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4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09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四月的武汉春风拂煦、百花竞放,忙碌的武汉地质调查中心热闹非凡,“开展第43个世界地球日活动”的大型拱门格外醒目,“推进找矿突破 保障科学发展”、“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的宣传条幅随着彩球迎风飞舞。根据国土资源部的统一安排与部署,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为切实做好第43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充分发挥龙化石博物馆的科普教育基地作用,围绕“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的主题,以“推进找矿突破,保障科学发展”为专题精心开展“世界地球日”科普宣传活动。
        4月16-22日是世界地球日活动周,武汉地质调查中心龙化石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免费开放活动吸引了众多的市民前来观看,人们对色彩斑澜的矿物标本充满了好奇,通过讲解,市民了解了岩石、矿物的用途;懂得了岩石和矿物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也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宝贵资源;不是只有在野外才能看到岩石、矿物,其实它离我们的生活很近:我们住的房子,我们用的笔、我们很多的生活日用品都有岩石和矿物的成份;明白了岩石和矿物对人类的贡献,以及我国存在的矿产资源供需矛盾,初步树立起了对矿产保护、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意识。
        4月22日上午八点半,来自武汉部分高校的学生,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龙化石博物馆,馆内形态各异的鱼龙、海龙,婀娜多姿的海百合,神秘的楯齿龙等大量化石让同学们近距离地感受了距今2.5亿年前“三叠纪”海洋公园的奇妙生态景观,了解了生命的起源和演化,激发了同学们对地质知识的热爱。
        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副主任、地质专家鄢道平为学生作了题为“矿产资源与人类的关系”的科普讲座。鄢所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授矿物与矿产的知识,以及矿产资源与人类的关系,强调了矿产资源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非可再生自然资源的理念,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他说,我国95%以上的能源和80%以上的工业原料都取自矿产资源,它既是人们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又是极其重要的社会生产资料,矿产资源是我们人类发展的必须,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生活效用,与我们人类是相辅相成的。最后希望同学们可以好好地爱护我们的有限资源,好好地保护我们的地球。
        科普讲座结束后,同学们观看地质灾害防灾避灾科普宣传片,更加真切地体会到“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尊重地球就是尊重生命”这句话的含义。
        下午两点,在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总工室主任牛志军的带领下,中心党、政、工团青年科技工作者来到武汉光谷世纪城中心广场开展科普上街宣传活动。活动采取摆放展版、现场咨询、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展开。“节能减排 低碳生活”、“保护环境就是珍爱生命”、“地质灾害科普图片展”等图文并茂的展版吸引了众多的市民驻足观看、咨询。其中“推进找矿突破 保障科学发展”的专题展版,通过介绍我国矿资资源的现状、地质找矿突破工作的主要问题、全国47片整装勘查区等内容,让更多的人了解了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以及地质工作者当前的艰巨任务。

    龙化石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

    学生参观龙化石博物馆

    学生聆听科普讲座

    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开展第43个地球日宣传活动

    武汉地调中心开展第43个世界地球日活动

    2020年7月2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调研组赴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实验区,与长岛试验区工委以及直属部门等进行对接座谈,协力推进该区海洋地质调查工作开展。调研组与区工委专职副书记、县委书记、县长李俊杰、副县长宋滨等进行了座谈。 

    座谈期间,青岛海洋所介绍了在山东和长岛开展的海洋地质工作,以及下一步工作安排和支撑长岛综合实验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地质工作设想。长岛试验区介绍了在海洋牧场、航道建设、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和海洋空间规划等方面对海洋地质工作的需求。

    随后,调研组与区海洋经济中心及自然资源局等单位进行了工作对接。双方就海洋地质工作支撑长岛试验区新旧动能转换,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等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达成多项共识。

    双方商定在系统梳理总结已有海洋地质工作现状的基础上,聚焦长岛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海洋国家公园申报等方面内容,共同谋划重点项目。青岛海洋所将继续发挥海洋地质调查装备、技术等优势,为海岛自然资源调查、海洋牧场建设、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修复和地质旅游资源利用等提供支撑。长岛试验区将全力支持青岛海洋所在所辖区域内开展调查工作。

    调研期间,青岛海洋所向长岛试验区赠送了“海洋地质九号”船模型。

    青岛海洋所相关负责人及科技处、调度处、基础地质室相关负责人,长岛试验区工委,海洋经济促进中心、区自然资源局、交通局、环保局、海洋公园管理中心等有关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座谈。

    青岛海洋所与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实验区对接推进地...

