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4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7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五月的邕城,朱槿花开正艳。5月22日,2025中国(广西)-东盟矿业合作大会(以下简称“矿业合作大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这场以“深化‘一带一路’合作,共促中国-东盟矿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矿业盛会,吸引了近400位矿业领域嘉宾代表,开启了一场跨越山海的“点石成金”对话。

    “智慧+绿色”的矿业叙事

    走进矿业合作大会现场,柳工集团的“智慧矿山系统”展台前人头攒动。巨大的可视化平台上,矿山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以数字化的形式实时呈现——从矿石运输轨迹到设备能耗数据,从边坡安全监测到智能排班调度,整个矿山仿佛装上了“智慧大脑”。

    “这套系统让矿山运营从‘经验驱动’升级为‘数据驱动’。”现场技术人员介绍,通过数字化采集、智能化分析和可视化管控,矿山正逐步实现智慧化、低碳化、无人化运行。来自印尼的矿业代表阿迪安托在体验后感叹:“这完全改变了我们对传统矿业的认知。”

    1.2万平方米的展区内,来自8个国家的369家展商和采购商团齐聚一堂。200余个展位集中展示了矿业领域的前沿创新成果。从地质勘查到矿业投融资,从矿山装备到绿色技术,从智慧矿山到AI应用。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展现了矿业装备制造的高端水平,更为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技术路径。

    “智慧化是矿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矿业联合会专家指出,“智能采矿、智能选矿、智能管控等全流程的矿山智慧化建设已成为现实,绿色技术创新推动矿业智能发展已成行业共识。”

    “我们热切期盼与大家在推进智能化发展中向智而行、共享新机,推动建设人工智能矿业应用项目,共同探索人工智能在绿色矿山建设、矿产资源勘查、矿山安全生产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为矿业合作发展增添新动力。”广西代表表示。

    “地质密码”里的合作基因

    5月23日举办的矿业合作大会项目签约推介洽谈会推介了16个矿业项目,现场签约项目12个。这些项目既有来自国内如河南省、内蒙古自治区等省(自治区),也有来自国外如印尼、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国家。“主要还是以东盟国家居多,包括印度尼西亚的铝土矿、马来西亚彭亨州穆阿扎姆·沙阿的铁多金属矿矿权、柬埔寨上丁省松昂地区铜金多金属矿勘探等。”现场一位工作人员介绍道。

    广西与东盟陆海相连,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与东盟国家在矿业领域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近年来,中国-东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等一系列重要合作平台先后成立,为双方在矿业、地质勘查、卫星遥感、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开展多方位、深层次合作奠定了基础。其中,依托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双方地学领域交流日趋常态化,地质调查及地学科研领域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作为中国-东盟矿业合作重要项目,中国援建的柬埔寨国家地质实验室于2019年落成移交,其为柬埔寨自然资源与环境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技术支撑,促进了中国矿业企业对柬埔寨的投资合作和矿业开发。”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南宁)副主任黎海龙说道。

    柬埔寨矿业能源部矿产资源总局局长翁·狄波拉表示,许多中国投资者已在柬埔寨开展推动矿业发展的相关业务,不久前,广西桂奥海外矿业投资有限公司正式获得柬埔寨磅士卑省奥拉地区勘探许可证。为吸引中国矿业企业并促进矿业合作,柬埔寨有关部门通过法律和监管框架、外商直接投资及投资激励等措施鼓励投资。

    共绘矿业发展新图景

    “矿业是拉动东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也是与中国合作的重要支柱。”老挝能源与矿产部副部长占沙温·本农表示,中国拥有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产业链,在支持东盟矿业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中国矿业联合会代表在发表主旨演讲时提到,多年来,在中国与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下持续深化矿业合作,众多中国矿业企业赴东盟国家投资兴业,有效实现了优势互补。

    当前,中国与东盟国家对矿业人才培育、技术创新、绿色转型的期待更趋强烈。近年来,广西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中国-东盟矿业人才交流培训机制,对东盟国家选派学员开展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的培训,成效明显并渐成体系,有效推动了中国和东盟国家在矿业合作方面相向而行。

    “我们要把在中国-东盟矿业人才交流培训班学到的先进技术带回去,也要把一些合作项目带过来推介给中国的企业,进一步加强柬中两国在矿业方面的合作,共绘矿业发展新图景。”柬埔寨桑波学员说。

    当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旁的民族大道点亮华灯,形似矿脉走向的光带串联起东盟各国的国旗。正如一位参会的代表所言:“从地下的矿脉到地上的合作,我们正在编织更紧密的矿业经纬。”这场山海相连的盛会证明,当科技创新遇上传统产业,当绿色发展照进资源开发,中国-东盟这条跨越山海的“矿业丝路”,正用全新的钻头向合作共赢的矿脉深处掘进。

    跨越山海,共谱矿业新篇——2025中国(广西)-东盟矿...

