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6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牵头建设地质实验测试技术标准体系,获批国家标准物质100余种,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近20项,推动发布地质实验测试国家标准100余项、行业标准200余项……近日,拥有八位女将的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计量标准化研究室荣获“中央和国家机关三八红旗集体”称号,成为本次评选中自然资源部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团队。 

     

    计量标准化研究室成员合影

    心里有杆秤

    4月2日见到团队负责人许春雪时,她正和两位同事在实验室进行磷矿石标准物质的研制实验:样品称量,混酸分解,观察记录,熟练而专注……而这仅是计量标准化研究室科研团队的一个日常片段。白大褂、实验室,在记者看来,这样的工作有些枯燥,但胜在安逸。

    “不枯燥,更不安逸!”爽朗的许春雪几句话便戳破了记者的想象:“研制国家标准物质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加班是常态,更何况我们还需要自己去野外选采标样,每年都会有两三个月的外业。”

    在该中心一间大会议室中,记者见到了团队的其他成员,活泼开朗,细致干练,温和内敛,沉静端庄……外表气质各具特色,交流互动却又默契和谐。

    说起加班,成员们谈起了几场硬仗。

    在实施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专项时,团队牵头承担了农用地土壤成分和重金属可提取态监控样品制备和标准物质的研制工作。“时间很紧迫,仅有两个月的时间。因为这些标准物质是要作为监控样,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的,也就是说,专项中十几万件土壤样品,都要用这些研制的监控样品来做监控。”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要把海量的数据统计出来,确保认定结果准确可靠,还要沟通协调参与协作的10家实验室进行一些必要的补测试和验证,难度可想而知。为了按时高质量完成任务,团队的几位成员基本上周末都在加班,每天都得到晚上十点十一点才能回家。

    “那段时间大家都累病了,可谁也没提休息,就在这个会议室中,桌子上全是样品资料,我们把药都堆在桌子中间,互相提醒吃药。”光是回想起那个场景,研究室副主任安子怡心里就热腾腾的,“别看病着,但每个人都干劲十足。大家心里都有杆秤——支撑我们的,是姐妹般的情谊,更是身上沉甸甸的责任。”

    高度的责任感换来了闪光的荣誉:她们高质量完成52种农用地土壤标准物质和8万余件土壤详查统一质量监控样品的研制,受到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和农业农村部三部委联合表扬。项目成果获2022年度自然资源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团队中的许春雪、安子怡、田芹、陈宗定4人获得全国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表现突出个人荣誉称号。

    “我们的工作就是为地质测试制定‘标尺’,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特别是矿物、土壤和水等分析样品,提供可溯源的高准确度计量标准,有效保证分析数据的高质量和可靠性。”许春雪进一步解释说,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是建设质量强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而计量、标准和合格评定则是NQI的三大支柱——计量是基准,是控制质量的基础;标准是依据,用以引领质量提升;合格评定是手段,控制质量并建立质量责任。“这三者构成一条完整的链条。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中,实验测试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开展计量、标准、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相关样品分析数据的准确可靠,可为自然资源的高质量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她自豪地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团队已经负责和牵头研制了上百项国家标准物质、国家标准方法及行业标准方法,填补了多项地质空白,研究成果也被广泛应用到了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国家地下水调查监测评价等重大专项工作中。

    事业的重量

    与普通化学分析测试的工作不同,实验测试中心的工作人员首先是地质人,要亲自从野外采集标准样品进行研究制备。

    在云南拉伯进行长江流域丰水期水样和悬浮物采集时,雨水冲段道路,许春雪等人被困在工作区三天三夜。晚上她们就住在老乡家的木屋中,房屋简陋,门锁是坏的。看着外面那陌生的黑沉沉的夜,许春雪不敢睡实,满耳都是呼呼的风声。

    在她的记忆中,咸菜米饭的日子都没有身边的跳蚤和不时撞到身上头上的大蛾子恐怖。“洗手间离得特别远,在山脚,要去就得从山上跑下山,很不方便。”看得出,那段经历让她毕生难忘。

    野外的惊险说也说不完:云南药王山,汽车行走在盘山路上,大大小小的石块从山上流星般飞落,噼噼啪啪地砸在车的前方;内蒙古陈巴尔虎旗,GPS没有信号,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找不到路;吉林乌拉图噶,相互拉拽着爬上山头,用大榔头一下一下地砸石头取样……

