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4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相关搜索

检索范围:

    为深化落实中心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部署要求,扎实推进野外项目组廉政风险防控,强化责任落实,2020年6月-9月,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纪委、监察审计处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落实,强化廉政风险防控”为主题,赴内蒙古达茂旗、乌拉特中旗、凉城县、和林格尔县、河北康保县等地,深入野外工作一线开展实地调研,有针对性督促和指导各项目组落实落细“两个责任”,有效防控和化解廉政风险和隐患,确保天津地调中心党风廉政建设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

    调研期间,调研组深入多个野外一线工作点,现场查看野外工作推进情况,重点了解了各项目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会议精神情况、基层党支部活动开展情况、廉政风险防控情况。针对野外项目组廉政风险防控及工作中遇到困难和制度执行情况等,与项目组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并为项目组答疑释惑。调研组强调,野外工作是局廉政风险防控的重点领域,项目组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落实落细风险防控措施,严肃制度执行,完善项目内部控制,完善“不相容岗位职责”相分离设置,拓展内部信息公开,野外费用发生和报销要坚持实事求是。野外临时党组织要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切实担负起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的职责,纪检委员(纪检员)和廉政监督员要发挥好监督的“探头”作用,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纠正,坚决把好廉政第一道关口。

    调研期间,调研组还组织项目组学习传达了驻部纪检监察组《关于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力问题的通报》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机关纪委《关于2019年以来局系统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违规“吃喝”等问题的通报》,用身边事、身边人开展了廉政警示教育,提醒项目人员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责任担当。要求项目组要举一反三,以案为鉴,认真汲取反面典型的深刻教训,切实提高廉政风险防控意识和防控能力,坚持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紧盯野外雇工、野外加油、野外采购、野外差旅费和津补贴等关键风险点,切实加强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确保不出问题。

     

    在内蒙古乌拉特中旗项目组座谈和野外现场考察

    在内蒙古和林格尔项目组座谈和野外现场考察

    在河北康保组座谈和野外现场考察

    天津地调中心纪委深入野外一线调研

    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以服务呼和浩特南部和林格尔新区规划建设为目标,在沙尔沁地区开展第四纪地质结构演化研究工作,图为地质工程师认真细致地进行人工浅钻编录。 

     
     
    天津地质调查中心在沙尔沁地区开展第四纪地质结构演...

    中国地质调查局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在花岗岩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持续攻关,取得多项发明专利。近日,《一种花岗岩细粒石粉全粒级除杂制备超细高白微粉的方法》(专利号ZL 201910979893.1)、《一种花岗岩石材废石制备陶瓷原料的方法》(专利号ZL 201910978877.0)、《一种花岗岩石材锯泥石粉制备陶瓷原料的方法》(专利号ZL 201910532022.5)等3项发明专利获得授权。

    我国现有花岗岩开采及加工产业聚集基地20余处,年增固废超1.5亿吨,受运输半径限制,主要以集中堆存、填埋为主,造成资源浪费、土地占压、环境污染等问题。郑州综合利用所发挥国家非金属矿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人才和品牌优势,依托“华东地区脉石英晶质石墨等重要非金属矿综合利用评价”地质调查项目,形成花岗岩资源非金属矿物分离、除杂提纯、功能材料制备等综合利用技术,并完成年处理30万吨规模花岗岩固废制备陶瓷原料工业试验,实现花岗岩固废规模化消纳、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研究所充分发挥专利技术优势,与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共建非金属矿高效利用产学研用合作基地,构建“矿山开采—天然石材—边角废料—非金属矿加工—废浆废渣再利用—陶瓷原料—建筑卫生陶瓷建材—功能材料等”的循环产业链,促进了驻马店市非金属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以上3项“花岗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均采用无污染物理技术,绿色环保、经济高效,可在山东平邑、五莲、莱州;河南泌阳、南召;湖北麻城、随州、通山、咸丰、罗田;广西贺州、岑溪;新疆奇台、和硕、焉耆、哈密、博乐、托里;吉林蛟河;内蒙古镶黄旗、合林格尔等花岗岩资源基地推广应用。此外,该技术还适用于花岗岩型钽铌、锡铜、钨钼、锂铷铯等多金属矿废石及尾矿综合利用。

     

     

    郑州综合利用所3项“花岗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获国家...

    日前,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承担的河北怀安-内蒙古凉城地区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已顺利完成了2019年度设计的天津武清500米、呼和浩特市南部600米和400米等三个第四纪地质钻孔的钻探、测井、编录及验收等工作,项目采集了各类年代学和指标样品,为后续的华北平原北部和河套盆地的第四纪地层结构调查研究奠定了基础。 

    天津武清钻孔位于通武廊区域内,钻孔实际进尺505米,全孔取芯率达97%。该孔将在华北平原北部建立第四系标准钻孔剖面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北西向构造带两侧第四系地层结构的差异及北西向构造影响范围、晚第四纪海侵的影响范围等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同时也为区域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环境地质问题发育背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呼和浩特市南部的两个钻孔分别位于呼市南部至和林格尔工业区之间,处于河套盆地的南侧,实际进尺分别为605米和403米,两孔取芯率均在95%以上。该孔对进一步研究呼包盆地新生代地质演化、第四纪气候变化,尤其是西风带在地质时期的演化等起到的关键作用。在呼和浩特市南部的钻探施工期间,项目组邀请中国地震局地质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和天津城建大学等相关专家考察了河套盆地及邻区新近纪地层和晚更新世湖相地层,用更宏观的视野探讨了新生代以来区域构造环境、气候的演化以及黄河贯通等学术前沿问题。 

    此项钻探工作的完成为深入第四纪地层结构调查研究,有效支撑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助力当地经济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天津武清钻探完工后测井工作

     

    专家组对呼和浩特项目进行指导

     
    河北怀安-内蒙古凉城地区区域地质调查项目顺利完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