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3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3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组织专家在内蒙古林西县对“内蒙古白音查干维拉斯托铜锡锂矿大型资源基地综合地质调查”三级项目进行野外验收。

    项目发现铜锡多金属矿化蚀变带3条,圈定化探综合异常14处、激电异常5处,其中HTI-4综合异常区发现铜锡多金属与锌锡矿化蚀变带各1条,激电测深均显示矿化蚀变带深部发育有浅埋深高极化异常。提交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哈布其拉西山、哈布其拉北山2处锡多金属矿找矿靶区。

    下一步,项目组将认真落实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加强地化磁电各类异常的综合研究;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化蚀变特征,深入研究成矿作用特征并总结区域成矿规律,进一步明确该区找矿方向。

    沈阳地调中心提交2处锡多金属矿找矿靶区

    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研究所(以下简称“资源所”)相关负责人日前带队对大兴安岭赤峰地区铍等多金属矿调查评价课题组开展野外安全检查和慰问活动。

    在野外工作现场,课题组详细介绍了野外工作开展情况,实地考察了黄岗梁超大型铁锡矿及外围、二八地铅锌矿、统部镇碧流汰铍矿点,随课题组一起进行了二八地幅和统部幅矿产地质填图路线调查,并同林西县自然资源局领导和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交流。所相关负责人表示,课题组野外工作进展顺利,团队成员工作态度认真,精神面貌良好,与当地自然资源管理部门保持着良好沟通,希望进一步发挥资源所科研和勘查相结合的找矿优势,全面推进各项野外工作,实现大兴安岭赤峰北部地区成矿理论和铍等多金属找矿的突破。

    安全和保密处负责人对课题组安全教育、日常安全检查、保密、野外租用车辆管理和使用、野外应急预案制定等情况进行了检查。针对当前暑期、汛期野外安全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并现场指导了北斗通讯终端设备的操作使用,督促课题组每日野外签到考勤和北斗定位报平安,确保野外工作安全。

    课题组真切体会到了所党委对野外工作人员的关心和鼓励,将会更加努力完成各项野外工作任务,确保野外工作安全,发挥资源所找矿优势,为赤峰北部地区找矿突破作出贡献。

     

    碧流钛铍矿点考察找矿工作

     
    资源所到赤峰地区铍等多金属矿调查课题组开展野外安...

    2020年7月31日-8月2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组织,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对“北方石炭二叠纪关键地质问题专题调查(地质力学所)”预算单列项目进行了野外验收。项目所属的二级项目负责人和来自自然资源部技术指导中心、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等单位的专家受邀参加了验收,地质力学所副所长谭永杰、科技处主管人员和项目组及合作单位相关人员等2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项目负责人高万里助理研究员详细汇报了2018至2019年野外工作情况、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成果。专家组在系统检查野外记录本、实际材料图、样品测试报告等各类原始资料、成果资料基础上,就地质原始编录、实际材料图、项目成果进展等与项目组进行了讨论,同时抽查了克什克腾旗长胜德村哲思组变形剖面,查看了巴林右旗海苏坝营子大石寨组接触变质特征及林西县三七地林西组变形与变质作用,并提出了相关整改建议。

    通过听取项目汇报、查阅原始地质资料及现场抽查等,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完成了下达的野外调查任务和工作量,野外调查取得的实际材料内容齐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提交的资料符合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野外验收要求,专家组同意该预算单列项目通过野外验收,可以开始结题报告的编写工作。

    据悉,“北方石炭二叠纪关键地质问题专题调查(地质力学所)”是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研究中心承担的“北方石炭二叠纪关键地质问题专题调查”二级项目所属预算单列项目,主要任务是研究确定我国北方石炭-二叠纪构造变形期次和特点,为油气资源赋存评价提供基础,项目开始于2018年,原计划2020年结束,因局项目调整,于2019年提前终止,本次是对2018-2019年野外工作的验收,通过验收会,项目转入资料总结和结题报告的编写。

     

     

    关键地质问题室内讨论

     

    赤峰市林西县三七地林西组构造剖面检查

     

     
     
    “北方石炭二叠纪关键地质问题专题调查(地质力学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