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5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09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5月17日上午,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区域地学信息共享技术研修班”的国内外专家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研究所参观交流,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企业BG智慧城市解决方案部副总裁赵青陪同参观。

    严光生总工代表地调局致辞,表示此次到华为北京研究所参观学习,一是进一步了解华为信息领域的技术能力;二是共同交流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地质大数据解决方案,为各个国家地质矿产信息的共享难题寻找技术支持、进而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学信息共享的高速公路,支撑“一带一路”共建倡议。

    研修班一行参观了华为北京研究所展示中心,详细听取了有关人员对华为总体技术和业务特点的介绍,并现场体验了智慧公共服务、先进应急通讯、数字化通讯业务、运维运营、IT基础设施、数字企业、创新愿景、智能终端等9个方面的动态展示和关技术演示。

    局总工室、科外部相关人员,以及研修班来自亚美尼亚、波黑、克罗地亚等11个国家的25名地质调查机构的官员和技术人员随团参观交流。

    参观展示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国内外专家赴华为公司参观交流

    近日,从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获悉,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研发的“一种地质标本图像采集装置及系统”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号:201720402483.7。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质标本图像采集装置,其包括智能终端、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左照明灯带、右照明灯带、旋转托盘和驱动装置;智能终端具有摄像头和第一蓝牙模块;箱体前侧开口,由顶板、左侧板、后侧板、右侧板和底板构成;旋转托盘水平位于底板上方,驱动装置位于旋转托盘与底板之间;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控制器以及第二蓝牙模块;电机固定在底板上,电机输出轴与旋转托盘中心处相连接;电机、第二蓝牙模块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二蓝牙模块与第一蓝牙模块蓝牙通信连接。智能终端控制电机带动旋转托盘转动,方便对标本进行多个标准角度的拍照;设置照明灯带,保证采集图像质量符合标准要求:该采集装置结构简单紧凑,方便野外携带使用。

    该专利非常适用区域地质调查、野外地质标本整理、馆藏机构实物标本数字化等工作,实现了实物小标本图像、描述信息采集数字化信息采集,生成的标准格式数据可以快速发布到互联网进行服务,同时保障了采集图像的有效性及方便后续的资料录入整理。

    “一种地质标本图像采集装置及系统”获国家实用新型...

    为进一步推进地质云(地质大数据)建设,了解IT及大数据中心建设的发展动态,近日,国土资源部地质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信息业务中心组织中国地质调查局系统有关领导和信息化业务人员赴华为北京研发基地进行调研和技术交流。

    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室涂骏调研员、地调局发展中心副主任蔡纲,来自天津地调中心、沈阳地调中心、南京地调中心、武汉地调中心、成都地调中心、西安地调中心、青岛海洋所、航遥中心、油气调查中心、环境检测院、水环中心、水环所、地科院、图书馆、河南地调院、发展中心、实物资料中心等19家单位的近60人参加了调研;来地调局发展中心访问交流的韩国地学与矿产资源研究院(KIGAM3名人员也参加了调研。调研活动由地调局发展中心总工谭永杰组织带队。

    大家参观了华为北京展示中心EBC(Executive Briefing Center),详细听取了有关人员给予智慧公共服务、先进应急通讯、数字化通讯业务、运维运营、IT基础设施、数字企业、创新愿景、智能终端等9个方面的展示和介绍,并体验了相关技术演示。

    参观结束后,华为信息技术专家做了华为云数据中心、数据中心SDN敏捷网络、LTE集群通讯等3个专题报告,系统介绍了华为云数据中心、新一代网络和区域应急通信等方面的技术方案、发展现状和典型例证,并就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通过此次调研,大家比较系统了解了华为在大数据中心建设方面的解决方案和相关设备情况,对于推进地质云(地质大数据支撑平台)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本次调研活动得到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室积极支持,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参与了组织活动。

     

     

     

    地调局发展中心相关人员赴华为北京基地调研交流

    为进一步解决地质填图过程中由于地形图和地理要素涉密而致使信息技术应用受限的问题,提高野外地质填图工作效率,提升公益性地质图公开服务水平,12月11日-13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地质资料馆)主办,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协办的使用公开卫星影像和数字高程数据作为1:50000基础地质调查底图技术论证会在广州召开。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肖庆辉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周成虎院士、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李裕伟研究员等近30位专家参加了此次技术论证会。会议由地调局发展中心总工程师谭永杰主持。

