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3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相关搜索

检索范围:

    近日,地调局水环中心研发的 “便携地下水温测量装置”和“便携式磁力搅拌器”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获实用新型专利。

    “便携地下水温测量装置”(专利号ZL201621049927.5)是地调局水环中心在已研发的系列产品中新添的又一新成员,主要用于地下水、泉水及地表水等各种水源的水温测量,该装置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响应速度快等特点,适用于各种深度监测井水温的现场快速检测。

    “便携式磁力搅拌器”(专利号为ZL2016 2 1050173.5)是一种对被测溶液进行现场快速搅拌的便携式磁力搅拌装置,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磁力搅拌装置,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即使在不具备电动力电源情况下,仍可对化学溶液进行现场搅拌的操作。便携式磁力搅拌器使用电池供电,搅拌速度方便调节,使用方便。其设计为箱体式结构,包括面板及装置外壳,在面板上至少设有运行指示灯、电源指示灯和开关按钮,配有电池电源和电机驱动控制电路模块等,通过合理调节直流电机支撑板的高度及直流电路控制模块,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有效地控制磁力搅拌转子搅拌溶液的转速。 

    水环中心地下水监测领域再获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中心研发的“一种崩塌体裂缝识别报警装置及其识别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此项发明公开了一种崩塌体裂缝识别报警装置,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分别连接有供电模块、裂缝识别检测模块和智能报警模块,控制模块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连接至远程数据监控中心。

    此项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崩塌体裂缝识别报警装置的识别方法,结合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嵌入式技术及智能视觉技术,利用4K高清影像传感模块、4K高清视觉传感模块,采用先进的图像压缩处理模块、嵌入式微处理器、智能数据传输模块,硬件设计的模块化可以有效降低系统与装置的体积,使用高效简洁的模块化图像处理方法,可将现场监测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多种方式传输到现场监测人员或后台数据监控中心,有效地提高了图像数据的处理速度与时间,有效保证在恶劣环境条件下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该装置操作简单、体积灵巧、安装方便、精度高、功耗小,数据直观可视化,可实现对崩塌体裂缝的高效识别及崩塌体危险区域的现场报警,尽早发现崩塌体裂缝变化情况,及时发出报警信号,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崩塌灾害带来的危害性。本发明提供的裂缝识别方法可以明显减少滤波过程中图像有效信息的丢失,精度明显提高,从而提高了裂缝识别的精度。

    “一种崩塌体裂缝识别报警装置及其识别方法”获国家...
      2015年1月27日,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组织有关专家在北京对中国地调局地科院地质所牵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吉林大学和中国地调局地科院资源所所等单位参加的“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同位素地质学专用TOF-SIMS科学仪器》(编号:2011YQ050069)进行了2014年度工作检查。


    与会专家听取项目组工作进展汇报


    项目组向与会专家现场演示完成总装配后正在初步调试中的TOF-SIMS-REE仪器

      2014年,项目组按时完成了规定的阶段性计划,共取得新装置8套、核心部件6个;申请专利9项,获专利授权4项;发表论文16篇。所取得的进展和技术突破情况如下:

      1. 本年度进行了TOF-SIMS-REE整机的装配和调试工作。完成了TOF-SIMS主腔体的实物加工和组件安装以及样品图像观察系统的安装和调试。一次离子源可正常工作,束斑直径达到15-20μm,氧离子(O-)流强度达到18nA,离子流脉冲宽度达10ns;二次离子质谱测试金元素(Au)的分辨率可达到6000。

      2. 实现了一次离子在样品表面聚焦及离子束脉冲化轰击样品,并检测到二次离子信号。


    任务一现场展示TOF-SIMS-REE仪器的总装配工作情况


    任务二现场演示一次离子源和离子光学系统的性能

      3. 完成多种靶材的纳秒激光溅射产物的飞秒后电离实验。在优化条件下飞秒后电离技术可使测试信号提高数十倍。


    任务三汇报飞秒激光后电离系统的研发和测试情况

      4. 优化了质量分析器的安装精度,增加了用于高能发散条件离子聚焦与激光中性后电离研究的激光溅射电离/换样腔室。设计出一套多次反射质量分析器;搭建了一套用于离子冷却聚焦技术研究的四极杆传输系统。


    任务四现场演示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目前所达到的性能指标

      5. 对超高真空三维样品台和样品传送系统进行加工及安装调试,实测数据达到设计指标。


    任务五现场演示与TOF-SIMS仪器主机集成后的超高真空三维样品台和样品传送系统的性能


    任务五在未封装的超高真空三维样品台和样品传送系统测试平台上现场测试性能指标

      6. 开发了离子束、电极控制单元及TDC数据采集单元,并进行了各单元的实验测试。

      7. 完善了系统控制软件总体设计和结构优化,细化了接口协议,引入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编制了仪器控制类库,对各控制子程序进行了重写。完成了高压、偏转电压、一次离子检测、样品台、智能真空等控制模块的开发;并完成了氧同位素测试数据处理软件V1.0版的开发。


    任务六和任务七现场演示TOF-SIMS仪器测控系统、控制软件和数据处理软件


    应用任务负责人汇报仪器应用开发工作计划



      2015年项目进入攻坚阶段,项目组将继续做好两台TOF-SIMS仪器的总装配和总调试工作,根据总装、总调的情况对仪器的部分设计和加工进行优化,使其达到项目任务书中规定的技术指标要求;做好重大仪器专项的应用开发工作,在新研发的TOF-SIMS仪器上建立宇宙样品的氧同位素和稀土元素分析方法和金属矿床的硫等稳定同位素微区原位分析方法,促进研发成果的实用化及推广应用。

      项目监理组、总体组、技术专家组、用户委员会和项目组成员4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同位素地质学专用TOF-SIMS科学仪器研发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