    团队9位成员,蔡若伦是唯一的男生。在这位2019年大学毕业的大男孩眼里,姐姐们实在是太强了:“不说做实验、搞研究,单说野外采集运送几十、上百公斤样品时那种敢拼敢闯的劲儿,就让我不得不服。”

    “我们地质找矿的采样不同,他们是采几块,我们一次最少要采50公斤,这还是一个点位的,如果是多个点位,那数量就做乘法。”由于体力上的限制,在这些女将眼中,最苦恼还都不是野外的危险,而是采集到的样品的重量,“不管地面情况多么崎岖复杂、有没有路,都得想办法运回来”。

    印象最深的是在河北唐山附近的一处稀散金属采样点,她们一次采了两个点的岩石样品。由于采样点在深山沟里,不通路,这100公斤矿石她们硬从山沟里连背带拉,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才弄到路边的。“其实每次采样的艰辛程度都差不多,都是大家一起扛回来的。”

    “每一个标准物质研制完成需要大约3年的时间。”许春雪介绍说,“这个过程的工作量是巨大的,这就要求科研人员需要有丰富的实验操作经验、熟练的数据处理能力,同时还要有足够的细心,耐得住性子。”

    近些年,团队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她们依托“典型矿产标准物质研制”等课题,组织多家地质行业实验室,共同研制了金属矿产、水系沉积物、土壤岩石和地下水等23个系列共计74种国家标准物质。其中,黝铜矿、金红石、模拟页岩气、土壤碳形态等标准物质填补了国际空白,锂辉石、钛铁矿物相、稀土矿石等战略性矿产相关标准物质填补了相关矿物类型空白,为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全面开展奠定了基础。

    奋飞的群雁

    作为女性,肩上往往还有家庭的重担,需要花更大气力去平衡工作和家庭,特别是孩子的照顾问题。

    许春雪觉得,工作、事业重要,团队成员们的身心健康、家庭幸福也同样重要。作为管理者,她想了不少办法,比如把出差的工作细致划分,让大家尽量出短差,调配衔接好。不过,急难险重的活儿来了,大家就只能暂时把小家放一放,“一是让家里人多承担,二是团队一起上,互相关照。”

    更多的时候,许春雪自己会冲在前面。有一段时间,活儿比较紧张,她早出晚归,孩子老看不见妈妈便在家吵着要,老公拗不过,只好带着孩子找到单位。一见面,孩子抱着妈妈就哭了。“许姐的老公特别支持她,从没有怨言,还经常会在院里等她下班。我们经常被迫吃狗粮。”一片笑声中,过往的苦涩化成了回忆中的轻松一刻。

    “我们团队的特点就是敢闯敢拼,比业务能力,拼项目成果,看论文数量质量……”宋辛祎是和蔡若伦同一年加入团队的新兵。她觉得,姐姐们不仅是业务上的领路人,更是人生的榜样。

    “她们太拼了,特别励志。”蔡若伦说。

    田芹,为了工作两地分居自己独自带孩子,结果不仅自己成为单位最年轻的正高,而且孩子也培养得特别优秀;陈宗定,为了读博把年幼的孩子托给家人照料,在城里与人合租房子学习。榜样在前,蔡若伦也主动选择了继续深造之路——攻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学专业研究生,即将毕业。

    年纪最大的孙德忠是团队中唯一的“60后”,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她说,在个人爱好中实现人生的价值是幸运,更是幸福。她特别感谢2000年命运的一次转折——本是从中国地质科学院管理岗分流进入测试中心,她却找到了最适合的位置——专业对口、兴趣对口,人生唰地一下亮了。从那以后,她逐渐成为单位无机分析方面的技术担当,成为团队中牵头制定国标行标数最多的业务骨干。

    专注于热爱,是对自己最好的犒赏。

    “我们这个团队,以80后、90后为主体,有高级职称者占到了7位。”许春雪告诉记者,团队还承担着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勘查技术与实验测试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和秘书处的日常工作,推动发布地质实验测试国家标准300余项。“目前秘书处的日常工作主要由刘亚改负责,她在标准化管理方面很有经验,而且踏实认真、井井有条,这几年做得卓有成效。”

