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4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需要一座桥梁

     

    2015年6月15日李克强总理考察工业和信息化部,听取了推进“中国制造2025”、重大装备研制和标准制定、“互联网+制造”等情况介绍。

     

    中国的中原地带,郑州一处厂房内,橘色的六轴机器人正在精准抓取各式各样的零部件,一切井然有序;地处华南的东莞,一家公司计划投入1000个机械手,开建“无人工厂”。在美国缅因州,一位消防队长使用产自中国深圳的无人机,为困在河中石头上的一名男孩提供救生衣;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一辆辆技术先进的中国造列车在核心城区与周边卫星城之间穿梭,每天运送乘客约34万人次。

     

    这些故事在上世纪90年代还令人难以想象——当IBM公司研发的智能机器人“深蓝”战胜当时等级分排名世界第一的国际象棋选手加里=卡斯帕罗夫时,中国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值中占比还不到3%,如今这一数字已接近25%,稳居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的位置。

     

    不过,在李克强总理看来,“中国制造”虽然在过去创造了畅销全球的辉煌,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他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将大力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作为未来10年“中国制造”主攻方向。

     

    2015年3月2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李克强强调,中国还处于工业化进程中,制造业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基础,丝毫不能忽视。

     

    如果检索李克强就任总理以来的历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就会发现这一行动计划有着清晰的脉络——迄今为止召开的100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至少有11次议题与提升“中国制造”直接相关。

     

    这是李克强总理最关切的议题之一。“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再依靠廉价劳动力推动已经难以为继。但在装备制造行业,我们还有巨大的发展提升空间。”在今年6月17日的常务会议上总理说,“如果中国制造重点从消费品转向中国装备,就能切实推动中国经济大大升级,进而迈向中高端。”

     

    ■ 让中国制造“十年磨一剑”,十年上一个新台阶

     

    经历了近3年时间制定而成的《中国制造2025》,被视为“用三个10年完成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第一个10年路线图。

     

    今年5月19日国务院公布这份纲领性文件时,分析人士立刻注意到,其中内容都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直接讨论过。譬如加大金融对制造企业“走出去”的支持;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中国制造输送人才;决定推进第三方物流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推进快递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

     

    2015年3月2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总理针对“中国制造2025”行动规划指示:“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方方面面全写上。那就没重点了。”

     

    他进而阐释,做方案不能“大而全、喊口号”,而要明确方向、细化标准、突出重点,要把工作做细做实。总理对规划中列出的“绿皮书目录制度”表示欣赏,认为这份目录明确了中国制造重点领域今后的升级方向、标准和重点,财税、金融、人才等政策都要给予倾斜。

     

    李克强最后说:“所谓有所为、有所不为。只要在某些领域能完成突破,就能为未来打一个很好的基础,让中国制造‘十年磨一剑’,十年上一个新台阶!”

     

    ■ “中国制造2025”及时出台恰逢其时

     

      2014年10月10日,中德经济技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将一只精巧的鲁班锁送给德国总理默克尔。他说,这是中国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作品,寓意中德制造业深度融合。摄影 中新社记者 刘震

     

    2014年10月访问德国时,李克强总理向德国总理默克尔赠送了一个“神秘礼物”:一把由3名中国学生用德国机床制作的“鲁班锁”。

     

    鲁班被公认为中国工匠鼻祖,而“德国制造”则是现代制造业的标杆。有评论这样解读总理向默克尔赠送“鲁班锁”的深意:1000多年的故事和100多年的故事这样相遇,全球最大制造国与最精良制造国之间的合作令人期待。

     

    事实上,当人们提及“中国制造2025”时,往往会以德国的“工业4.0”作比较。这个提法最早出现在2013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并很快上升为德国的国家战略,旨在支持工业领域内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政策调整重获制造业优势,几乎是所有工业强国的选择。为此,美国制定了“再工业化”、“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日本开始实施“再兴战略”;韩国抛出了“新增动力战略”;法国也提出“新工业法国”。

     

    在众多工业强国纷纷出台各种工业升级计划之时,“中国制造2025”及时出台恰逢其时。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价说,很多人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到了一定时候,中国这一制造业大国就会因后劲不足而将“接力棒”交给其他国家,但如今中国不仅没有松手,反而把棒捏得更紧了。

     

    梳理新一届政府组成以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互联网+”与中国装备“走出去”被视为李克强为“中国制造2025”找到的两个加速器。他反复强调,要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

     

    ■ 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是推进“中国‘智’造”

