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5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4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一、项目编号:24CNIC-023729-93(招标文件编号:24CNIC-023729-93)

    二、项目名称:无人机平台采购

    三、中标信息 

    供应商名称:成都纵横大鹏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供应商地址: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五街200号6号楼A区7楼

    中标金额:131.70(万元)

    四、主要标的信息 

    五、评审专家名单: 

    王浩,李艳梅,赵颖燕,吕旭志,李迎春

    六、代理服务收费标准及金额: 

    本项目代理费收费标准:中标服务费金额按国家计委有关价格1980号文件中规定的标准。按国家计委文件“计价格1980号文”的差额定率累进法下浮10%计算收费。中标服务费按国家发改办价格857号文件的规定,经与采购人约定,由中标人支付。

    本项目代理费总金额:1.66383万元(人民币) 

    七、公告期限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个工作日。

    八、其它补充事宜 

    无。

    九、凡对本次公告内容提出询问,请按以下方式联系 

    1.采购人信息

    名 称: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地址: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金光道84号        

    联系方式:张兰0316-2267723      

    2.采购代理机构信息

    名 称:中国仪器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丰台区西营街1号院通用时代中心B座15层            

    联系方式:张伯天、王涛、申波010-81166161、6160、6159            

    3.项目联系方式

    项目联系人:张伯天、王涛、申波

    电话:010-81166161、6160、6159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无人机平...

    8月末的哈尔滨凉爽怡人,清风将人们从南方烈日下带过来的酷热与狂躁都赶走了。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岩矿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承办,地调局实验测试中心协办的第十届全国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学术报告会暨第四届全国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青年论坛于8月28日-8月30日在哈尔滨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地质、环境与实验测试”。会议收到论文43篇,其中大会特邀报告13人,青年论坛报告30篇。

    中国地质调查局环境监测院张进德教授对我国矿山环境的宏观概况和矿区水土风险现状作了详细分析,介绍了矿区水土污染调查与防治的有效研究方法,并对水土污染防治对策和未来发展提出富有远见和中肯的建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献华研究员阐述了离子探针对锆石/斜锆石定年技术,着重从技术方面介绍了怎么提高精度和准确度,以及怎么提高空间分辨率。地调局实验测试中心沈亚婷副研究员以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区为例,从土壤-植物重金属总量、元素的生物可利用性、食物链模型研究、人体内重金属元素含量等方面详尽分析了铅锌矿区重金属生物地球化学特征,评估了矿区污染给人带来的健康风险,并对污染物在生物链中的传递途径及其人体组织的代谢模式等进行了深入探索。

    加拿大地质分析技术专家邵友彬先生介绍了粉末进样ICP光谱分析技术的新设想、新装置及其在勘察地球化学样品分析中的运用和前景,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粉末进样ICP光谱分析的大门,为有效解决ICP需制备溶液的繁杂前处理问题和实现绿色分析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值得探索的途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察研究所马生明研究员报告的题目是“勘察勘察地球化学与分析测试”,从地球化学家的角度对地质和地球化学样品的选择、样品收集、样品分析提出了要求,并阐述了元素含量、元素形态等多种元素信息在地球化学勘察中的重要作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郭冬发研究员从国内、国际标准方法质量控制方案系统介绍了铀、钍、镭的分析方法。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察研究所的张勤研究员介绍了课题组研制的新型气体发生-原子荧光光谱仪和新型固体粉末压片机,前者在仪器耐受酸度、仪器光学系统、低温点火装置等方面实现了改善,后者实现了更大压力下的粉末压片。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林学辉高级工程师介绍了海洋地质实验测试的两大类实验测试对象:海底矿产资源和海洋沉积物,并介绍了相应的实验测试技术。贵州省地质矿产中心实验室郑松高级工程师介绍了贵州省铜仁市优质水资源的调查研究成果,发现了近270多处优质水资源,为贵州省大力发展水资源产业、确保优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作出重大贡献。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张琳研究员从同位素参考物质的建立、双标准同位素校准,以及同位素标准物质现存问题多方面介绍了稳定同位素标准物质的研制及其在地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在此同时,本次会议成功举办了“第四届全国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青年论坛”。该论坛面向40岁以下对的年青科研人员,主要围绕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领域的基础和前沿领域展开研究热点、争论的论述,在选题新颖性、前瞻性,参赛者思维活跃性、洞见力和语言表述等方面展开竞赛,恪守公正、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现场报告和专家无记名评议,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肖志斌获得一等奖;孙晓艳、徐国栋获得二等奖;张世涛、马海萍和汪双双获得三等奖;时磊、于亚辉、陈园园、郭潇潇、李增胜、韩梅、邓晓燕、张向阳、李艳广获得优秀奖。该论坛得到了全国地质与地球化学相关科研单位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参与,为我国青年科技人才提供了全面展示科技水平和能力及成就的平台,加速发展、培养、扶持了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推动了我国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

    在全国地质分析工作者和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的努力下,全国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学术报告会已连续举办了十五年。十五年来,我国地质分析水平已显著提高,年轻地质分析工作者的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明显增强,本届青年论坛的科技水平和研究实力大幅度提升,整体科研水平已不逊于国际。他提倡地质科技工作者在日常科研和生产实践中,能发现、思考更多的科学问题,解决科研一线的技术难点,下大力寻找、探索科学与技术的突破口。

    会议期间,举行了中国地质学会第八届岩矿测试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到会的37名代表踊跃发言,对今后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有益和中肯的建议。第一次专委会对专业委员会的有关事项作出了相应决议,商定了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全委会的举办时间和地点。

    第十届全国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学术报告会暨第四届全国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青年论坛的召开,加强了国内与国际学术交流,为推动全国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促进地质实验工作者与国家地质工作的紧密结合、发现并培养年轻地质分析家发挥了积极作用。

    来自全国各地的地质、冶金、建材、化工、环境保护等行业研究院所、分析测试中心及中国科学院和高等院校等相关单位、企业等约150名代表参加了大会。

     

     

    第十届全国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学术报告会暨第四届全...