    目前,团队目前正围绕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开展铍矿石、煤系样品等20种战略性矿产标准物质的研制,以期填补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空白;正在推动20项实验测试行业标准的报批发布,为部局标准化工作提供实验测试技术支撑;同时持续开展对地下水分析测试质量监控评估,支撑服务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确保水质结果准确可靠。

    与计量标准化研究室“三八红旗集体”的见面会在开心的合影中落幕了。“还差一个,孙慧中,正在休产假。”许春雪遗憾地补充道。

    离开实验测试中心时,阳光和暖,清风拂面。中国地质科学院大院里面的丁香花开了,空气里是香甜的味道。小小的丁香,每一朵似乎都不甚起眼,但她们一团一簇地聚集在一起,芬芳四溢,就成了春天中一道清新宜人的风景。

    春天里的绽放 ——记“中央和国家机关三八红旗集体”...

    由全国标准物质计量技术委员会归口,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的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以及湖北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负责起草的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 1646-2017《地质分析标准物质的研制》已于2017年12月26日起正式实施。为进一步提升和促进我国地质分析标准物质的研制水平和能力,充分发挥实验测试中心的行业引领作用,2018年11月12日,“JJF1646-2017《地质分析标准物质的研制》国家计量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宣贯培训于武汉顺利举行。该培训由全国标准物质计量技术委员会主办,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和湖北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承办。全国69家科研院所和高校近160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会上,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卢晓华研究员作了题为“标准物质的研制现状与发展趋势及国家标准物质计量技术规范体系”的报告,从国内外标准物质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家标准物质计量技术规范体系和标准物质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了详实的介绍。全国标准物质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姜亚平处长讲解了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物质定级行政受理申报的具体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规范第一起草人实验测试中心许春雪副研究员从规范制定背景、地质分析标准物质的选采与制备、均匀性评估、稳定性评估、定值、不确定度评定、定值结果表示、包装和贮存、研制报告及认定证书的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对地质分析标准物质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和应用进行了简要介绍。实验测试中心王苏明研究员、王亚平研究员和安子怡高工,湖北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方金东研究员,北京金索坤技术开发有限公司高树林总经理分别就 “方法确认与量值溯源”、“我国地质领域标准物质的研制及应用”、“标准物质研制报告编写及证书标签”、“地质标准物质制备工艺及典型标准物质研制实例介绍”、“火焰原子荧光仪金含量测定方法研究”等内容做了精彩的报告。

    通过本次培训,大家一致认为,对规范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标准物质的具体研制技术、研制现状和目前发展趋势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受益匪浅。此次宣贯会对规范地质分析标准物质的研制过程,为地质样品分析测试等活动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标准物质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JJF1646-2017《地质分析标准物质的研制》国家计量...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PTP和RMP相关工作的认识和了解,近日,地调局实验测试中心组织召开了“标准物质生产者(RMP)和能力验证计划提供者(PTP)认可学术研讨会议。”会议邀请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五处曹实处长和何平高级主管做学术报告。

    曹实处长从CNAS认可作用及实验室认可政策和要求两个方面进行报告,实验室认可在评价能力、政府认可等六个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实现全球层面的相互承认。何平高级主管从认可概况、PTP认可和RMP认可三个方面介绍了目前RMP和PTP认可的国际动态。许春雪副研究员对实验测试中心的RM和PT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报告内容包括基本情况、RM研究进展及PT研究进展三个部分。随后,大家就RMP和PTP认可相关工作展开充分讨论。

    通过此次会议,大家对实验室认可作用、政策要求及国际动态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为实验测试中心相关人员更好地开展PT和RM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实验测试中心相关科研人员近30人参加会议。

      PTPRMP学术研讨会现场

     
    实验测试中心召开“PTP和RMP认可学术研讨会”
      2015年3月30日,全国地质矿产专业标准物质技术委员会成立暨形态标准物质技术研讨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宣布了成立全国地质矿产专业标准物质技术委员会的决定,全国地质矿产专业标准物质技术委员会自筹建近2年来,积极开展委员会自身建设,在地质矿产领域多次开展标准物质的技术咨询与研讨活动,为广大标准物质研制的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和技术服务,促进了地质矿产专业标准物质研制的健康发展。全国地质矿产专业标准物质技术会今后将在在国家标准物质技术委员会的指导下,积极、有序开展各项工作,为国家地质矿产事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技术支撑作用。

