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9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24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以“强化宗旨意识,密切联系群众”为主题,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三专题集中学习研讨。武汉地调中心党委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及支部书记共2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解读了《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传达学习了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24指导组武汉调研座谈会精神,特别是宋秀岩组长总结讲话精神。

    鄢道平、钟开威分别作主题发言,黎清华作专题发言。

    鄢道平以“群众路线是检验工作的试金石”为题,分享了个人对群众路线的基本认识,从建党98周年的历史经验和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的“四种危险”出发,指明了群众路线的时代意义。结合中心实际,围绕破解绩效分配难题、关心群众身心健康、增强服务群众意识、解决群众普遍关切的问题、丰富职工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阐明了群众路线的实践要求。

    钟开威以“为人民服务是我们永恒的主题”为题,分享了个人自学党章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的心得体会,总结了中心围绕为民服务解难题作出的部署安排,剖析了中心及个人在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差距,提出了努力方向。

    工程首席黎清华以“精准部署,充分发挥地质科技优势,强力支撑脱贫攻坚战略”为题,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脱贫攻坚战略的目标、任务、方向、要求,阐述了地质工作的职责定位,介绍了2019年推进海南琼中县地质调查脱贫帮扶工作成效,强调地质工作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重在找水打井、地灾防治方面提供地学解决方案。

    围绕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充分发挥地质调查技术优势,助力赣南、琼中地区脱贫攻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地质技术支撑,党委班子成员逐一作交流发言,其他与会人员作自由发言。

    会议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实现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必然要求。着力解决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脱贫攻坚工作实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行动指南和工作方向,是我们党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近年来,中心立足地质工作实际,结合地调项目实施,充分发挥打井找水、地质灾害防治专业技术优势,为支撑服务贫困地区饮用水安全和住房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认可。

    会议要求,一是要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总结在江西赣南、海南琼中、湖南新化、湖北孝昌等地区开展的地质扶贫工作经验,强力推进“地质调查+”扶贫工作模式,不断取得新成果;二是要充分发挥野外项目临时党支部作用,增进党群干群关系,密切联系群众,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三是要扎实推进地质村和化石村建设,打造特色地质文化,为贫困地区旅游产业开发提供更加有力的地质技术支撑,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武汉地调中心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

    2018年11月29日,为大力宣传绿色发展和绿色勘探理念,向广大中小学生传播普及清洁能源知识,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油气地质室页岩气项目组在野外组织开展了科普进校园活动,页岩气团队科技人员为新化县光大希望学校师生送去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页岩气科普讲座。 

    科技人员围绕“什么是页岩气”“为什么要找页岩气”“为什么要在新化地区开展页岩气勘探”等内容,采用宣讲和互动方式,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讲解、普及自然资源科学知识,使他们了解并不同程度地掌握了页岩气基本知识和勘探开采过程,认识到发展清洁能源对我国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

    科普讲座气氛轻松活跃,同学们兴致勃勃、积极互动。新化县光大希望学校校长感谢武汉地调中心组织开展此次科普活动,认为本次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地球科学知识,培养了同学们对新鲜事物的浓厚好奇心,增强了同学们的绿色生态发展和环保意识。同时预祝武汉地调中心在新化地区开展的页岩气勘探工作取得圆满成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卓有成效的贡献。

    科技人员认真讲解 

     

     同学们认真聆听

     

    武汉地调中心页岩气项目组在野外组织开展科普进校园...

    8月23日至31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带队赴“湘西鄂东皖北地区岩溶塌陷1:5万环境地质调查”3个子项目野外一线开展综合检查。检查组成员由技术专家和科学技术处、监察审计处、岩溶地质数据处理与应用中心等部门人员组成。检查内容包括2017年委托业务野外验收、2018年项目质量检查、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安全、保密工作情况等。

    检查组分别赴安徽淮南、湖北武汉、湖南新化和怀化等地对项目组进行了室内资料检查和实地野外检查。期间,召开了野外党风廉政建设座谈会,就政治与业务结合、廉政风险防控向基层一线延伸等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就政治生态民主生活会征求了意见。检查组成员通报了综合检查整体情况,带领学习了局系统典型案例,与会人员分别结合野外工作实际提出了关于劳务派遣人员管理、廉政教育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检查组强调,野外项目组全体成员要讲政治、守规矩,严格执行单位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排查与防控廉政风险点,确保在完成工作的同时不出问题。同时,要高度重视检查组提出的问题,做好整改工作。

                             

     

     
    岩溶所到野外一线开展综合检查

    8月23日,湖南新化县人民政府召开座谈会,接受并感谢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核工业230研究所为该县4所中小学捐赠课桌椅630套、讲桌6张,总价值10余万元。

    武汉地调中心、新化县政府、核工业230研究所以及受赠学校等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捐赠活动。

