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3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07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2017年3月9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与防城港市国土资源局在广西防城港市共同举办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向防城港市移交地调成果仪式”。

    会上,武汉地调中心相关负责人向防城港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移交了《防城港地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评价成果报告》及《服务防城港地区经济发展地质调查对策建议报告》《防城港地区工业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对策建议报告》《防城港市临港工业区地下水环境问题专题研究报告》。

    防城港市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区域,防城港地区城市、港口与重大工业项目规划建设迫切需要系统的水工环基础地质资料支撑。2013-2015年,地调局部署、武汉地调中心承担的防城港地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评价项目,完成了4个图幅的1∶5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在全面更新、提高防城港地区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程度和精度的基础上,注重地调成果的转化应用,有效支撑地方需求,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查明了区域地下水资源量及地下水质量,探采结合服务民生;在缺水的红层盆地找水取得突破,不仅为江平地区提供了地下水资源保障,还为北部湾经济区沿海一带地下水资源勘查提供了宝贵经验;对区内工程建设及防城—东兴铁路工程方案进行了适宜性评价,服务重大工程建设和区域国土资源规划;查明了区内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服务和指导区内防灾减灾工作。

    防城港市国土资源局局长苏维成高度肯定了防城港地区环境地质调查成果,认为这一系列成果为防城港市国土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尤其在贫水的江平红层盆地圈定富水地段并勘探出单井自流涌水量达1327方每天的优质地下水,为防城港生产生活提供了水资源保障。

    与会人员围绕防城港市下一步环境地质调查、海岸带地质调查工作部署进行了充分研讨。会后,对防城港港口码头建设、港湾淤积、江平地下水富水地段等进行了实地考察。

    本次地调成果移交地方,充分彰显了地质调查工作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作用。地调局水环部、天津地调中心、武汉地调中心、地科院岩溶所及广西地勘局、防城港市国土资源局等相关领导、专家参加了成果移交仪式。

     

    会议现场 

     

    移交成果 

     

    考察探采结合井

    武汉地调中心向防城港市移交地调成果

    9月19日,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北海仲裁委员会、北京企业法治与发展研究会、天津大学法学院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矿业法治暨矿业仲裁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资源战略发展研究院院长张洪涛出席论坛并致辞

    著名矿床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以《中国矿业健康发展中产业政策问题探讨》为题,围绕我国矿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尤其在全球疫情背景下,我国矿业产业政策如何调整阐述观点。他认为,我国经济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应当鼓励勘探,调整矿业产业政策,应当从战略角度保障矿产资源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

    原地质矿产部副总工程师李裕伟就中外矿业税费征收事宜,发表题为《中外矿业税费对比》的演讲。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特聘教授李显冬以《矿业权出让与估值调整协议》为题,就矿业权出让的法律性质作了分析。

    自然资源部地质矿产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付英就各种自然保护地矿业权退出补偿问题阐述自己观点。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研究员陈从喜就砂石价格暴涨事宜,作了题为《关于砂石粘土类矿产单独立法的思考》的报告。《国际矿业风云》作者薄少川就我国矿业走出去如何国际化运作事宜,发表了《矿业走出去与矿业国际化》的演讲。自然资源部油气中心开发室主任许书平就矿政改革事宜,发表了《矿业权管理改革前后政策对比》的演讲。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矿产资源法律事务部主任曹旭升律师就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事宜,发表了题为《矿业权出让收益制度改革建议》的演讲,并发布了《全球疫情背景下的矿业权出让收益制度研究结题报告》。天津大学法院院院长孙佑海就矿业仲裁事宜,发表了《建立符合矿业特点的争议解决机制》的演讲,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孟磊副教授就矿业仲裁人才培养事宜,发表了《矿业仲裁人才培养》的演讲。

    多位供职于矿法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所面临的法律问题给出专业解析。

    论坛还同期举行了北京企业法治与发展研究会矿产能源法律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法治周末》“矿法之声”专栏和《中国企业报》“矿业法治”专栏的开栏仪式也同时举行。

    北海仲裁委员会为矿业调解专家、矿业专业委员会、矿业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颁发了聘书。我国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江平被北海仲裁委员会聘为终身名誉主任。矿床地质与矿产勘查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裴荣富,矿床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分别被北海仲裁委员会聘任为北海仲裁委员会矿业仲裁专家咨询委员会终身顾问。

    与会专家表示,2020年是我国矿政改革的重要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正在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已于2020年9月1日开始实施。为配合矿产资源法的修改,一系列涉矿规范性文件和标准将开始实施。目前,全球疫情导致全球经济衰退,国内经济大循环对我国矿产资源的供需平衡将带来新的挑战。面对美国脱钩、全球疫情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及时对我国矿业法治进程如何推进作出战略思考。

    首届中国矿业法治暨矿业仲裁高峰论坛召开

     

    广西防城港地区地层多为碎屑岩,地下水资源匮乏。农村地区则更多饮用3-5米深的敞口井,在干旱的冬季许多井都会干涸,季节性缺水严重。2015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承担的“防城港地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评价”子项目开展了江平幅1:5万水文地质调查,在面上调查工作基础上,重新优化布设了水文地质钻探,于8月27日全面进入施工阶段。截止9月26日,完成水文地质钻探总进尺860.79米,成井13口,在已完成的水文地质钻孔中,多数出水量在1.5-3.5立方每小时,水量匮乏。

    江平13号(JP-13)钻孔位于侏罗系碎屑岩地层内,地质构造较为特殊,在钻进至20米处即有水自流而出,在打穿73米一处断裂破碎带后,水量急剧增大,经三角堰测量达55.3立方每小时,水质清澈,直至150米终孔时,水量未见衰减。这在整个防城港地区也是极为罕见,对周围两个村庄的安全供水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这么大的水量、这么清澈甘甜的井水,在防城港地区绝对是绝无仅有!”,每一个路过江平13号钻探现场的人无不发出如此的赞叹,连在本地区从事水文地质工作40余年、参加过1:20万水文地质区调的广西水文队黄显坤老人也如是说。

    目前,项目组对该井进行了止水并取样,待抽水试验、水样分析测试及水源地综合评价完成之后,将与地方政府合作,解决当地实际饮水困难,实现地质调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

     

    江平13号(JP-13)施工现场

    江平13号(JP-13)施工现场

    广西防城港地区探明重要水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