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日前,科普纪实作品《天眼透视黑土光谱诊断良田》正式出版发行,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第一时间将该书送到黑龙江省自然资源厅、地调院,海伦市长发乡、拜泉县等地区,使科普图书走进村,到民手,真正实现科普“零距离”。

    沈阳地调中心长期以来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加强多门类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开展黑土地地质生态综合调查研究,动态监测黑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生态状况,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和认识。随着对黑土地的认识和科学问题的探索不断深化,极大地激发了地质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热情和黑土地情怀,由20多名科技人员共同编写的科普性、纪实性及诗歌多种形式的《天眼透视黑土光谱诊断良田》科普纪实专著近日在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专著由彭苏萍院士作序,由31篇科普文章、4篇散文和5篇诗歌组成,内容丰富、科学普及性强,是科研与科普的高度融合,也是地质调查成果有效服务转化的媒介。

    10月末,黑龙江省的茫茫黑土地上大型收割机轰隆作响,稻香豆香在村民的脸上化作朴实的笑容,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而在海伦市长发乡,100多名村民更是喜上眉梢,因为他们不仅收获了庄稼,同时又收到了沈阳地调中心科普下乡团送来的科普图书《天眼透视黑土光谱诊断良田》。村民普遍反映这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科学知识丰富。长华村书记孟广义接过图书时说,“感谢沈阳地调中心近年来在村里开展的富硒土地调查工作,村里成立了合作社,注册了富硒大米商标,粮食卖了好价钱,农民的钱袋子鼓了,大家都感受到了科技的好处,一定把这本书好好读读,让大家更珍惜爱护这片黑土地。”

    本次科普下乡团由沈阳地调中心人事处、科技处和土地生态室人员组成,共赠送图书500余册。

     

     

    沈阳地调中心黑土地科普图书进村入户

    2019年6月25日是第29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土地日当天,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以各野外工作组为单元,分别在辽宁省沈阳市、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旗、黑龙江省虎林市、牡丹江市和拜泉县等五个野外基地同步开展土地科普宣传活动。以科普知识讲座、科普画册分发、精美展板讲解等多种形式进校园、进社区,积极宣传土地知识,呼吁黑土地合理利用与保护。本次活动受众人群达1200人次。

    在辽宁省沈阳市,沈阳地调中心组织专家开展科普进校园——走进九十中学。技术专家化身小黑老师,以幽默的语气对黑土地的知识进行了讲解,让初一年级学生了解东北黑土地的科学知识以及珍贵性,现场气氛热烈,科普效果显著。课后技术人员向同学们发放了黑土地科普图册150余份。

    在黑龙江虎林市,“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活动由沈阳地调中心项目组和虎林市自然资源局共同举办,通过摆放宣传展板、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有奖问答等方式,向过往群众宣传了土地资源国情、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等知识,并传达了国家在耕地严格保护等方面的政策信息。

    在黑龙江省拜泉县,沈阳地调中心项目组和拜泉县自然资源局、邮政局联合举办土地日活动,在县最大的广场利用宣传展板、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等方式,给拜泉县的市民百姓带来一场生动形象的耕地知识科普,有效提高群众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紧迫意识。

    在鄂伦春自治旗宜里学校门口,沈阳地调中心项目组与宜里镇自然资源所共同开展了土地日宣传活动,将土地日的来源,土地资源国情、黑土的退化情况等知识传递给家长和师生。

    在牡丹江海林市斗银村,沈阳地调中心项目组结合以往科研成果,制作了“土壤中的元素与生活”系列展板,用平实的语言将土壤的科学传递给农民朋友们,倡导农民要重视脚下的黑土资源,保护好耕地,为子孙后代留下口粮。

    五个项目组通过多种多样的“接地气”的方式,将相关知识和政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给广大市民和学生,增强了群众关注土地资源、保护黑土地、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这次活动是沈阳地调中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具体体现,也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根本遵循。

    沈阳市九十中学科普讲解

    发放黑土地科普图册

    虎林市科普宣传活动现场

    拜泉县科普宣传活动现场

    鄂伦春旗活动现场

    牡丹江市斗银村活动现场

    沈阳地调中心开展全国土地日系列科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