    新化县政府相关负责人对武汉地调中心、核工业230研究所科技人员的爱心善举表示衷心感谢,并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两家单位赠送锦旗。同时表示,此次捐赠活动,不仅给新化县教育带来了实在的物质帮助,更送来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并希望受助学校用好这批爱心课桌,用优质的教育质量来回报两家单位的爱心善举。

    武汉地调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武汉地调中心的基本情况、长期在湖南从事地质调查工作取得的主要进展与成果,感谢新化县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长期以来对地质工作的支持与帮助。同时表示,武汉地调中心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新化经济、教育的发展,并祝愿新化县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全域旅游品牌建设及各项工作中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新化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希望受助学校能把两个单位的关怀之情转化为工作动力,把学校办好,把学生培养好,回报捐助单位对新化教育的关心和支持。

    2017年7月,武汉地调中心承担的“中扬子地区古生界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项目,在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西河镇铁石村实施页岩气调查井施工过程中,钻获水质达理疗热矿水标准的地下热水,极具开发利用价值。为此,新化县人民政府奖励武汉地调中心及负责钻探施工的核工业230研究所共计10万元,武汉地调中心、核工业230研究所把这笔奖励资金全部用于改善新化县枫林中学等4所中小学办学条件。

     座谈会现场 

    捐赠的课桌样品 

     参观受助学校枫林中学 

    湖南新化举办武汉地调中心向中小学捐赠课桌椅活动

    应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塌陷防治重点实验室的邀请,南非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专家林立相教授于2018年7月6日对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进行学术访问。

    林立相教授作了题为“Study on sustainable yield of a fractured rock aquifer, South Africa, from conceptual model to numerical modelling(南非裂隙含水层可持续流量研究-从概念模型到数值模拟)”的报告。报告中,林立相教授首先介绍了工作目的和意义;然后详细介绍了工作区的地质背景、开展的工作及每项工作取得成果,包括野外调查、裂隙测量、钻探、物探、抽水试验、压水试验、2D、3D裂隙模型的建立和数值模拟;最后通过综合分析为工作区裂隙含水层确定了一个可持续流量。

    报告结束后,与会人员就感兴趣的科学问题与林立相教授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和交流。

    林立相教授现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塌陷防治重点实验室聘请的客座教授,重点协助实验室开展湘中、淮南矿山疏干诱发岩溶塌陷的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此次来桂林还与实验室人员同往湖南新化、宁乡开展南方大型充水矿山岩溶塌陷监测预警研究的工作。

    岩溶所部分科研人员共10余人参加报告会。

    南非地质调查局到岩溶所进行学术访问

    为了提高地质资料服务的针对性,拓展地质资料服务范围,2016年12月26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地质资料馆)组织召开座谈会研讨了地质资料如何在生态环境评估和贫困区扶贫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探讨了地质资料二次开发应用的重大意义,深度剖析了经济转型时期地质资料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会议邀请了上海师范大学城市信息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上海长三角人类生态科技发展中心理事长陶康华研究员,上海长三角人类生态科技发展中心周国祺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计算机制图实验室主任、中国测绘学会资深会员梁启章教授。

    专家介绍,上海长三角人类生态科技发展中心长期从事我国扶贫区生态环境评估工作,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地质资料馆)为其提供的地质资料在河南新县、湖南新化、湖北远安等地扶贫区以及浙江东阳生态环境评估工作中均起到了重要作用,实现了地质数据与林业资源调查数据库的整合,把动植物资源、土壤资源及其地质环境背景直接联系起来,通过整理分析数据,发掘当地资源特色,不但能知其然,还能究其所以然,在推动当地环境保护、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扬长避短、有的放矢的作用。

    陶康华研究员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讲到,环境保护不是为了停止发展,恰恰是为了更好更持续地发展,我国当前经济增速已趋于缓慢,应逐步向林业、农业地质发展。我国林业占国土面积大半,近几年林产品进出口贸易额不断创新高,为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农业是我国这个农业大国的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石。两个领域的共同点是都离不开土壤研究,尽管我国有持续更新的林业、农业调查数据,但往往局限在土壤浅层,无法对现象进行深入解释。他举例说,全国土壤调查无法对产区特点进行区分,有些地方可能因某种重金属超标被认定为重金属污染,但恰巧是该特色使得某种作物产量高、品种好,而地质数据恰恰可以从元素富集、迁移、地质构造等方面对此现象进行解释。又比如茶叶种植与地下环境密不可分,受地热影响会影响产量和口感。有些作物随着不同矿区区带呈现不同产出,或者产地不同,导致结构功能也不同,进行一定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甚至可以为医学领域做出巨大贡献。以上这些事实无疑凸显出地质数据在农、林、医药等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梁启章教授也指出将地质数据与农业、林业等数据进行跨界综合交叉,必将碰撞出前所未有的火花,在信息领域“打钻”一定能钻探出丰富的资源。比如摆在眼前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我国扶贫工作,如何摆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困境,过去发展旅游业是捷径,但不是长久之计,如果可以将当地地质特征数据应用起来,因地制宜,知其所以然,推广农特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形成产业链,就是将扶贫工作推上了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

