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8月18日至25日,越南科技翰林院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Do Huy Cuong、越南科技翰林院科技委员会主席Nguyen Van Thao等一行四人, 访问了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以下简称“青岛海洋所”),旨在进一步推动双方在海洋地质环境与灾害领域的合作。期间,双方在青岛联合举办了“长江三角洲与红河三角洲海洋地质环境与灾害合作研究”项目中期交流会。

    自2020年以来,中越双方始终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与合作,依托遥感技术联合开展了红河三角洲地面沉降、岸线演化等领域研究,有效克服了疫情给国际合作带来的挑战,彰显了双方合作的韧性与成效。

    “长江三角洲与红河三角洲海洋地质环境与灾害合作研究”项目中期交流会的顺利召开,标志着双方合作迈入新的阶段。会议期间,中越双方分别汇报了项目最新进展,并就后续合作方案进行了深入研讨。双方一致同意,将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合作:一是完善河内地质环境监测站,提升综合监测能力;二是继续深化沉积演化、地质灾害研究,探索开展蓝碳生态系统、海洋碳循环等合作研究,研究区域扩大至湄公河三角洲;三是尽早提出第三轮合作方案文本,提交中越海上低敏感领域合作专家工作组审议;四是共同推进中越海洋联合科学考察,完善航次计划,争取获得双方主管部门及外交部门的支持,作为重要议题纳入未来中越海上低敏感领域合作磋商会议。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总结了前一阶段合作的丰硕成果,更为双方后续合作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后,越方代表还参观了青岛海洋所样品库和码头,并访问了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深入了解了我国在海洋地质领域的研究进展与成就。此外,双方还联合访问了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就蓝碳生态系统研究、长江三角洲地面沉降监测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进一步拓宽了合作视野,增进了相互了解。

    此次访问与交流,不仅巩固了中越两国项目组在海洋地质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也为未来双方在更多领域、更深层次上的合作开启了新的篇章。

     
    中越海洋地质合作再启新篇---中越第二轮三角洲合作研...

    2019年10月12~13日,应越南邀请,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主要负责人一行5人赴越南河内访问了越南地质矿产总局及越南河内矿业地质大学,分别与越南地质矿产总局副局长阮文原、越南河内矿业地质大学校长陈清海座谈。

    10月12日,在越南地质矿产总局,双方就地学合作达成三项共识,一是依托“澜-湄国家地学合作论坛”以及“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等活动,双方应保持高层密切交往,加强对话磋商,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关系;二是加强地球科学领域的合作,共同谋划、实施“东特提斯演化与资源环境效应”大科学计划;三是加强双方技术人员交流与培训,提升能力建设;四是共建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共商“中心”章程及行动计划,共组“中心”理事会、学术委员会以及秘书处。

    10月13日,在越南河内矿业地质大学,双方就重启“中-越联合东南亚地质矿产学术研讨会”、续签地学合作谅解备忘录、联合申报国际或两国政府设立的重大专项研究项目、加强“东特提斯演化与资源环境效应”大科学计划合作、人才联合培养等事宜达成了共识,签署会谈纪要。陈清海校长表示非常愿意加入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学术委员会,发挥越南河内矿业地质大学学术优势。

    本次出访是执行外交部亚洲区域专项合作资金项目—“东盟国家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中的国际合作交流任务,出访所取得的成果对支撑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共建、加快落实“加强中国-东盟地学合作共同倡议”具有重要作用。

    成都地调中心境外地质室主要负责人及技术人员参加了本次出访。

    与云南河内矿业地质大学签署会议纪要

    成都地调中心访问越南地质矿产总局与河内矿业地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