    4月15日-17日,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承办,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长安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等单位协办的第三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在西安召开。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齐聚一堂,分享地球科学最新研究成果。

    本次大会以青年地质工作者——“一带一路”建设的生力军为主题。中国地质学会秘书长朱立新代表主办单位致开幕陈词,中国工程院院士汤中立在闭幕式上为青年学者致辞,会议特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国伟、中国工程院院士武强、中国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徐学义等作大会报告。

    会议期间,与会青年地质工作者围绕“一带一路”矿产资源勘查与项目合作、深地资源勘查理论与技术进展、矿产资源经济与矿政管理、能源地质勘探研究进展、矿产资源研究及勘查进展、基础地质学科研究进展、水工环地质与生态文明建设、地质遗迹及地学科普与教育、现代地质分析测试技术及应用、地质大数据与信息服务十个专题进行了分会研讨。

    会上,由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颁发了本次会议的特殊贡献奖、优秀组织奖、优秀论文奖,西安地调中心获优秀组织奖,西安地调中心汤桦、高永宝获特殊贡献奖,《西北地质》编辑部获特殊学术贡献奖,李艳广、李忠煜、王亚磊、荆德龙、隋清霖等青年学者获优秀论文奖。

    来自全国100余个单位、600余名青年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290余名院士、专家、学者代表进行了大会和专题交流发言。

     

    大会现场 

     

    颁发特殊贡献奖 

     

    颁发优秀组织奖 

     

    颁发优秀论文奖

    第三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在西安召开

        为响应中国地质调查局“1+6”地调科研一体化要求,中国地调局西安地调中心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组织开展了“1+1” 结对联合试点。在双方领导的大力推动下,西安中心微区同位素地球化学实验室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离子探针中心达成合作意向:搭建共享平台、联合培养人才;相互取长补短、实现互赢共享。

        西安中心微区同位素地球化学实验室是2014年刚刚组建的地学研究实验室,现有3名工作人员,依托现有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仪,目前主要从事地质学年代和矿物微区地球化学测试工作,同时承担着《斜锆石和碳酸盐定年方法研究及应用》科研项目。

        北京离子探针中心是在科技部、国土资源部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成立的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十几年来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大型仪器共建共享的道路,运行效率和科研成果产出率都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我国地质学界普遍反映,SHRIMP II的引进和北京离子探针中心的成立,对我国地球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国际同行更是赞誉中心“是世界级的年代学平台,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年代学实验室之一”。中心已成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面向全社会高效共享的典型示范。

        西安中心微区同位素地球化学实验室起步较晚,近两年来取得了较快发展,完全满足地质科研工作对锆石测年工作的需求,斜锆石测年研究工作取得了突出性成果,走在全国前列,受到专家、学者好评。实验室全天24小时对外开放,吸引了大批中科院、地调局、高校等科研院所的地质科技工作者到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实验室将安装一套SHRIMP远程操作终端,实现与北京离子探针中心资源共享,双方互派工作人员学习、交流。西安中心李艳广已于近日完成到北京离子探针中心为期三周的研修活动;离子中心刘墩一研究员应邀将于近日到西安中心讲学,同时考察年代学实验室,计划将西安中心微区同位素地球化学实验室纳入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这对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享受国家科技平台经费支持都有显著作用。双方均表示愿意寻找更多的合作点,不断地拓展双方合作空间,寻求更灵活合作方式实现互利共赢。

     

    图1 北京离子探针中心外貌(李艳广摄)

    图2西安中心人员学习样品制备(甘伟林摄)

    图3西安中心人员学习SHRIMP仪器操作(车晓超摄)

     

    西安中心微区同位素地球化学实验室与地质所北京离子...

    为积极响应自然资源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开展“增添正能量 共筑中国梦”主题宣讲活动号召,4月11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人事处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广场、公园,开展“爱我家园 保护环境 弘扬环保意识 传递正能量”宣讲活动。 

    郑州综合利用所退休干部李艳作为此次活动的宣讲员,围绕我国大气、水资源、森林、湖泊以及矿产资源现状对围观群众进行了全面解析,结合具体实例阐述了破坏环境对人类形成的威胁,号召大家提高环保意识,从日常生活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绿色消费,低碳生活,节约资源,减少浪费。

    此次宣讲活动参与人数50余人,发放“爱我家园 保护环境”倡议书80余份,在市民中引起了积极反响。大家纷纷表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要从自身做起,做一个文明环保的人,为绿色环保尽一份责,出一份力。

    宣讲员宣讲

    向市民发放倡议书

    郑州综合利用所组织开展“爱我家园 保护环境”主题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