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探矿工艺研究所研发的“一种基于最优距径比的小口径钻孔组合抗滑桩设计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小口径钻孔组合抗滑桩技术具有施工便利、成孔、成桩快速、施工安全等特点,越来越多的用于滑坡应急治理中,但目前其设计往往只考虑了桩体自身的承载能力,忽略了桩间土体的抗滑力,从而导致桩体设计缺乏经济合理性。“一种基于最优距径比的小口径钻孔组合抗滑桩设计方法”基于大量的试验数据和工程实例分析,获得了不同距径比的小口径组合抗滑桩应力-应变关系,从而厘定最优距径比,建立了其内力和位移计算方法。

    该发明提高了小口径钻孔组合抗滑桩的整体抗滑性和经济性,为今后滑坡灾害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撑。

     

     
    优距径比的小口径钻孔组合抗滑桩设计方法”获国家发明专...

    5月20-21日,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分技术委员会审查通过国标《GB/T 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修订)和《滑坡防治技术规范》。来自国土资源部、水利部、中国地震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建筑科学院、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等单位的领导、委员、专家以及标准起草人等近40人出席会议。

    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副司长陈小宁指出,在我国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背景下,民众对地下水等地质环境保护意识显著提高,但我国现行的地下水质量国家标准已形成多年,对于解决日益复杂的地下水等地质环境问题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已经无法满足现实需求,此次国土资源部联合水利部等单位历时10年共同制修定《GB/T 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此次提交的《GB/T 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将指标划分为常规指标和非常规指标,结合我国实际,将原标准的39项指标增加至93项,其中有机污染指标增加了47项,所确定的分类限值充分考虑了人体健康基准和风险。该标准可以作为我国地下水资源管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依据。

    此次通过审查的还有国标《滑坡防治技术规范》。此规范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牵头组织多家行业领先单位精心编制而成。在《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 0219-2006)的基础上,充分总结国土、铁路、公路、水利、城建等部门滑坡灾害防治设计经验,吸收了国内外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增加了新型抗滑桩(锚索、箱型、埋入式、小口径组合抗滑桩)和抗滑键的设计要求,引入了传递系数隐式解、地下水非稳定流和数值模拟等设计计算方法。提出的方法先进,指标合理,提高了规范的技术水平,为滑坡防治设计提供了依据。

    在听取汇报、质询和讨论后,各委员和专家一致认为2份标准编制程序规范、基础扎实、依据充分一致同意通过审查。

    两部委联合 历10年修订《地下水质量标准》国标通过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