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3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09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高永进,男,50岁,博士,专业技术4级,油气调查中心油气地质调查室副主任。专业方向:圈闭评价与油气成藏

    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或基础地质问题情况:

    首次在塔里木盆地温宿凸起获高产工业油流,评价其圈闭资源量6.41亿吨,有望形成浅层优质高产规模油田;首次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带二叠系试获工业气流,评价其油气远景资源量6.78亿吨;首次提出塔里木盆地“五隆五坳” 的构造带划分方案,评价盆地油气资源量242亿吨,优选了8个有利区,为油气勘查突破提供了目标。

    实现转化应用和有效服务情况:

    提交温宿、温宿西、柯坪南等3个有效招标区块,面积超五千平方公里,中标价27.38亿元,支撑新疆油气矿权体制改革成效显著;为区块中标企业提供基础资料和技术支撑,有效带动企业勘查开发投入,中标企业目前已采集二维地震1224公里、三维地震377平方公里,部署钻井62口,引领塔里木油田在温宿北部实施古木1井并获新突破。

    促进科学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进步情况:

    建立温宿凸起区三角洲与滩坝砂体互为消长的沉积模式和油气晚期成藏模式,打破该区油源不利、圈闭不发育的传统认识,有效指导部署新温地1、2井;建立博格达山前带“双源供烃、断裂主控、多层含油”的油气成藏模式,有效指导部署新吉参1井;攻关形成盆地级地震大剖面拼接处理技术,在塔里木盆地应用成效显著,推广价值大。

    促进人才成长和团队建设情况:

    通过“传帮带、定目标、硬考核”等途径大幅提升青年人才的科研和协作能力,培养二级项目副负责4人。项目组多项成果被评为优秀,其中获中国地质调查局2017年度十大科技进展1项,申报2018年十大科技进展1项。工作团队相关事迹以“支撑新疆油气体制改革创新团队”为标题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网站、中国矿业报等媒体宣传报道。

    高永进

    2019年8月28日-30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10多位科研人员完成无人机载多光谱遥感系统培训。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无人机组装、航线规划、设备调试、数据采集、多光谱数据拼接处理以及植被指数生成、反射率提取等,重点介绍了多波段DOM、DSM、NDVI、人工辅助影像解译等流程。本次购置的无人机载多光谱遥感系统采用大疆经纬M200 V2多旋翼飞机搭载MicaSense Altum多光谱传感器。MicaSense Altum多光谱传感器拥有红、绿、蓝、红边、近红外和热敏6个光谱带,单次飞行,即可捕捉含植物健康、表型(phenotype)、水分胁迫及更多的数据,结合Pix4Dmapper,ENVI等分析软件可快速生成热敏图、数字表面模型、植被覆盖指数、叶绿素图层、土地利用分类图。

    通过本次培训,岩溶所科研人员熟练掌握了所有的培训内容,采集并处理完成研究区多光谱数据。该无人机载多光谱遥感系统将用于岩溶石漠化调查、岩溶系统生态环境调查以及岩溶系统基础地质地貌调查,有利于提高岩溶地质调查的效率和精度。

    岩溶所完成无人机载多光谱遥感系统培训

     

     

     

     

    塔里木盆地地震剖面拼接处理解释取得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