和科技节成果展示,观看了其自创的科普短剧《节约用水伴我行》。

    本次讲座采用现场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全校近7000名师生观看了科普讲座。云南省教育厅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处、明通小学教育集团等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了活动。

     
    殷跃平院士科普讲座走进西南课堂

    4月21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所联合河北省国土资源厅、河北省教育厅在河北正定中学举办庆祝第49个世界地球日“科普大讲堂”活动。

    科普大讲堂上,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协科普传播专家、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热资调查中心副主任、中国地热学会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水环所副总工程师王贵玲研究员作了题为《地热能—身边的清洁能源》的报告,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王彦斌研究员结合自己4次南极科考经历作了题为《南极—神奇的大陆》的报告,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矿床环境评价研究室主任赵元艺研究员作了题为《美丽的北极:矿产与环境》的报告,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微体古生物与古生态学科研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中国孢粉学会理事杨振京研究员作了题为《神奇的孢子和花粉》的报告。四位专家深入浅出,生动地讲解了关于地球科学和大自然的奥秘,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听取报告,时而记录,时而因科普专家生动的讲解发出阵阵欢笑。报告结束后,同学们都很激动地和老师们说这次听报告受益匪浅,而且通过和科学家零距离的沟通,让他们了解了什么是科学家,科学家在做什么,科学家那种为追求科学而放弃一切的精神也鼓舞了他们。其中有同学还说,他曾经想当一名科学家,但是科学家在他的脑海里变得慢慢很模糊,通过今天的活动,他又重新找到了方向,希望有一天能够成为和四位科学家一样的有志之才。

    会议指出,人类并不拥有地球,而是属于地球,46亿岁的地球经历无数次沧海桑田的巨变依然健在,而她见证了一次次生物的灭绝与演替。与地球46亿年的历史相比,短短几百万年的人类演化史和不到万年的人类文明史何其短暂,我们生存的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生命萌生于千万次碰撞的巧合,保护地球环境,珍惜自然资源,说到底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使其更长久地适合我们人类的繁衍生息。

    会议强调,人类认知地球的脚步从来没有停下,无数的未解的地球奥秘期待着未来科学家们去探索,未知是创新的源泉,兴趣是创新的动力。希望青年同学们通过参加此次科普宣传活动,进一步激发出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热情,刻苦学习,努力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立志干一番事业,为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积极贡献!

    近年来,水环所在做好科研工作同时,积极践行社会公益责任,大力开展地学科普工作,组织发表了一批科普论文、出版了多部科普著作,每年均举办科技人员下基层宣讲、公众开放日等活动,和河北省国土资源厅、河北省教育厅、石家庄市、深州市、正定县等单位形成了稳定的科普联系。

    据了解,水环所近期还将组织单位科技人员深入河北省邯郸市开展地球日科普宣传活动,组织社会公众到所科普基地、实验室参观。

    地调局水环所、河北省教育厅、河北正定中学相关领导出席活动。正定中学300余名师生参加科普大讲堂活动。

    第49个世界地球日科普大讲堂活动启动

    专家作科普报告

    专家作科普报告

    专家作科普报告

    专家作科普报告

    活动现场

    水环所举办庆祝第49个世界地球日科普大讲堂活动

    722日至26日,由山东省教育厅主办,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和山东科技大学共同承办的“面向新旧动能转换和海洋强省的海洋地质科学”—2019年山东省研究生暑期学校在青岛顺利举办,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名相关专业领域青年教师、博士后和在校学生参加了本次暑期学校。

    本次研究生暑期学校项目是青岛海洋所与山东科技大学践行双方战略合作协议的一项重要举措。期间,青岛海洋所副总工印萍研究员等多位专家为研究生们作学术报告或专题讲座,并在学术交流期间进行了现场学术点评与指导。同时,组织开展了课堂教学、学术沙龙、墙报展示、参观教学实验基地、考察高端科研创新平台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

    据悉,本次研究生暑期学校项目是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举办,根据《山东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要求,为主动对接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战略需求,旨在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探索科教协同育人,推进研究生培养单位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举措。

     

     

    青岛海洋所与山东科技大学共同承办涉海主题2019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