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4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09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2018年10月11日,西藏江达县波罗乡白格村发生山体滑坡,体积约3500万立方米,堵塞金沙江形成堰塞湖,可能下滑残留体体积约150万立方米。10月12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派出了6人专家组和4台车辆,携带边坡雷达、三维激光扫描仪、无人机等装备火速抵达白玉县参与应急抢险与调查监测工作。

    应急调查组在自然资源部、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在昌都市政府、西藏国土厅、四川省国土厅等部门通力合作下,组织完成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开展了白格滑坡及残留体调查和长期监测。调查组在多期航拍影像的基础上,掌握滑坡残留体的裂缝变形情况;徒步20几个小时到达滑坡后缘残留体开展调查与稳定性评价,确定北斗云监测安装方案。目前监测设备已安装完毕,开始实施监测。

    二是开展了金沙乡沙汀村真目组滑坡隐患点调查与监测。调查组携带三维激光扫描仪和边坡雷达对滑坡开展24小时不间断监测。目前已完成监测,进入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写阶段。

    三是开展了金沙江沿岸40公里地质灾害隐患调查。在无人机航拍与遥感解译基础上,对金沙江沿岸多处较大地质灾害隐患进行解译与调查,相关成果已交付前线抢险救灾指挥部应用。

    10月20日,应急调查组顺利完成应急任务返回成都,近期将完成应急调查总报告的编写和上报工作。

    通过此次调查,成都地调中心业务人员的应急调查和新技术实战应用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调查组向直升机上搬运监测设备

    金沙江沿岸40公里重大地质灾害隐患调查

    三维激光扫描仪和边坡雷达开展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

    应急调查组参加应急指挥部会商会

    成都地调中心积极参与“10.11”金沙江白格滑坡应急抢...

    11月3日,西藏江达县白格滑坡再次滑坡形成堰塞湖,造成金沙江断流。11月4日,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的统一部署下,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派出了3人专家组和2台车辆,携带边坡雷达、三维激光扫描仪和高精度GPS等设备火速出发,风雪兼程,于11月5日抵达白玉县。次日,历时约6个小时跋山涉水抵达金沙江左岸现场指挥部。

    成都地调中心应急调查组在应急管理部和自然资源部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在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指导中心的指导下,并得到了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甘孜州国土资源局、白玉国土资源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完成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使用边坡雷达、北斗位移监测仪、裂缝计等监测设备对白格滑坡残留体及周围坡体开展每天24小时不间断的变形监测。截止13日,成都地调中心应急调查组共提供81期边坡雷达小时报和8期监测报告,并协助地面变形监测单位发布相应的监测简报36期,为指挥部和专家组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为了解滑坡的变形趋势、处置决策奠定了基础。

    二是成都地调中心应急调查组的两位同志参与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专家组工作,发挥对现场情况较熟悉、实时掌握监测数据并能及时现场验证、且有部分同志在室内搜集分析资料等优势,对滑坡的变形趋势提出分析意见,为滑坡的正确预测预警贡献智慧,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三是依据实时变形监测,结合现场的观测,指导现场作业,依托现场预警网络。成功发布预警1次,预报12次,通报73次,成都地调中心应急调查组24小时轮班值守,发现险情立即通知现场人员避险,有力保障堰塞坝泄流槽施工人员和机械的安全。

    在此次应急抢险过程中,成都地调中心应急调查组全体人员,将老百姓的福祉、部局党组的嘱托牢记心头,克服了缺水缺粮缺电等艰苦条件以及高海拔低温雨雪等恶劣的自然环境,发挥专业优势,为应急抢险提供技术支撑,展现了地质人能吃苦能奉献能战斗、讲政治讲纪律的地调铁军的风采,为指挥部提供了技术支撑,四川省自然资源厅领导在施工完成后的阶段总结中说:“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之前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

     

    白格滑坡-堰塞湖全景                            北斗位移和裂缝计布设位置图

     

    边坡雷达24小时变形监测                                为现场指挥部通报监测点变形情况

     

    夜间值守                                             与现场指挥部负责人夜间值守

     

               每小时处理分析数据向指挥部发送监测时报                           途中多处弯道结冰,车辆溜滑 

     
    成都地调中心再赴白玉县参与“11.03”金沙江白格滑坡-堰塞...

    为加快推进年度重点工作任务,2020年3月下旬以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力学研究所川西-藏东交通廊道活动构造与地质调查项目组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战胜高原气候恶劣和高寒缺氧等困难,迅速组织开展支撑服务川藏铁路规划建设地质调查野外工作。

    近期,受铁路勘测设计单位邀请,项目组与国内同行专家联合开展了理塘毛垭坝盆地、格聂山和巴塘等关键地质问题调查和研讨。项目组基于前期的工作成果,提出了活动断裂、潜在高位远程滑坡灾害和古滑坡复活区的线路优化和防灾减灾建议,有效支撑服务了川藏铁路理塘-巴塘段线路规划。

    理塘县毛垭坝盆地联合调查

    白玉县格聂山高边坡联合调查

    地质力学所支撑服务川藏铁路理塘-巴塘段线路规划

    图为金沙江白格滑坡堰塞湖

     

