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1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09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为进一步加强和扩展对外合作,提高科研人员研究水平,11月11-17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派出工作组,赴波兰什切青大学和德国波罗的海海洋研究所开展项目合作交流,并就推动双方合作项目召开交流研讨会议。

    在波兰什切青大学,中波双方40余名代表就第二阶段合作项目“南海琼西南海域晚更新世古三角洲沉积与古环境评价”展开深入交流,27位代表在会上作口头报告,8位学者作报告展板,围绕“边缘海沉积源汇系统”这一主题,分“源到汇”、“河口系统和海岸:陆-洋转换带”、“沉积物的古环境和源区”以及“极端和连续事件研究”四大分议题系统交流了第二阶段合作项目的新进展和新成果。交流期间,双方代表还共同赴德国波兰边境的奥德拉河谷国际公园进行了野外地质考察。在德国波罗的海研究所交流访问期间,中德波三方就中波及中德合作项目中的细节事宜进行交流,对合作研究关键问题进行了确认并初步达成一致,为中波和中德合作项目后续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南海西北部琼西南海域晚更新世三角洲沉积及古环境评价”为“深海地质探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项目之一,根据2015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和波兰高等教育与科学部什切青大学签署的地学合作谅解备忘录精神,本次交流旨在探讨南海西北部琼西南海域晚更新世三角洲的演化,提升广州海洋局的研究能力,促进中波和中德之间的海洋地学合作。

     
     
     

     

     

    广州海洋局赴波兰什切青大学和德国波罗的海海洋研究...