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1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09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5月28-29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黄柏河流域综合地质调查”二级项目联合湖北省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调查局古生物与生命-环境协同演化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三峡地层古生物-湖北宜昌野外观测基地,在湖北宜昌组织召开“宜昌地区地层古生物构造地质研讨会”。来自湖北省地质学会、宜昌市夷陵区国土资源局、武汉地调中心、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三峡大学、湖北省地质调查院、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中南冶金地质研究所、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以及湖北省地质局第一、第二、第六、第七地质大队等多家单位的代表,与来自德国、加拿大、丹麦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共4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学术交流环节。围绕宜昌地区地层古生物和构造地质专业近年来取得的进展、存在的问题和对未来的展望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讨,研讨内容涵盖了寒武纪疑难化石、志留纪笔石、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等古生物学,中奥陶统事件地层学,华南构造地质学的现状与发展,三峡库区水库地震以及湖北化石研究的成果转化等多学科前沿与应用。第二个环节是项目组开展了“在线化”工作培训,解读了地质调查项目“在线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集中培训了“地调在线”集成用户界面及功能、地质调查智能空间“云+端”工作环境和主要软件功能模块。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资料收集、数据集成处理与服务以及综合研究等相关“在线化”应用工具使用的培训。

    本次研讨会为国内外学者架起了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参会人员既领略到了湖北地区大化石的精美,又感受到了小化石在资源、能源勘探中的大作为。通过不同学科的交流研讨,项目组进一步厘清了宜昌地区在基础地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为实现从单一学科的调查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地球系统科学转型升级提供了思路,对下一步更好地开展黄柏河流域综合地质调查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线化”培训则为推进“黄柏河流域综合地质调查”项目的“在线化”地质工作奠定了基础,是武汉地调中心落实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双轮驱动战略的具体体现。

    研讨会现场

    “在线化”培训

     

     

    宜昌地区地层古生物构造地质研讨会成功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