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1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2020年8月,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全国重要古生物化石调查与保护监测示范”项目对西藏昌都重要古生物遗迹化石产地开展了详细调查工作。该化石产地为2014年全国重要地质遗迹调查项目成果,为国家级地质遗迹。为进一步确定其规模、价值及保护现状,环境监测院联合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研究所、西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对该化石产地再次开展了野外详细调查。

    该产地出露面积达1500平方米,地层出露连续、沉积构造明显,足迹化石保存清晰、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在15个不同层位的产地剖面上规律分布着270余枚疑似蜥脚类、兽脚类恐龙等足迹化石,并同时赋存虫迹化石。

    项目组协同专家通过对产地波痕、龟裂纹等沉积构造及伴生双壳、菊石等指示性化石等现象的研究,初步判断该产地疑似为海陆交互相地层,未来需进一步调查研究并佐证,以确定该化石产地所处具体地质时代及层位信息。目前国际上现有已知的恐龙足迹化石产地均为陆相沉积地层,该产地将有可能成为全世界首个海陆交互相恐龙足迹化石产地。

    该处古生物化石产地的发现和调查,将对研究西藏昌都地区恐龙的演化、分布、生物群组合特性、古气候和古地理环境具有重要科研意义。下一步,环境监测院将继续对其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并协助西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及地方政府做好该产地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工作。

    古生物足迹化石

    环境监测院西藏古生物化石产地调查取得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