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2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安全生产是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一步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条件。对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来说,安全生产是发展的根本,而对于项目组来说,安全生产是顺利完成任务的前提。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即“一带一路”倡议。随后,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启了一系列“一带一路”沿线的合作与项目,岩溶所于2014年开始承担“一带一路”相关境外地质调查项目。境外地质调查项目相对于境内地质调查项目具备一定的特殊性,由于社会发展程度、地质条件、气候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工作条件、卫生条件等等的差异,如何在安全的前提下保质保量得完成原定任务,就成为境外地质调查项目的一大挑战。

    因境外调查任务需要在既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如未完成,则很难在当年再次前往工作区开展补充调查工作。因此,我们时常面临着一系列影响任务完成的安全问题,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以及欠发达国家,如欠未知的道路情况、极端的天气情况、传染病风险、社会安全、财产安全、饮食差异以及饮食卫生等等都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是境外调查工作必须克服的问题。因为每一个问题都关系到能否安全顺利完成一次境外调查任务。

    通过多年的探索与研究,不断地发现问题与分析问题,项目组在外事管理、人事教育等部门的帮助下,共同形成了一套可行的应对方案。在每次境外工作前,必须开展安全、保密、廉政、外事等一系列培训,开展行前汇报,了解工作区社会发展情况、当地法律法规、工作期间天气情况、当地传染病与流行病情况、工作区道路情况、社会人文情况等,准备必要的医疗药品,购买保险,成立安全小组,制定应急预案等。境外工作期间,严格遵守单位每日报平安、保持24小时开机、不单独行动、不谈论政治问题等规定。为了克服不良的饮食卫生条件,保证良好的工作状态,甚至形成每餐必吃生大蒜的野外工作组规定。

    作为一支代表岩溶所,代表中国地质调查局,代表自然资源部,甚至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队伍,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安全顺利得完成计划任务,不仅代表了我们的水平,代表了我们的能力,代表了我们的生产力,更代表了我们是一支成熟可靠的地质队伍。

    重视安全生产,让我们完成了一项又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境外任务,安全生产为我们的“一带一路”征程保驾护航。在伟大的“一带一路”倡议中,我们做到了砥砺前行,不辱使命!

     
    安全生产为“一带一路”征程保驾护航

    8月7日上午,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实验测试中心举办名家讲坛学术报告会。自然资源部生态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院士作了题为《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的前沿和社会需求》的报告。

    江桂斌院士从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为切入点,介绍了影响环境质量及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近代工业污染与致病、致畸、致癌的关系等。并重点指出,我国面临比发达国家更复杂、更严重的环境问题。结合我国当前环境污染的特点,以可吸入颗粒物、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为例,分别介绍了不同介质中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特点,强调早期低剂量污染物的持续摄入和多种污染物共同作用引起的复合效应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针对污染物代谢过程、DNA加合物、流行病学等关键环节仍需要开展更加系统的研究。

    报告强调,我国环境研究面临的“三大挑战”,即新型污染物及新型有毒物质的出现、新型毒物的复杂性及相应的健康风险评价。“六大前沿领域”,即毒性物质的加和效应、生命周期的时间效应、生物标记物的分析技术及示踪应用、作用机理研究、相关流行病学、毒理学研究,具有很强的科研针对性和社会意义。

    保障国民健康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国家的重大需求。其中,环境健康研究为基础,分析技术方法先行,基于必备大型分析仪器的硬件支持,研发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中污染物的分析检测技术方法,促进相关标准方法和标准物质的研制,将有效地推动环境健康领域应用研究和机理研究的突破。

    江桂斌院士希望实验测试中心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继续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争取在未来的三到五年里,在上述领域获得一定的成绩与进步。报告内容丰富、精彩纷呈,还就多个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与讨论,为广大职工和学生的科研工作开阔了思路,让在场的每一位听众受益匪浅。

      江桂斌院士作学术报告

    实验测试中心举办名家讲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