    2020年8月27日,按照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部署和部、局党组要求,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加强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勘探技术研究所党委书记以“强化政治机关意识 走好第一方阵 深入推进党建与业务有机融合”为题讲专题党课。

    党课梳理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的政治建设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从旗帜鲜明讲政治、带头做到“两个维护”、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三个方面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牢政治机关意识、加强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的基本内涵、精髓要义和重大意义。

    党课认为,近年来,局党组站在新时代新起点,聚焦主责主业,瞄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赋予地质工作新的历史使命,紧紧围绕、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落实落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深入推进地质调查事业战略性结构调整,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或进展,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历史性变革做出了积极贡献。

    党课指出,勘探技术所党委在部局党组的坚强带领下,服务中心建队伍,凝心聚力促发展,持续突出强化政治建设、大力强化制度建设、着力强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今年,截至目前共开展了5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通过学原文、悟原理、重点发言和交流发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制(修)订了《勘探技术所党委工作规则》、《党支部目标化管理工作方法》、《发展党员工作规程(试行)》,编制了《全面从严治党应知应会手册》,切实深化了党委的制度建设。完成了党支部换届工作,举办了党支部工作培训,听取了各党委成员抓分管部门(联系党支部)党建工作和各支部上半年工作情况汇报,认真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和主题党日等制度,紧紧围绕所重点工作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大大提升了党支部的组织力、号召力、凝聚力。

    党课强调,政治和业务是紧密相连的,没有脱离业务的政治,也没有脱离政治的业务,任何业务都是政治的具体体现,要进一步强化意识、争做表率,深入推进党建与业务有机融合。一是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毫不松懈地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常态化疫情防控、意识形态工作、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等的重要论述和指示要求。二是进一步压实“两个责任”,持续深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加强廉政风险点排查,抓实巡视回头看等问题整改,以局内外典型案例为镜鉴,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三是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健全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加大对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成绩突出的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历练,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四是进一步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深入推进党建与业务有机融合。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加强管理改革与创新,加快进入地质调查主战场,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提升在深地探测、深海探测、能源资源勘探开发、重大工程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现代矿业发展等领域的钻探技术装备支撑服务能力。

    党课后,部署了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和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监测预警工作,观看了《战“疫”一线党旗红》公益专题片。

    勘探技术所党委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参加了此次党课活动。

     

    强化政治机关意识 走好第一方阵 深入推进党建与业务...
    五大连池火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总占地面积720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火山地质地貌类。

      五大连池是中国境内保存最完整、最典型、时代最新的火山群。园区内有规律地分布着14座火山,其中12座形成于1200万年-100万年的地质时期,2座火山喷发于1719年-1721年,占地60多平方米,是中国最新的火山。老期火山与新期火山相间排列,规模较大的圆台形火山与规模较小的岩渣堆、盾火山相依偎,圆盆状火山口、圆椅状火山口、漏斗状火山口、破裂状火山口、复合状火山口应有尽有,新期火山喷发形成的翻花熔岩、结壳熔岩交替出现,数量众多、规模宏大、保存完好的喷气锥、喷气碟世界罕见。最新的火山喷发堵塞了当年的河道,形成了五个串珠状溪水相连、倒映山色的火山堰塞湖泊—五大连池,享有“天然的火山博物馆”的美誉。

      五大连池火山群各火山的熔岩岩性都基本相似,故我们将五大连池火山群富钾的碱性基—中基性火山熔岩都统称为“石龙岩”,五大连池位于东亚大陆裂谷系的轴部,它的形成很可能是在裂谷作用下的地幔柱上隆产生的。因此,五大连池火山岩对探讨地球板块活动和岩浆演化都有重要科学意义,同时对检测当地火山地震活动也非常重要。

      五大连池在我国辽金时代无人居住,伴随着两座新期火山的喷发、五个彼此相连的火山堰塞湖的形成和疗效神奇的矿泉水的出露,才有游牧民族达斡尔人的迁入,后来汉人大量迁入垦荒种地,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五大连池人民与周边少数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与民俗风情。

      园区空气清新,环境幽雅,湖光山色,是难得的科学旅游,休假康疗胜地。这里有景色奇特的火山风光、丰富完整的火山地貌和疗效显著的矿泉“圣水”,是一个集游览观光、疗养休息、科学考察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天然风景名胜区。

    黑龙江五大连池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完成的《中蒙跨境成矿带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专著,由地质出版社发行。相关成果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二等奖。

    该专著系统总结了中蒙跨境成矿带地层、构造、岩浆岩特征及区域成矿规律;建立了区域成矿系列、成矿模式和成矿谱系;形成了中蒙跨境成矿带构造单元划分方案,提出了阿拉善地块为亲兴蒙造山系的微陆块、蒙古欧玉陶勒盖-查干苏布尔嘎斑岩型成矿带向西与东天山-北山成矿亚带相连的新认识。专著还开展了区域成矿预测,圈定了找矿远景区,提出区内至少存在六期斑岩型矿床的成矿期,并提出了具体工作部署建议。

    该专著为天津地调中心在中蒙跨境成矿带成矿规律对比研究与成矿预测工作的成果,联合蒙古矿产资源管理局、蒙古科学院地质矿产研究所,依托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和地质调查项目完成。显著提高了中蒙边界地区地质调查研究程度,为从事相关研究和赴蒙开展矿业权申报、矿产勘查等提供了重要支撑。

     

    专著

     
     
     
    《中蒙跨境成矿带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专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