    图为四川省地矿局组织的地灾排险队伍在灾区开展地灾隐患排查。杨建 王泽 摄

    “10·11”金沙江白格滑坡—堰塞湖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应急管理部会同自然资源部、水利部等部门全力协助指导地方抓紧救灾减灾,妥善做好群众转移和避险安置工作,科学制定方案,全力排除堰塞湖险情,同时全面排查周边地质灾害隐患,加强监测预警,防止发生次生灾害,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0月12日,自然资源部派出由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兼总工程师殷跃平带队的专家组,联合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相关技术人员,在灾区一线协助地方抢险救灾,全力排查次生地质灾害。

    自然资源系统专家组和技术人员抵达灾区后,立即召开应急抢险工作部署会,要求全面摸清灾区已有地灾点以及新增地灾点情况,评估地灾隐患点影响范围,为各级政府划定危险区范围、规划群众撤离路线和临时安置点等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决策依据。会议要求,一是与成都地质调查中心赴藏监测组取得联系,协助其尽快抵达灾害现场开展三维激光扫描等实时监测工作;二是部署对滑坡体及上下游开展地灾隐患排查及临时避让安置点评估;三是尽快编制滑坡体初步评估报告,全面完成受威胁的德格县、石渠县、白玉县、巴塘县、得荣县泄洪后水面以上50米范围内的影响评估,并在48小时内提供初步成果;四是收集相关气象、水文数据,为抢险救援工作提供参考。

    截至14日20时,四川省地矿局所属多个单位,分别承担了四川、西藏两省区6个县的地灾隐患点巡排查、安置点安全评估和遥感解译工作,并已取得部分成果。

    其中,华地公司派出15人,携带无人机和三维激光扫描仪等设备,在西藏江达县开展沿江排查和滑坡体详细调查,并在四川巴塘县、得荣县开展排查。省地质工程勘察院与909队联合派出12人,在西藏芒康县和四川石渠县开展排查,目前石渠县已完成3个乡42处地灾点和1处临时安置点的地灾隐患排查。该局地质集团公司派出3人,为西藏现场指挥部提供技术服务及其他工作。915队派出17人,在四川德格县和西藏江达县开展排查,目前德格县累计完成60灾害点、2个安置点和3个人口聚集区排查,江达县复核1处泥石流。该局西南大地工程物探公司派出4人,在西藏贡觉县3个乡镇开展排查。省地调院派出6人,分别开展滑坡发生前后卫星数据的遥感解译工作,并于12日、13日将成果发送至国务院办公厅值班室、自然资源部专家组和甘孜州国土资源局。

    据在灾区排查的915地质队技术人员梁宁表示,排查区海拔在4000米以上,山体长年积雪,这几日一直下着小雨,沿江道路大部分被淹没,14日早晨开始下起大雪,给当前排查工作带来了困难。下一步,排查队伍将努力克服困难,全力保障灾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殷跃平在接受央广网采访时表示,堰塞湖西藏一侧的山体发现裂缝,但从专业角度看,不是一整条贯穿的裂缝,而是断断续续的状态,大概长300米,宽50厘米左右,下错深度有1.2米。通过研判发现,这个裂缝是在滑坡的滑动过程中形成的牵引式裂缝。不稳定的坡体体积大概为150万立方米。根据研判,目前局部发生滑动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整体下滑可能性还不算很大。

    殷跃平介绍,专家们推演了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如果裂缝导致再次山体滑坡,将会以碎屑的形式洒落在现有的坡体,不会形成大规模的滑动,不会危及人员和财产安全,也不会加剧堰塞湖的险情。目前,整个堰塞湖泄洪情况良好,主要采取自然泄洪,没有设备、人员在下面,人员安全是可以保障的。

    殷跃平用两个数字对比说明:这次险情的堰塞体有2400万立方米,而目前裂缝涉及的不稳定山体只有150万立方米,哪怕这些山体全部滑落,再次阻断江面的可能性也很小。不过对两岸山体的监测不会放松,预计未来几天还有激光探测、卫星定位等设备投入其中。

    此外,应急管理部会商指出,虽然当前形势总体平稳,但仍要高度重视各种潜在风险,做最坏打算、最充分准备,要在确保安全前提下,做好滑坡山体上方裂缝监测和边坡稳定性监测;要高度重视下泄河水对下游桥梁、工程等可能造成的影响,防范水位快速下降可能导致的崩岸、滑坡等灾害发生;川藏两省(区)有关部门要及时发布安全警示和紧急避险提示,继续做好周边群众和工作人员的疏散转移工作,确保不发生因滞留或擅自返回危险区域导致伤亡。

    据悉,13日22时左右,金沙江堰塞湖自然泄流以来的最大洪峰已进入云南迪庆州境内,当地江水上涨。14日11时,洪峰进入丽江市玉龙县境内。截至14日下午3点,迪庆共转移群众9000多人。

    自然资源系统全力排查金沙江白格滑坡—堰塞湖地灾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