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3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4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联合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湖北省公众气象服务中心举办全国科普日活动——“天地对决:探秘地质灾害与极端气象”。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约150名大一新生通过讲座和参观的方式,了解、认识了地质灾害和极端气象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副高级工程师连志鹏以《“你我”身边的地质灾害》为题,讲述了什么是地质灾害以及其类型、危害等。“‘无限风光在险峰’,美好风光的背后,大家一定要注意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连志鹏告诉大家,不仅要认识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还要学会去防护、躲避地质灾害。

    活动期间,学生们还参观了武汉地质调查中心龙化石博物馆、“地球印记”两个科普教育基地和湖北省气象科普馆。

    武汉地调中心组织开展科普知识活动

    2018年11月1-3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在武汉组织召开泛珠三角地区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程2016- 2018年成果交流会。

    泛珠三角工程首席黄长生介绍了工程基本情况。围绕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及取得的重要进展,工程所属4个二级项目、6个典型子项目和核心综合研究专题进行了汇报。会议重点介绍了“广州地质随身行”手机APP支撑服务广州市规划建设、编制绿色发展地质环境图集等最新成果。与会专家同项目科技人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对项目取得的调查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会议要求,各二级项目进一步梳理总结,提升成果亮点;泛珠三角工程要立足大格局,集成整装性大成果。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岩溶地质研究所,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广东省第四地质大队、广西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广西区海洋地质调查院、海南省地质调查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长江科学院、武汉工程大学等单位相关领导、专家和项目主要成员共50多人参加会议。

    项目汇报工作进展

    交流研讨 

     
     
    泛珠三角地区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程成果交流会在汉召...

    2019年6月19-21日,为推进2019年长江流域水文地质与水资源调查工作,落实地下水统测工作,开展水文地质调查“在线化”建设,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在武汉市召开长江流域水文地质调查地下水水位统测、数据库建设及“在线化”水文地质调查培训会。

    会上,长江流域水文地质与水资源调查工程介绍了工作进展和长江流域地下水统测工作总体部署。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的沈阳地质调查中心、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专家分别发言。沈阳地调中心工程首席专家王晓光、水环中心工程首席专家韩双宝分别介绍了地下水统测工作技术要求、黄河流域地下水统测工作情况与经验;水环所高级工程师王伟讲解了地质云水文地质调查在线化系统及技术要求,进行了“在线化”操作流程培训。武汉工程大学王威教授介绍了地下水全自动监测移动平台与地下水统测数据采集工作;武汉智博创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任利民副总裁介绍并演示了地表水-地下水一体化调查评价与管理平台。

    会议期间,长江流域水文地质调查工程所属5个二级项目负责人分别汇报了项目工作进展和地下水统测工作安排。会议明确了长江流域地下水统测工作推进的时间节点,与会专家针对长江流域地下水统测工作存在的问题,从多个学科领域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并对工程、项目下一步的工作部署安排、成果亮点聚焦等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建设性和指导性的建议。为更加科学、务实推进长江流域水文地质与水资源调查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武汉地调中心、沈阳地调中心、水环中心、水环所、岩溶地质研究所、探矿工艺研究所,武汉工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智博创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参与长江流域地下水统测工作的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河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省级地调院、环境总站、地勘单位的5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长江流域水文地质调查工程技术培训会在武汉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