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2016年6月20日-22日,地调局水环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对“沂蒙山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项目进行了野外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组汇报,查阅了野外工作总结及原始资料,并对野外工作进行了现场核查,一致认为项目野外工作扎实、资料详实完整、准确、规范、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良好,圆满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野外工作,评定为优秀级。

    专家组重点开展了室内资料检查和野外抽查与验证。其中,室内检查了全部调查卡片2010张,涵盖了水文地质测绘、物探、水文地质钻探、遥感解译、工程点测量、岩溶洞穴探测、水文地质试验、水位水量统测等,并对照检查了野外调查手图和实际材料图及自检互检表等质量控制资料。野外抽查了三条调查线路,沿途共计25个野外调查点,涵盖探采结合孔、自流井、落水洞、大泉、地质构造点、地表水点、长观点(手工及自动)、实测地质剖面、水源地等类型。认定野外描述内容较齐全,与实际情况吻合。

    通过项目组技术人员一年多的野外辛勤劳动和探索研究,对项目工作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取得了初步认识,摸清了调查区地下水环境现状、地下水水化学规律,初步划分了地下水系统,圈定了地下水富水区块及自流区,尤其通过实施探采结合井,为沂蒙山地区缺水村庄提供了地下水供水水源,成效显著,为项目最终成果的总结奠定了基础。专家组建议项目组加快成果梳理,进一步总结水文地质区域规律,尽快转入成果报告编写和图件编制阶段,促进成果应用转化。

    沂蒙山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以优异成绩通过野外验收

    近日,由沂蒙山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项目组获悉,通过项目组100余天的野外工作,基本完成了沂源幅、燕崖幅、东里幅、马站幅1720平方千米的水文地质调查,经初步梳理,分析总结,获得了以下六方面阶段成果:

    一是填写各类调查表1800余张,调查机民井、泉水、地表水1237点,现场水质快速检测1025组,掌握了525个村庄、约43万人口的饮水现状和缺水情况,划定了水质型缺水、水量型缺水和工程型缺水的范围和解困难度。

    二是细化工作步骤,量化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为全面掌握调查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实测剖面1630.2米,统一了含水岩组划分依据和填图单位,发现了处1∶5万地质图的填图错误,进行了追索调查和修正。

    三是建设水文长观点58个,每百平方千米达3个,其中自建长观点53个,涵盖大泉流量、机民井水位、降水量、水库和河流水位及流量的长期观测。为水文动态分析、水资源量计算评价奠定了基础数据依据。

    四是初步查明了上五井大断裂水文地质性质。上五井断裂整体表现为走向NE30°的张性、张扭性导水断裂,为区域地下水汇流排泄带,控制着周边区域的地下水流向和水化学性质,但在局部地段表现为明显的压性断裂阻水性质,断裂带两侧出现20米水位差。

    五是圈定了4处潜在水源地。水源地水源以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为主,水量合计达19292m3/d,水质良好,可以满足缺水区地下水开发与合理利用规划的需求。

    六是岩溶洞穴调查助推鲁山地区旅游发展。对区内3个层位6个典型洞穴进行了1477米探测,洞穴发育以水平层状为主,发育海拔高度分别为330-390米、400-450米、500米以上共3层;其中400-450米高度的中层溶洞,分布有北方岩溶洞穴罕见的大面积层状沉积物,层理清晰,具有良好的磨圆度和较高的分选性。从岩溶洞穴旅游开发角度,提出了科学开发洞穴景点、完善灯光布设、优化景观地学说明、增设四维洞穴展示图等方面的建议。

    目前,项目组正积极推进水位水量统测、水文地质剖面测绘、岩土水样采取、水文地质野外试验和水文地质钻探工作,力争12月底全面完成野外工作,尽早转入室内资料整理阶段。

    沂蒙山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项目完成面上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