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4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4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9月11日下午,国土资源部举行国土资源大讲堂之学习《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视频辅导报告会,邀请国家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教授、北大法学院软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宋功德对《条例》作深入解读。地调局水环中心党委书记武选民出席视频报告会,中心各综合管理部门、技术业务部门及后勤部门的各级领导干部、职工共计110余人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正式颁布,自2015年6月11日起施行。《条例》共分8章、39条,对党组设立、职责、组织原则、议事决策等作出了全面规范,对监督检查、责任追究提出了明确要求,是党组工作方面的基础主干党内法规,是党组设立和运行的总依据、总遵循。结合国土资源部实际情况,宋功德主任具体从“为什么设党组”、“党组受谁领导、对谁负责”以及“党组在本单位应发挥的作用”等方面,浅显易懂、深入浅出地对《条例》条款进行了详细解读。

    与会职工在认真聆听报告会后一致表示,宋功德主任的辅导报告不仅加深了自身对“党组”这一组织的理解和认识,更是让大家进一步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党组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做好《条例》的贯彻落实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地调局水环中心组织收看《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

    近日,中国政法大学国土资源法研究中心主任李显冬教授向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中国地质图书馆)捐赠了《晋杨绍买地莂》、《天成三年买地碑》原拓片复制装裱件等珍贵的文献资料。

    李显冬教授师从法学大家张晋藩教授,与地质图书馆有很深的渊源,参与过地质矿产部、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等单位委托的《采矿权法律制度研究》、《矿产资源的买卖、出租和其它转让形式的界定及有关法律问题的研究》、《矿业权立法及其市场运作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等项目的研究工作,在矿业法、土地法、农业法等专业领域有很深的造诣。本次在文献中心情报室王淑玲研究员的牵线帮助下,李显冬教授与采编室进行了接洽,并将可以全面反映中国土地制度变迁及国内矿业权立法工作的《中国土地立法研究》、《中国矿业立法研究》等11册书籍以及可以证明我国古代土地买卖已有明确契约的《晋杨绍买地莂》、《天成三年买地碑》原拓片复制装裱件赠予中国地质图书馆。

    “民有私约如律令”这一合同习语,公元284年即刻于《晋杨绍买地莂》上,比西方的民事契约出现还早了三百年。1918年﹐罗振玉将他所收集到的19种地券汇编成《地券征存》,其中也包括了《晋杨绍买地莂》,是中国民间契约与土地买卖合同研究最重要的历史文献之一,除此之外《晋杨绍买地莂》在书法艺术上亦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是西晋隶书碑刻的代表作。《天成三年买地碑》亦属具有特殊历史价值的重要碑刻作品。

    地学文献中心馆藏建设是部、局科研工作的重要文献支撑,自然资源部组建以来,采编室加大了资源的收集、收捐、采购力度,满足了部局在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地学文献中心主要负责人提出“馆藏丰富、资料搜集不能仅靠采编室”,通过各处室的协助与支持,进一步丰富了馆藏文献资源,提升了地学文献中心的资源保障能力。

     
     
    加大资源收集力度 提升地学文献保障能力

    1211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中国地质图书馆)加大资源收集、收捐、采购力度,满足部局工作需求中国政法大学国土资源法研究中心主任李显冬教授捐赠了《晋杨绍买地莂》、《天成三年买地碑》原拓片复制装裱件等珍贵的文献资料。李显冬教授师从法学大家张晋藩教授,与地质图书馆有很深的渊源,其参与过地质矿产部、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等单位委托的《采矿权法律制度研究》、《矿产资源的买卖、出租和其它转让形式的界定及有关法律问题的研究》、《矿业权立法及其市场运作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等项目的研究工作,在矿业法、土地法、农业法等专业领域有很深的造诣,本次在文献中心情报室王淑玲研究员的牵线帮助下,李显冬教授与采编室进行了接洽,并将可以全面反映中国土地制度变迁及国内矿业权立法工作的《中国土地立法研究》、《中国矿业立法研究》等11册书籍以及可以证明我国古代土地买卖已有明确契约的《晋杨绍买地莂》、《天成三年买地碑》原拓片复制装裱件赠予中国地质图书馆。 

    “民有私约如律令”这一合同习语,公元284年即刻于《晋杨绍买地莂》)上,比西方的民事契约出现还早了三百年。1918年﹐罗振玉将他所收集到的19种地券汇编成《地券征存》,其中也包括了《晋杨绍买地莂》,是中国民间契约与土地买卖合同研究最重要的历史文献之一,除此之外《晋杨绍买地莂》在书法艺术上亦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是西晋隶书碑刻的代表作。《天成三年买地碑》亦属具有特殊历史价值的重要碑刻作品。 

    文献中心馆藏建设是部、局科研工作的重要文献支撑,自然资源部组建以来,采编室加大了资源的收集、收捐、采购力度,满足了部局在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刘延明同志提出“馆藏丰富、资料搜集不能仅靠采编室”,通过全中心各处室的协助与支持,进一步丰富了馆藏文献资源,提升了文献中心的资源保障能力。 

     

    《晋杨绍买地莂》、《天成三年买地碑》拓片

     

     
     
    加大资源收集和捐赠力度 提升文献中心保障能力

    近日,受地调局物化探所邀请,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何继善院士、李帝铨副教授等一行到所开展学术交流。

    物化探所郝国杰副所长对何继善院士一行到访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物化探所的历史沿革、研究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和最新业务机构调整等情况。

    何继善院士首先从基本公式、仪器设计、野外工作等方面分析了传统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的局限性,进而介绍了通过严格求解电磁波方程后提出的广域电磁法技术,创新了三维电磁法勘查技术,能够利用较小的收发距获得较大探测深度,在油气勘探、页岩气勘探、地热资源勘查、固体矿产勘探等诸多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随后,李帝铨副教授向与会人员展示了近年来运用广域电磁法取得成功的应用实例,论证了广域电磁法的有效性。与会人员就广域电磁法和大地电磁测深法的异同、收发距、探测深度以及分辨率等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物化探所林品荣教授级高工、方慧教授级高工、廖桂香教授级高工分别介绍了物化探所在阵列式电磁探测、航空物探(电/磁/放)以及大地电磁测深等方面的研究历程、科研成果和应用情况。

    郝国杰副所长在发言中认为,广域电磁法团队在理论研究、设备研发、实践应用等方面做出的探索和取得的成果对物化探所谋划“十三五”及今后的电磁法方法技术研发具有极大的借鉴和指导意义。通过交流探讨,相互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双方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电磁法领域的学术交流,以期利用先进的电磁法技术助力页油气勘探、岩气勘探、覆盖区找矿等取得新发现、新突破。

    物化探所科学技术处及有关研究室负责人和从事电磁法研究的专家参加了交流座谈。

    何继善院士一行到物化探所开展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