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08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随着2018年机构改革的稳步推进,中国地质调查局牡丹江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原武警黄金第一支队)改革不改本色、奋进不忘初心,在自然资源综合调查领域开疆扩土、高歌猛进,作为新职能新任务,首次承担2019年度吉林省森林蓄积量调查工作。

    为确保外业调查质量,牡丹江中心选派技术骨干组成质量检查小组,在12月份的严寒风雪中开展外业质量检查。该照片拍摄于2019年12月7日,当天温度已经达零下二十摄氏度,检查组成员顶着风雪在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某样地中开展检查,虽然样地位置距离路边只有500米,但因积雪覆盖,检查组成员走了近一个小时才抵达样地,即刻开展质量检查,全面对样地进行复测,严格评判,并记录存在问题。照片中显示的是对样木胸径进行测量。

    历时11天,质量检查小组在全省范围内完成15个样地随机抽检,把好质量检查第一关。

    照片中人物:左侧:陈宇(左侧)、王沛(右侧)

    照片拍摄者:董冠宏

     
     
    陈宇、王沛等在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某样地中开展检查

    2017年09月21日-25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全国地层委员会主办,吉林大学、吉林省国土资源厅、吉林白山市江源区协办,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承办的“大阳岔寒武-奥陶系界线国际研讨会”在吉林长春成功召开。

    会议围绕全球寒武-奥陶系界线研究中取得的进展、存在的问题、大阳岔寒武-奥陶系界线剖面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讨与交流,会议内容涵盖寒武系及奥陶系年代地层学、生物地层学、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等多学科前沿。通过室内研讨和野外剖面考察,与会专家学者充分肯定了近几年来大阳岔寒武-奥陶系界线研究取得的成果,希望以汪啸风研究员为首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组,尽快向国际地层委员会奥陶系分会提交在大阳岔寒武-奥陶系界线剖面建立全球层型或副层型剖面(GSSP和ASSP)的建议书,并期盼该成果能继续推动全球寒武-奥陶系界线研究不断深入。

    来自德国、美国、丹麦、韩国、意大利、俄罗斯和中国等7个国家的4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场情况

    野外考察

    大阳岔寒武-奥陶系界线国际研讨会成功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