     

    李克强总理曾在去年一次国务院常务会上提及一个故事:10多年前他到欧洲考察,在一家企业参观时,一位技术工人浇灌出来的金属棒,“一个气泡都没有,机器都没他做得好!”当时那家企业负责人介绍说,这位工人的年薪超过20万欧元,“比负责人的工资都要高”。

     

    “我们最缺乏的正是这样的高级技工。”李克强说。当天常务会的议题之一是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提高中国制造和中国装备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在为“中国制造”绘制行进路线图时,李克强一直突出强调“人才”和“创新”的作用。“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关键,是推进中国‘智’造。”他在2015年6月17日的常务会议上指出,“‘集众智者成大事’,要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用亿万人层出不穷的新鲜点子,激发市场活力,真正推进中国制造的智能转型。”

     

    有评论称,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需要一座桥梁。这座桥梁就是“中国制造2025”。

    国务院常务会议回顾解读(五):“中国制造2025”:...

    根据北京市西城区防火办有关要求,发展研究中心近期在45号院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消防演练活动。 

    5月23日,对院区内所有消防系统总体运行情况进行了模拟演练。经联合测试,声光报警、烟感报警、手动报警、消防广播、电梯迫降、强电切换、送风设施、排烟设施、防火帘升降、防火门释放器自动关闭、湿式灭火系统等消防设备设施均正常运行。

    6月3日,45号院微型消防队组织开展灭火演练,邀请西城区百万庄消防队2位教官现场培训指导。30多名保安队员和物业中心青年职工按照“一提二拔三压四喷”的要求,依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灭真火”操作,受到教官们的一致认可。

    通过演练活动,检验了大院消防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提升了微型消防队的实战技能。

     

     
     
    发展研究中心开展系列消防演练活动

    吴剑芳,男,中共党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单位安全员,第十一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

    吴剑芳同志自2007年11月至2016年3月负责力学所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他始终将安全意识养成和安全责任落实放在重要位置,一贯以求真务实、勇于担当的工作作风做好本职岗位各项工作。近九年来,在上级机关指引下,所党委和所安委会领导下,力学所所工会获得2009至2010年度、2011至2012年度、2014至2015年度国土资源部优秀基层工会称号和吴剑芳个人先进工作者称号;2010至2011年度中国地质调查局安全生产评比的2011年优秀单位,2012至2013年度中国地质调查局安全生产评比的2012年优秀单位,2014至2015年度中国地质调查局安全生产评比的连续2年优秀单位(先进单位),个人连续2次获得“安全生产先进工作者”称号。努力实现了多年来全所安全生产零事故,人员零伤亡,经济零损失的目标。

    一、加强安全生产培训,强化安全意识养成。吴剑芳同志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始终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为指导,以局领导提出的“安全就是稳定、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幸福”的安全理念为己任,以所领导提出的“人人讲安全、人人要安全”的安全意识,认真落实安全责任,抓好全所安全生产工作。他深知人人加强安全意识养成,是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最有效的安全保障,一切事故元凶绝大多数出于个人思想瞬间麻痹或侥幸心理。

    根据所安委会领导要求,吴剑芳同志认真做好了“两个”结合,即,集中全员培训和项目组自行培训的结合,一是每逢岁末年初,集中组织全所职工安全生产培训讲座,他充分利用自己参加局和其他方面获得的安全知识为职工做好培训讲座;二是监督检查各项目出队前的具有针对性区域环境特点等培训并做好登记。除此之外,每逢全国“安全生产月”来临前,以局安全生产月总体要求,结合所实际,积极制定活动方案上报所安委会领导审定,按照方案要求在全所范围内开展了系列活动。 如普及职工法规常识,组织全所职工安全生产、消防、工伤保险法规知识闭卷考试、义务消防队消防模拟演练和组织收看安全生产案例影像视频等且取得较好效果。通过多种方式安全培训,进一步强化了职工安全意识的养成,大大降低安全事故。

       

       

    ​ 吴剑芳同志2015年作安全培训并组织参训人员心肺复苏练习

     

       

       

    安全生产宣传壁报

    二、制定相应安全措施,抓好安全责任落实。近年来,吴剑芳同志根据局安全检查组提出意见,结合所实际,起草出台了安全制度措施和应急知识手册。 野外工作用车是力学所野外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进一步增强各项目组工作用车安全意识和监督管理,吴剑芳同志起草了《地质力学研究所野外工作用车安全自检手册》,经安委会审定后,发放到了各项组。其目的要求了项目组临时安全员认真监督驾驶员填写车况、行驶及里程等重要信息,做到“日记录、周小结”,并由项目组确认签字,年底上交到安全生产管理处纳入年终考核,有效约束工作用车的规范行驶与文明驾驶等,降低了行车的安全隐患。同时,还起草了《野外用工安全协议》、明确了项目组与临时用工的安全责任。

