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7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图为祁连山草原重要组成部分——门源县花海鸳鸯高山珍稀水禽自然保护区。 王丽华 焦生福 文/图

    9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建设国家公园省 传递大美青海情”新闻发布会。发布会详细介绍了青海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的生动实践,以及系统治理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好青海湖“颜值”的典型做法。

    发布会介绍了青海“大”的生态价值:作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和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青海生态资源总价值达18.39万亿元,每年向下游输送600多亿立方米的源头活水,生态服务总价值为7300亿元。青海的“大”,还在于地域广袤、资源富集,国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13,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达105万亿元,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200万千瓦。全省各类自然保护地217处,湿地面积居全国首位;90%的国土是限制和禁止开发区,现有林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5.3%,可利用天然草场5亿多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2种、二级保护动物63种。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青海省确立了“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三江源、祁连山两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不断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在组织架构上,组建了省州县乡村五级国家公园管理的“大部门制”实体。在依法建园上,颁布试行了国家公园条例,成立三江源生态法庭。在体系建设上,编制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明确了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在保护发展上,对三江源地区取消地区生产总值指标的考核。在科技支撑上,与中国科学院建立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设立院士工作站。在人才培养上,省内大学开设了国家公园管理方向的专业学科。在工程项目上,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一期、二期和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在综合管护上,4.3万名牧民放下牧鞭由草原利用者转变为生态管护者,可可西里申遗成功成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答卷。

    下一步,青海将按照“三步走”目标,开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更加美好的明天。第一步,到2020年,完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构建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基本框架,建成全国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典范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先行区、高原大自然保护展示区、优秀生态文化传承区。第二步,到2022年,保护和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初步建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第三步,到2025年,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更加健全,统一的分级管理体制更加完善,保护管理效能明显提高,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自然保护地典范。

    此外,青海在探索自然生态承载力和人类社会发展生产力之间协同发展、在国家公园内更好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方面,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比如,在可可西里区域内伤害了二级保护动物、一级保护动物,青海将协同西藏和新疆进行追责;为了更好保护,关闭阿尼玛卿雪山旅游景点,有效管理青海湖鸟岛的游客行为等。

    与此同时,青海下大力气保护好青海湖的“颜值”,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治理。在空间管控上,进一步廓清保护区范围和边界,切实做到规划不留败笔,保护不留死角;在依法保护上,抓紧立法,推动完善流域综合执法、联合执法,用法治的力量来保护好青海湖;在生态治理上,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统筹岸上岸下、水面陆地,依靠科技同步开展生态环保和生态修复,切实维护环湖地区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在环保设施上,坚持先地下、后地上,按人口密度和聚集度,建设垃圾处理和污水排放基础设施;在社会动员上,启动“保护青海湖、我是志愿者”行动,推动全社会共保青海湖、共奏生态曲。

    青海:建设国家公园省 传递大美青海情

    近日,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主办的“南漳-远安动物群研究与保护利用现场交流会”在湖北省南漳县成功召开。会上,中国地质调查局古生物与生命-环境协同演化重点实验室首个野外研究基地正式揭牌。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王丽霞出席会议。 

    会议介绍了开展“南漳-远安动物群”研究的科学意义、工作进展、取得的重要成果以及野外研究基地的有关情况。王丽霞表示中国地质调查局古生物与生命-环境协同演化重点实验室野外研究基地,是科研单位和地方政府在古生物化石研究与保护利用方面开展合作的成功案例,值得推广,并希望野外研究基地充分发挥古生物化石资源保护和科普宣传作用。

    武汉地调中心负责人指出,将发挥武汉地调中心基础地质研究特别是地层古生物学科优势,继续支持开展“南漳-远安动物群”研究与化石保护利用工作。

    湖北省南漳县人民政府有关领导对武汉地调中心“南漳-远安动物群”研究团队,在南漳县古生物化石研究与保护利用、野外研究基地建立等工作中付出的努力、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和衷心感谢。

    湖北省南漳和远安两县交界地区产出大量保存完整的早三叠世海生爬行动物化石,代表了全球最早的海生爬行动物群落,被命名为“南漳-远安动物群”。该动物群对研究爬行动物水生适应辐射和早三叠世生物复苏具有重大科学意义,成为首批获得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南漳-远安动物群”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古生物与生命-环境协同演化重点实验室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野外研究基地的成立,将有力促进古生物与生命-环境协同演化重点实验室发展和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建设。

    与会代表还考察了野外研究基地内有关地质剖面和“南漳-远安动物群”化石野外展示厅。湖北省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与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南漳县和远安县国家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有关领导和代表参加了会议。

     

     考察“南漳-远安动物群”化石产地

       “南漳-远安动物群”化石野外展示厅

     
    中国地质调查局古生物与生命-环境协同演化重点实验室...

    2018年7月23日,湖北省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在南漳县召开换届会议。第十一届专委会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湖北省国土资源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湖北省地质调查院、郧阳地质博物馆等23个委员单位27位委员组成。武汉地调中心王传尚研究员当选为第十一届专委会主任委员,彭练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程龙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雄伟高级工程师任委员。

    会议审议通过了第十届专委会工作报告和专委会工作规则,传达了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王丽霞关于下一步自然资源部化石保护工作十个方面的设想。

    湖北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挂靠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党委书记及湖北省地质学会秘书长刘红亮出席会议并对新一届专委会表示祝贺,对专委会工作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二是要充分发挥地层古生物及构造地质专业特长,推进各方面工作齐头并进;三是要进一步做好科学普及和服务社会工作,不断提升专委会影响力;四是要更加紧密地依靠地方政府,将党政军民学研结合到一起,形成强大合力、取得更好成果。

    地层古生物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是湖北省地质学会下设分支机构,挂靠单位为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主要围绕湖北省地质学会的中心工作和业务职能开展地层古生物及构造地质专业相关的学术交流、科学研究、科普宣传、咨询服务、人才培养、学术成果发表等方面的工作。

    湖北省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换届会...