    2019年8月29日,“逐梦深蓝”山东·青岛海洋科学香港青年实习计划活动结业典礼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举行。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为本次实习计划研学的承担单位之一,主要负责“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方向的研学任务,来自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的六名大学生在青岛海洋所开展了可燃冰研学活动。 

    本次研学活动中,青岛海洋所天然气水合物团队李彦龙助理研究员担任科学导师,孟庆国高级工程师担任助理导师。团队为实习学生精心设计了“走近可燃冰” “可燃冰资源环境效应” “可燃冰能源研究的现状与将来”等三场科普讲座,“可燃冰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 “可燃冰XRD测试技术” “可燃冰拉曼测量技术”等5场学术报告。香港大学生在导师的带领下亲自动手操作XRD、Raman、ERT、色谱仪等室内大型可燃冰科研仪器,完整完成了可燃冰样品的测试,并亲自动手合成了块状可燃冰并点燃可燃冰,深入了解了可燃冰的爬壁效应和铠甲效应。

    此外,为了丰富同学们的研学实践,加强他们对青岛地区的整体认识,青岛海洋所侯方辉副研究员指导学生开展了一天的野外考察,赴仰口、温泉镇、马山等地实际考察三大类岩石的成因,认识青岛的基本地质构造。

    据悉,本次活动由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山东省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主办,青岛市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务办公室、香港海洋公园公司与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共同承办。

     

     

     

     
    可燃冰研学助力“逐梦深蓝”山东▪青岛海洋科学香...

    《2016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日前发布,从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地质调查、地质环境、国土资源执法、科技与人才、测绘和地理信息八个方面,对2016年国土资源工作进行了全面扫描。

    《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全国耕地面积为13495.66万公顷(20.24亿亩),2015年全国因建设占用、灾毁、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等原因减少耕地面积33.65万公顷,通过土地整治、农业结构调整等增加耕地面积29.30公顷,年内净减少耕地面积4.35万公顷;全国建设用地总面积为3906.82万公顷,新增建设用地51.97万公顷。2016年,全年开展并验收土地整治项目13406个,建设总规模为333.73万公顷,新增耕地17.58万公顷,总投资618.75亿元。

    2016年,全国地质勘查投资780.84亿元,比上年减少13.2%。全国新发现矿产地156处。其中,油气矿产地22处,非油气矿产地134处。煤炭、锌矿、金矿和磷矿等重要矿产均获得较多的新增查明资源储量。

    2016年,地质调查预算投入90.41亿元,完成项目经费75.80亿元。地质调查支撑贫困地区精准脱贫,全年累计落实扶贫资金投入13.70亿元。全年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20.5万平方千米、矿产地质调查12.1万平方千米、1∶5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5.0万平方千米、区域工程地质调查2.4万平方千米、区域环境地质调查5.3万平方千米、航空物探40万测线千米、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7.1万平方千米、机械岩心钻探10.8万千米、槽探40.2万立方米。圈定找矿靶区500余处,地质调查系统新发现矿产地50余处。与“一带一路”沿线27个国家合作,完成境外地质、地球化学填图面积360余万平方千米。与15个国家新签、续签谅解备忘录和合作协议,合作国家增加到55个。

    2016年,全国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676起,避免人员伤亡23956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7.14亿元。全年共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了省级地质遗迹调查工作,查出省级以上地质遗迹4115处。新认定国家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15处。新增国家地质公园11个,新增地质公园面积12.8万公顷。

    2016年,全国共发现土地违法案件74055件,涉及土地面积2.69万公顷,同比分别下降17.1%和21.8%。国土资源部全年共收到行政诉讼案件629件。国土资源部全年共处理来信15056件,接待群众来访9392起、17030人次。

    2016年,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基本稳定,近岸局部海域污染较严重,建立各级海洋自然和特别保护区(海洋公园)250余处,总面积约12.4万平方千米。全年颁发海域使用权证书6132本。其中,初始登记颁发海域使用权证书3413本,新增确权海域面积29.13万公顷,征收海域使用金65.46亿元。

    2016年,国土资源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新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0项,40项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通过验收。全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3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1人1基地入选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2016年,测绘资质单位完成服务总值910.32亿元,比上年增长8.8%;民营企业完成服务总值335.12亿元,比上年增长30.4%。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开展科研项目1009项,完成482项,累计投入资金5.44亿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131项。

    2016中国国土资源公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