    高分2米分辨率卫星影像和数字高程数据是周成虎院士领衔的中国科学院地理信息与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基于国家高分卫星数据等,根据地质调查工作要求研制开发的影像数据产品,并添加了公开版的地名、水系、道路等基本地理信息,该套数据已经覆盖全国,经国家科工局重大工程中心同意可以提供地质调查公开使用。该套数据包括了经过坐标投影的(CGCS2000)数字高程数据(SRTM),2米分辨率多源卫星影像及基本的地名、水系、道路等信息,数据每年更新多次,数据精度能够达到1:25000地形图精度,并已在全国多个行业应用。本次会议以在全国选取有代表性的11幅1:50000地质图和正在开展的1:50000地质填图的广东新丰幅作为主要测试和对比数据,分别进行了室内套合对比研究和野外实测,主要论证该卫星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可否满足1:50000地质填图的精度和信息要求等。

    与会专家在会上听取了周成虎院士所作的题为“我国陆地资源卫星发展与高分卫星影像应用”的报告、苏州中科天启遥感科技有限公司关于2米分辨率卫星影像和数字高程数据特点与精度分析的报告、广东地质调查院新丰县幅1:50000区域地质调查项目组关于使用2米分辨率卫星影像和数字高程数据进行基础地质调查的精度评价报告和地调局发展中心项目组关于公开卫星影像与数字高程数据的应用模式及试验情况的说明与演示,大家结合高分卫星在国土行业应用案例和数据产品精度验证实例,进一步了解了中国陆地资源卫星发展状况和公开卫星影像与数字高程数据。专家们审阅了相关文档以及测试与对比数据,并到新丰县幅进行了野外现场考察验证,一致认为2米分辨率卫星影像和数字高程数据具有时相新、无云遮挡、无缝拼接等特点,在野外直接使用2米及以上分辨率卫星影像和数字高程数据进行基础地质调查,具有现势性好、定位准、用途多、可视化和多维化等优点,其空间精度能够达到1:25000地形图要求,可以作为底图代替传统地形图开展基础地质调查工作,能够大大方便地质调查工作者在野外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更能极大地促进基础调查成果更广泛地为社会提供服务,改善因底图涉密导致地质调查成果社会服务受限的被动局面。

    据悉,地调局发展中心研发的数字地质调查系统,可为使用公开卫星影像和数字高程数据作为1:50000基础地质调查底图开展野外地质调查提供应用技术支撑,其所支持的移动智能终端可支持大数据量遥感数据应用,并集音视频、通讯、定位、产状、信手剖面等数据采集和处理一体化,具有数据采集方便、高效和地质成果展示形式丰富等特点。针对野外地质调查的特点,通过智能空间平台可以提供地质调查智能空间服务、地理地图网络实时服务和地理地图下载离线服务,获取的地理服务信息无需用户配准和投影变换,可以直接作为背景图层应用;在野外数据采集过程中,以“位置坐标到地理位置再到地质位置”为“传感器”的信息源,实现从物理位置感知到语义地质位置感知服务模式。这些特点对于提高野外地质填图工作效率和推进地质调查成果的广泛社会化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使用公开卫星影像和数字高程数据作为1:50000基础地质...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研发的“可控源电磁法测量中静态位移校正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日前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在可控源电磁法测量中,近地表存在的电性不均匀地质体会引起电流分布的畸变,使地表观测的电场分量出现增强或减弱。这种静态位移效应影响若不加以校正,往往造成反演电阻率断面严重畸变,影响解释结果的正确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控源电磁法测量静态位移的校正方法,基于观测的磁场数据对电场数据进行校正后再反演解释,可有效改善可控源电磁法探测中静态位移畸变影响,有利于提高勘探解释精度。

    该专利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专项“地面多功能电磁探测系统产品化研究”课题资助。

     

     
    法测量中静态位移校正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获国家发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