    11月24日,地调局保密检查组王丽一行6人到地调局勘探技术所检查指导工作。

    勘探技术所张金昌所长向检查组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高鹏副所长代表保密委员会汇报了勘探技术所2017年保密工作情况,检查组成员在听取工作汇报后,分组开展保密检查工作,重点查阅了保密工作相关记录;抽查了所级领导使用的计算机,重要部门、部位的计算机,涉密机及一般岗位上的非泄密机共23台;对勘探技术所保密自查自评进行了打分,总分达90分,考评结果符合要求。

    现场检查工作结束后,检查组召开反馈意见座谈会,检查组对勘探技术所的保密工作给予了肯定,但也提出了相关整改建议,张金昌所长表示,对提出的建议,有些可以立即着手整改,有些一时完不成的,要拿出整改清单,尽力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整改。

    勘探技术所党委书记、所长、所保密委员会主任张金昌,副所长、保密委员会副主任高鹏,副所长、保密委员会副主任冉恒谦,办公室主任、组织人事处、保密办公室、科技开发处、科学技术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保密会议。

    局保密检查组王丽一行6人到勘探技术所检查指导工作

    2017年11月20日-21日,以局办公室巡视员王丽为组长的局保密检查组一行6人对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进行了保密检查。

    本次检查对沈阳地调中心公文管理、定密情况、计算机使用和科技外事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检查。在计算机使用方面,本次共检查65台计算机,其中工作机11台,非涉密机54台。检查组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检查,对此次保密工作检查给予充分肯定,同时提出了要求和希望并对做好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议。

    检查组对沈阳地调中心全体保密人员进行了一次业务培训,问题与要求并提,要求加强学习,并对列举的问题认真对待,引以为戒。

    检查组指出,保密工作无小事,容不得任何闪失,思想不能松懈。要提高保密意识、加强技防和人防,确保不出现泄密问题。

    沈阳地调中心要求全体干部职工,一是从沈阳地调中心层面高度重视保密工作,加强完善相关保密制度。二是保密工作人员要牢记使命,提高保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各部门要时刻紧绷保密工作这根弦,加强人员的保密教育培训,对此次检查组提出的意见,制定整改方案、认真整改。三是对违反保密相关规定的责任人加大查处力度。

    沈阳地质调查中心领导班子、保密委员会成员及各部门兼职保密员参加了保密组检查情况反馈及培训。

    地调局保密检查组到沈阳地调中心开展保密检查

    “我们漫游在石头森林里,犹如进入了一个童话的世界。这里有着大片大片绿油油的草地,怪石分布得很疏朗,掩映在争奇斗艳的似锦繁花中。有的藤蔓,把整块大石全部铺满,不注意看,还以为是人工修剪的灌丛;还有的……”在近日出版的《美丽中国——赵洪山世界地质公园行摄游记》一书中,赵洪山这样描述游历石林世界地质公园的感受。

    6月19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大地出版社(地质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联合在北京举办了《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和《美丽中国——赵洪山世界地质公园行摄游记》新书出版发布暨座谈会。原地质矿产部部长宋瑞祥为座谈会发来贺信。中国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廷栋,中国旅游地学泰斗陈安泽,中国地质科普专家刘树臣,国家古生物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王丽霞,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办公室主任郑元等地质界专家20多人参加了会议。

    座谈会现场

    据了解,自然资源部中国大地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画册,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信息中心副主任胡光晓主编、河南大学兼职教授赵洪山摄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美丽中国——赵洪山世界地质公园行摄游记》,由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院长秦耀辰、副院长翟秋敏以及河南大学兼职教授赵洪山共同编著。这两本新书选取的都是中国的35家世界地质公园。画册和新书的出版,为中国世界地质公园的建设增添了色彩,使一幅幅卓然壮美的美丽中国画卷徐徐展开,对宣传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保护好我国的地质遗迹将起到积极作用。

    座谈会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境经济学理论内涵进行了学习和讨论。专家们表示,《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画册和《美丽中国——赵洪山世界地质公园行摄游记》以其特有的地质科学意义和独特的地质景观为主,融合自然景观,展示了中国世界地质公园的奇美和秀丽,将对促进地质遗迹保护和地学知识普及发挥积极作用。此外,画册采取中英文的出版方式,新书的每篇序言也采用中英文,有利于促进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十几年来,中国地质摄影家赵洪山跟随中国世界地质公园的建设和发展步伐,用镜头拍摄了中国的35家世界地质公园,为我国建立了一个世界地质公园图片资料库,这是他对美丽中国留下的美好印记。这两本书记录了我国35个世界地质公园中的火山地貌、花岗岩地貌、喀斯特地貌、丹霞雅丹地貌、砂岩峰林地貌、冰川地貌、沙漠地貌等地质构造、地层剖面以及古生物类丰富多彩的地貌景观。这些地貌景观构成了我们生活的地球陆地表面,创造了无数奇美的地质风景。

    会上,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信息中心副主任胡光晓和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副院长翟秋敏分别向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捐赠了《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画册和《美丽中国——赵洪山世界地质公园行摄游记》新书。

    《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等新书出版发行

    慰问局困难职工代表刘武爱


    慰问发展中心劳动模范谢国刚

        12月18日上午,中国能源化学工会国土资源工作部部长东风一行代表中华全国总工会对地调局困难职工刘武爱和发展中心劳动模范谢国刚进行慰问。
      
        局机关办公室领导王丽和发展中心纪委书记付晶泽陪同慰问。
    中国能源化学工会代表中华全国总工会对局困难职工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