      会议还宣布了全国地质矿产专业标准物质技术委员会委员名单,委员由地质矿产领域全国标准物质技术委员会委员、标准物质研制技术专家和管理部门代表等共25人组成。委员会名誉主任:庄育勋,主任委员:王亚平,副主任委员:文波、白冶、顾铁新,秘书长:许春雪。委员会人员专业领域范围包括地质、核工业、石油、有色、冶金、海洋、武警、化工、煤炭和环境等。

      会议介绍了近年来地质矿产领域标准物质的发展情况,总结了全国地质矿产专业标准物质技术委员会(筹)工作及2015年工作计划建议。
    会议期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鲍征宇教授汇报了《研制硒矿石及富硒岩石成分和形态分析标准物质和标准方法》项目的进展情况,与会专家针对硒形态标准物质研制过程中均匀性检验、稳定性检验与定值方法,富硒岩石硒形态分析方法研究中的关键技术参数等进行了研讨,并对下一步的实验设计与方法研究提出建议。


    会议现场
    全国地质矿产专业标准物质技术委员会成立暨形态标准...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标准化研究团队依托《地质调查标准化建设与标准研制更新》地质调查计划项目之《地质矿产实验测试标准物质和方法综合研究》工作项目完成的研究成果“地质分析标准方法信息管理系统”和“地质分析标准物质信息管理系统”在国土资源标准化中心(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和测试中心联合举办的“2015年地质分析技术标准培训班”上进行推广应用培训,获得一致好评。

    会议邀请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程师室白冶副主任就“地质矿产标准编写要点”做专题报告。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王亚平研究员、王苏明研究员、许春雪副研究员、安子怡助理研究员、孙德忠研究员的讲座内容分别为“地质分析标准物质研究技术规范”、“地质分析标准方法研究技术规范”、“地质分析标准物质信息管理系统”、“地质分析标准方法信息管理系统”和“生态地球化学动植物样品分析标准方法”。

    “地质分析标准方法信息管理系统”和“地质分析标准物质信息管理系统”是《地质分析标准方法研究技术规范》和《地质分析标准物质研究技术规范》两个即将发布的行业标准的配套应用软件。标准方法和标准物质技术参数评估是全球范围内的规定内容。定量分析方法标准要求的关键技术参数是表征标准方法水平的重要质量指标,但由于这些指标评估的试验安排和数据统计分析较为复杂,工作量大,长久以来在国内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且不统一,“地质分析标准方法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极大推动了国际标准在确定标准分析方法关键技术参数中的应用。标准物质研制涉及大量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工作,特别是不确定度评估难度大,“地质分析标准物质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应用,较好解决了上述问题。两个软件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处理的准确度,将推动《地质分析标准方法研究技术规范》和《地质分析标准物质研究技术规范》两项基础标准的应用实施。上述两项基础标准对于规范和统一我国地质分析标准方法和标准物质研制的技术要求,提升和促进我国地质分析标准方法和标准物质研制水平和能力及国际接轨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两项成果已在10家实验室推广应用,还有15家实验室预约使用,项目组将分批安排培训、应用指导和开通服务。

    测试中心地质分析标准化成果推广应用接地气

    2020年4月7日,在一片春雪中,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简称资源所)唐菊兴研究员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青藏高原重要矿产资源基地成系统深部探测技术与勘查增储示范》的西藏甲玛3000米科学深钻项目正式复工复产。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唐菊兴研究员为首的项目组按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和资源所党委统一部署,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多次与承包商山东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沟通协调,因时施策、多措并举,由点到面层级部署、凝聚合力,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高效有序推进复工复产。3月初,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3000米科学深钻项目组按照钻探工程处复工复产调度会要求,积极与西藏华泰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及当地政府沟通协调,了解当地疫情动态及复工要求,办理复工复产手续,分批次派遣人员进藏。3月底全部项目成员按照拉萨防控指挥部要求陆续解除隔离取得隔离证明,顺利进驻矿区。4月7日,项目组完成通水通电、文明生产、设备维护保养等工作,顺利复工。4月9日,钻探进尺10.96m,完成了第一批岩芯取芯工作。

    下一步,项目组将认真落实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和资源所党委的工作要求,坚持疫情防控和项目推进两手抓、两手硬,高效优质完成项目工作任务,以实际行动服务地矿事业高质量发展。

    技术人员检查钻探平台与设备

    雪中的钻探平台

    20203000m科学深钻第一段岩芯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3000米科学深钻顺利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