       

    手册发给职工人手各一册

    特别是《地质力学研究所野外科研地调安全生产常识手册》是在2013年初规范细致地收集整理大量野外工作应急资料的基础上,再次结合所野外科研工作区域、工作特点等,针对野外地调科研工作点多线长、作业分散、流动性大,且大多数工作环境人烟稀少、地理条件和气象条件复杂多变,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等因素分析与识别,将野外地质调查危险因素、在沙漠、荒漠区、山区、雪地、林区、高原地区、沼泽地区等注意事项;野外生存、野外宿营安全、野外作业危害与避险、动物伤害与防范、意外事件与避险、野外应急救援和创伤应急处理等安全常识进行了认真收集整理一并印刷成册发到全所职工人手一册,为增强全员安全意识和保障事故应急起到了很好作用,有利于地调科研工作的开展及应急处理,为杜绝安全生产事故起到了很好作用。

       

    力学所召开出队前野外安全生产培训

    三、注重安全提醒,落实安全检查。每年汛期是安全生产事故易发多发时期,所安委会领导高度重视,吴剑芳同志按照安委会领导要求做好汛期及平时安全生产工作,一是积极主动向野外工作的各项目负责人逐一电话沟通传达局通知精神和了解当前安全生产情况并提出具体要求,且用短信(飞信)的群发方式发给每位项目成员要求多加注意野外工作用车的行车安全、汛期防泥石流等人身安全,让全员高度重视起来。二是在整个汛期做到了定期与野外项目组沟通及安全提醒,加强北斗终端设备、人员及项目名称进行绑定,实现野外工作用车和工作人员清晰显示保障系统平台,做到了人员与车辆心中有数。三是开展野外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前,积极与科技处沟通,了解年度“两重一主”、重点地区、重大项目等工作的项目组,根据了解的情况,精心制定了全年野外项目安全生产专项检查计划,并负责牵头分批组织实施野外实地安全生产专项检查。五是在检查中对照年度野外安全检查登记表内容逐一进行检查做好相应记录,发现的问题或提出的意见,要求整改到位,而且将本年度所有检查情况在来年野外工作出队动员大会上做通报,进一步促进项目组加强安全生产必要性和安全检查重要性。吴剑芳同志每逢参与野外安全生产检查时做到了工作现场模拟应急创伤和突发重大疾病演练,收效明显,深受好评。

     

    野外安全生产检查组在检查时为一线职工发放安全知识手册和应急汇编

     

    吴剑芳同志内蒙地区野外安全检查现场做模拟创伤讲解

    多年来,经全所职工共同努力,实现了全所职工安全培训参训率100%、项目组出队填报100%、野外安全生产和基地大院综合治理检查完成率100%、年度检查中发现隐患的整改100%、年度经费投入100%、安全责任制落实100%、安全责任书逐级签订到项目组100%、安全生产零事故、零损失目标。

     

    安全生产工作先进人物事迹材料——力学所 吴剑芳

    为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增强全体干部职工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对突发火灾的应急处置能力,切实保障干部职工的生命安全。7月20日,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邀请西城区消防救援支队张馨予老师,围绕火灾发展形势、易发常发火灾案例、办公楼火灾成因及特点和火场自救逃生等内容组织机关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了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培训过程中,张老师结合指挥中心防火工作实际,以消防安全理论为基础,以常见易发火灾案例为警示,以预防火灾为重点,以自救逃生和灭火救灾为根本,为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和剖析。培训结束后,指挥中心协调西城区广安门外消防救援中队,模拟火灾现场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了自救互救和应急逃生疏散演练。演练中消防控制室按照演练方案,启动全楼声光警报系统和应急广播系统,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在楼层疏导员的引导下,安全有序地从就近防烟楼梯间疏散至指定安全区域;指挥中心志愿消防队携带灭火救援装备迅速出动,开展初期火灾扑救并救治受伤人员;消防救援中队接到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开展灭火救援行动,并成功扑灭火灾。整个过程紧张有序,达到了预期效果。

    通过此次培训演练,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对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保障机关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培训现场

     

     
    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组织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和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