    综上所述,地质资料在传承地质工作成果的同时,在其它相关领域都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需要不断扩展传统地质资料应用范围,要将“跨界交叉”作为实施“地质资料二次开发”的战略,推进地质资料在更广范围、更多领域发挥其基础支撑作用。在未来,我们将会让地质“深钻”钻入各个行业,挖掘地质资料工作与其他行业的合作点、火花点,力争持续地、有效地发挥地质资料其本体价值。

     

     

    地质资料助力生态环境评估和贫困区扶贫工作

    2020年10月31日,湘中地区第一口泥盆系页岩气参数井-湘新页1井,正式开始压裂施工。 

    为贯彻落实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积极拓展中游”的总体部署要求,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2019年在湖南省新化县部署实施了湘新页1井,在泥盆系佘田桥组钻获了77.6米含气页岩和260米含气泥灰岩,实现了泥盆系佘田桥组页岩气和致密泥灰岩气重要发现。为进一步获取产能评价参数和夯实调查成果,武汉地调中心2020年对该井实施压裂试气工程,力争实现我国泥盆系页岩气工业气流零的突破。

    压裂试气工程由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施工,10月11日,压裂试气设备抵井,随即开展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10月29日,施工单位组织了开工预验收;10月30日,武汉地调中心组织专家进行了开工验收并提出整改意见,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武汉地调中心、非常规油气工程技术中心、中南项目办、“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工程等有关领导和技术人员参加了开工验收;10月31日,施工单位完成整改,提出复查申请并经武汉地调中心项目组复查合格后,湘新页1井压裂试气施工正式启动。

    湘新页1井压裂试气工程有望进一步推动湘中地区油气勘查工作,拓展长江中游页岩气勘探范围,支撑服务“气化湖南”工程。

    湘新页1井压裂施工现场

    湘新页1井开工验收现场

    湘新页1井压裂施工正式启动

    2019年10月16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湘鄂地区页岩气战略选区调查”项目组,在湖南省新化县六中开展了以“走近页岩气,探秘新能源”为主题的科普进校园活动。 

    本次活动以科普宣讲为主。武汉地调中心科技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同学们讲解了页岩气的形成、勘探、开采、用途等科普知识,介绍了国内外页岩气勘查开发现状,分析了我国大力推进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意义,展示了湖南省页岩气调查的进展成果。通过播放三维动画短片的形式,直观演示了水平井钻探和分段水力压裂等关键技术,使师生们更加深刻了解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流程,生动风趣的讲解深深吸引了师生们,现场赢得了一次次热烈掌声。讲座中,武汉地调中心科技人员与师生们展开了积极的讨论互动,对学校师生提出的问题给予了耐心细致地解答。

    科普活动不仅展示了武汉地调中心页岩气调查的成果,同时也向广大师生传播了油气科普知识,让大家切身感受到我国页岩气资源调查工作的重大进展和变化,得到了学校师生们的一致好评,取得了圆满成功。

    武汉地调中心在湖南新化开展页岩气科普进校园活动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承担的“中扬子地区古生界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项目,在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西河镇铁石村部署并组织实施了页岩气调查井湘新地2井。该井在钻至1218米震旦系留茶坡组硅质岩地层时涌出地下热水,地下热水水质达到理疗热矿水标准,极具开发利用价值。

    监测结果显示,孔口稳定自流水量达每小时23立方米,日出水量达552吨;水温最高达45度,稳定在40度以上,初步估算压力水头高出地面40米。水样化验结果显示未发现对人体有害物质成分超标,其中偏硅酸浓度达到每升35.7毫克,超过理疗热矿泉水水质标准(25mg/L),具有医疗保健作用。

    “中扬子地区古生界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项目工作区位于雪峰山隆起与湘中坳陷过渡地带,工作区西部附近为白马山火成岩体,这可能是深部热水形成的主要原因,且白马山火成岩体面积达880平方公里,分布在新化、隆回、溆浦等县,在其外围1200平方公里范围内因有储热层(带)与良好的盖层,都有可能找到地下热水资源,为下一步在雪峰山东南麓一带寻找地热资源奠定了基础。

    娄底市新化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偏西,雪峰山东南麓,资水中游。全县辖26个乡镇,总面积3567平方公里,总人口147万,是集山区、库区、革命老区于一体的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县,也是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县。新化县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旅游资源8处,省级旅游资源17处,其中紫鹊界梯田、梅山龙宫两处为4A级景区。2016年湖南加速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新化县成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该地下热水距新化县城、梅山龙宫景区20公里,距紫鹤界景区21公里,距大熊山景区42公里,交通位置便利,具有极大开发利用价值。从长远来看,将对新化县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旅游经济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湘新地2井地下热水井口自涌及上震旦统留茶坡组岩心 

     
    湖南娄底首次发现极具开发价值地下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