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3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为推动岩溶贫困区火龙果生态产业发展,加快岩溶贫困山区生态产业助推精准脱贫的步伐。2017年年初,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专题“桂西南峰丛洼地水土漏失过程与阻控技术研究与示范”、“立体高效循环特色生态衍生产业培育技术”和中国地质调查二级项目“滇黔桂岩溶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的联合资助下,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与广西平果县东和农业有限公司在平果县太平镇合作共建了太平石漠化综合治理扶贫示范区,成立了太平袍烈火龙果专业合作社,并于春季合作开展了光诱导火龙果产期调节技术试验,喜获成功。

    试验采用联排式种植模式,在春季晚上对火龙果进行补光,从3月28日至4月15日进行通宵补光,4月15日后每天18点30分至翌日2点30分进行补光,直至5月13日花开、授粉3天后撤灯。试验结果表明,光诱导使火龙果提前1个月挂果,比常规栽培方式多收一批果,每亩多产火龙果1400斤左右,单价较平常高出50%,每亩增加产值1万元左右,除去第一年投入灯光材料和电费成本4400元/亩,可持续使用5-7年,以后每年灯泡和电费等维护成本1500元/亩,每亩净利润超过6000元。如果按照每年春季补光提前一批和冬季补光延迟增加一批计算,一年增加2批果。仅此一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就可以推动石漠化贫困山区火龙果产业每年净增加利润超过1万元/亩。

    光诱导火龙果产期调节试验取得创新成功,实现科研地调的有机融合、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与地质调查的协调联动,为驱动岩溶贫困山区火龙果生态产业化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精准扶贫提供创新技术方法和科技支撑。计划下一步结合岩溶地质环境特点完善技术试验。

     

    岩溶所光诱导火龙果产期调节试验喜获成功

    中国地质调查局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自主研制的4000米永磁直驱电动钻机日前顺利完成了淮南煤矿水害治理工程第一个孔组施工任务。

    该治理工程隶属于淮南矿业集团地质勘探工程分公司,主要目的为消除煤底板太灰和奥灰水害,实现工作面安全回采;共部署三个孔组,有30个近水平分支孔,均采用该钻机施工。自2021年5月以来,经过9个半月的施工,该钻机顺利完成第一个孔组10个近水平分支孔施工任务,累计进尺超过15000米,有力保障了工程进度。工程的顺利实施,充分展示了永磁直驱电动钻机的先进性与可靠性,同该区域施工用传统4000米励磁电动钻机相比,井场月均综合耗电费用从13万元降低到9万元,节省约30.7%。

     
    探矿工程所永磁直驱电动钻机完成淮南煤矿水害治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